胆囊息肉

  • 胆囊息肉0.2厘米要紧吗(视频)

    胆囊息肉0.2厘米要紧吗
    胆囊息肉0.2cm不要紧,因为0.2cm的胆囊息肉非常小。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凸起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息肉。大多数的胆囊息肉为胆固醇性息肉,是由于胆汁当中过多的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形成,大多数的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在发现的时候都很小,0.2cm是B超检测的极限。所以如果只是在查体的时候发现很小的胆囊息肉,不需要过于担心,这种情况往往都是胆固醇性的结晶。胆囊息肉患者平时饮食需要注意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加强锻炼身体,控制体重,特别是肥胖人群一定要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免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进一步地发展。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超声,观察胆囊息肉的变化情况,有可能从一个息肉变成多发,胆囊息肉也可能会缓慢地增大。如果胆囊息肉快速增长,或者单发息肉内部出现有血流信号、基底比较宽,就需要警惕是否为腺瘤性的息肉。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建议外科手术干预。
    2023-08-02
  • 胆囊息肉疼痛症状(视频)

    胆囊息肉疼痛症状
    患者出现胆囊息肉疼痛,可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若息肉的直径在1cm以内,一般无症状。当胆囊息肉直径>1cm,甚至在2cm以上,可影响胆囊收缩,导致胆汁排出不畅,积蓄在胆囊中,诱发胆囊炎。同时在胆囊炎的刺激下,直径2cm胆囊息肉癌变率可达50%,甚至60%。如果患者反复发作炎症,出现长时间上腹隐痛、饱胀不适,甚至出现墨菲斯征阳性,同时胆囊息肉增大,应及时通过手术摘除完整的胆囊,症状可随之消失,达到治愈目的。
    2023-08-02
  • 胆囊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视频)

    胆囊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性病变,若体积<1cm建议观察,若体积>1cm建议手术治疗。导致胆囊息肉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1、血脂增高:血脂水平增高,特别是胆固醇增高,会超出肝脏对血脂的分解代谢能力,当胆固醇继续存在于肝细胞中,则胆汁中胆固醇成分也增高。胆固醇易在胆囊内进行结晶与析出,长时间被胆囊壁的巨噬细胞吞噬后,会刺激胆囊壁出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占到胆囊息肉的95%;2、炎性刺激:如胆囊结石或长期不吃早餐等影响,可刺激胆囊壁产生息肉,属于炎性息肉或胆囊腺肌病等,属于比较小的息肉。
    2023-08-02
  • 胆囊息肉切除息肉还是胆囊(视频)

    胆囊息肉切除息肉还是胆囊
    胆囊息肉如果采取手术治疗,需要切除胆囊,而不是只切除息肉。胆囊息肉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根据息肉的性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胆固醇性息肉:大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是由于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形成,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存在癌变风险,所以无需外科手术治疗;2、炎性息肉:可能同时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在胆囊出现问题时,保留生病的胆囊不仅容易出现结石和息肉复发,同时也存在着胆囊癌变的风险,所以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而不是只切除息肉;3、腺瘤性息肉:指有潜在癌变风险的腺瘤性息肉,甚至是已经有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如果仅切开胆囊并只切取息肉,有可能会造成肿瘤播散,治疗不彻底,并且不安全。所以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而不是只切除息肉。
    2023-08-02
  • 胆囊息肉样病变5m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样病变5mm严重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实际是指胆囊息肉,5mm的胆囊息肉不是较大,因此不算严重,不必过于担心,通常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即可。如果观察过程当中一直维持此状态,没有必要过早手术干预。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具体如下:1、胆固醇性息肉:较常见,通常没有症状。影像学检查时胆囊壁附着多发、较小的息肉,比如直径5mm左右,通常提示属于胆固醇性息肉,不需要特殊干预。患者可定期检查,平时饮食应保证结构合理、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此类型的胆囊息肉通常发展会比较缓慢;2、腺瘤性息肉:观察过程中发现快速增长的息肉,特别是单发息肉,基底宽,外形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应考虑是腺瘤性息肉,有发生癌变的风险,可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病变样是什么意思(视频)

    胆囊息肉病变样是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样病变就是通常所说的胆囊息肉。所谓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凸起的隆起性病灶的总称。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所谓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并不意味着胆囊息肉是恶性,或者是存在恶变的风险,这是一种医学的专用术语,病变和癌变完全不同。很多人会担心,息肉样病变会癌变,实际上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不存在癌变的风险,是由于胆汁当中,过多的胆固醇结晶、沉着,附着在胆囊壁上而形成的,这种胆固醇性息肉不存在癌变的风险。少数的胆囊腺瘤性息肉,通常在影像学,可以表现为单个较大的息肉,基地比较宽、外形不规则,生长较为迅速,内部有血流信号,这种情况的腺瘤性息肉,则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建议尽早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视频)

    胆囊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
    对于大多数的胆囊息肉而言,无需进行手术。胆囊息肉是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大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即非肿瘤性息肉,是由于胆汁中过多的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形成,不存在癌变风险。此类息肉通常生长较缓慢,不会有明显临床症状,年轻人在体检时发现的胆囊息肉通常判断是胆固醇性息肉。但需警惕单个息肉,如体积较大、基底较宽、生长较为迅速、内部有血流信号的息肉,考虑为腺瘤性息肉,此类息肉存在一定癌变风险。对于高龄患者,如果息肉较大或通过超声、造影、增强CT等,考虑是腺瘤性息肉,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另外,胆囊息肉可能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囊炎,此时是否进行手术治疗主要根据胆囊结石、胆囊炎症状、胆囊功能进行选择。
    2023-08-02
  • 胆囊息肉一般是良性吗(视频)

    胆囊息肉一般是良性吗
    胆囊息肉一般是良性。胆囊息肉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往往很多人在体检当中发现。大部分人可能没有临床表现,只是体检时发现有该情况,若胆囊息肉不大的话,定期检查即可。但是若胆囊息肉较大,临床其最大径超过1cm,这类病人将来有可能出现变化,即胆囊的癌变。因此对于大的息肉无论是单发还是多发,其最大径超过1cm的病人,建议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为大息肉将来可能恶变的几率会增高。再有一类病人若息肉短时间内迅速地变化,如迅速地增大或出现其他病变,影像学检查大量的血管长入,类似这些情况,也应该给予很高度的重视,行积极的手术治疗,避免将来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即胆囊癌。因此胆囊息肉一般是良性病变,无需过度焦虑,定期检查密切随访即可。出现了特殊的变化,如增大或迅速改变,要行相应的积极治疗。胆囊息肉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有四种类型。第一是胆固醇性息肉,胆囊内的胆汁形成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刺激局部胆囊壁的慢性炎症增生。同时胆固醇结晶越来越多,形成一个息肉样的病变;第二类胆囊息肉是炎性息肉,各种原因造成胆囊壁的炎性改变,局部的炎性细胞浸润沉积、纤细胞沉积,形成了胆囊壁的局部增厚;第三类是胆囊腺肌症,一般好发于胆囊底部,胆囊壁本身黏膜有一定分泌功能,存在一些分泌细胞。当这类细胞出现病变,或分泌的口出现堵塞,胆囊壁本身的分泌细胞内陷,形成局部炎性反应,在胆囊壁造成慢性炎症增厚,分泌的黏液无法排出,在胆囊壁形成腺肌症样改变,因此胆囊腺肌症也是胆囊息肉的一类;第四类胆囊息肉为胆囊息肉样病变。
    2023-08-02
  • 胆囊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几天(视频)

    胆囊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几天
    胆囊息肉的患者进行手术,通常需要住院2-3天。胆囊息肉手术通常会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是胆道外科较为基本的手术,手术时间较短,在20分钟左右,手术出血量也较小,约5mL。手术过程较短,对患者创伤也较小,对患者术后自身功能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在术后6小时,麻醉状态复苏后,患者可以少量饮水。在第2天患者可以进行半流食,摄入稀饭或面条类的软食物,还可以下床活动及自行排便。患者在术后第2天可以考虑出院,回家休息。若手术在日间进行,甚至可以出现上午手术,下午回家的情况。
    2023-08-02
  • 胆囊息肉要切除胆囊吗(视频)

    胆囊息肉要切除胆囊吗
    存在胆囊息肉时是否需要切除胆囊,应根据胆囊息肉的大小、特点而定。胆囊息肉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凸出,形成的隆起性局限病变。当胆囊息肉<1cm时,可以进行动态观察。若胆囊息肉迅速长大,则需考虑手术治疗。若胆囊息肉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的存在,上述两种疾病可以相互刺激、干扰,从而促使胆囊息肉早期恶变,建议通过微创手术将胆囊摘除。若年轻患者存在单发息肉,可以通过保胆切息肉的方法进行治疗,即在腹腔镜下将胆囊打开 ,明确息肉位置并进行单纯性切除。由于胆囊壁打开后,胆囊功能会受到一定的破坏,所以可能会促使胆囊结石的发生,所以需进行合理的判断。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