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 胆囊息肉会引起乏力吗(视频)

    胆囊息肉会引起乏力吗
    胆囊息肉指胆囊黏膜隆起性、局限性病变,导致胆囊功能受到影响,但不会引起患者出现全身乏力的症状。造成患者出现全身乏力的原因较多,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炎、消化道不良、糖尿病等。患者出现乏力表现时,并且通过B超检查发现存在胆囊息肉,不能将胆囊息肉确定为导致乏力的准确病因,否则会延误病情的发现与治疗。若患者检查出胆囊息肉,同时出现身体乏力的症状,建议进行全身重要器官的检查,包括各个器官的B超、CT以及心脏彩超等,检查甲状腺、血糖、胰岛分泌功能,进而明确病因。对于胆囊息肉的患者,可根据息肉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2
  • 胆囊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视频)

    胆囊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性病变,若体积<1cm建议观察,若体积>1cm建议手术治疗。导致胆囊息肉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1、血脂增高:血脂水平增高,特别是胆固醇增高,会超出肝脏对血脂的分解代谢能力,当胆固醇继续存在于肝细胞中,则胆汁中胆固醇成分也增高。胆固醇易在胆囊内进行结晶与析出,长时间被胆囊壁的巨噬细胞吞噬后,会刺激胆囊壁出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占到胆囊息肉的95%;2、炎性刺激:如胆囊结石或长期不吃早餐等影响,可刺激胆囊壁产生息肉,属于炎性息肉或胆囊腺肌病等,属于比较小的息肉。
    2023-08-02
  • 胆囊息肉切除息肉还是胆囊(视频)

    胆囊息肉切除息肉还是胆囊
    胆囊息肉如果采取手术治疗,需要切除胆囊,而不是只切除息肉。胆囊息肉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根据息肉的性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胆固醇性息肉:大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是由于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形成,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存在癌变风险,所以无需外科手术治疗;2、炎性息肉:可能同时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在胆囊出现问题时,保留生病的胆囊不仅容易出现结石和息肉复发,同时也存在着胆囊癌变的风险,所以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而不是只切除息肉;3、腺瘤性息肉:指有潜在癌变风险的腺瘤性息肉,甚至是已经有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如果仅切开胆囊并只切取息肉,有可能会造成肿瘤播散,治疗不彻底,并且不安全。所以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而不是只切除息肉。
    2023-08-02
  • 胆囊息肉样病变5m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样病变5mm严重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实际是指胆囊息肉,5mm的胆囊息肉不是较大,因此不算严重,不必过于担心,通常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即可。如果观察过程当中一直维持此状态,没有必要过早手术干预。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具体如下:1、胆固醇性息肉:较常见,通常没有症状。影像学检查时胆囊壁附着多发、较小的息肉,比如直径5mm左右,通常提示属于胆固醇性息肉,不需要特殊干预。患者可定期检查,平时饮食应保证结构合理、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此类型的胆囊息肉通常发展会比较缓慢;2、腺瘤性息肉:观察过程中发现快速增长的息肉,特别是单发息肉,基底宽,外形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应考虑是腺瘤性息肉,有发生癌变的风险,可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半年长多大(视频)

    胆囊息肉半年长多大
    胆囊息肉在半年内可以没有明显的变化,也可以长到1cm以上。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形成的局限性隆起病变,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与胆囊腺肌症。如果是<1cm的胆囊息肉,临床上建议患者定期随访,无需进行相应的治疗。部分患者在此期间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胆囊息肉可以没有明显的改变。若患者不注意对生活方式进行调整,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过度地休息与劳累,则可以导致胆囊息肉迅速增长。通常息肉在半年前可能是5-6mm,则半年以后会达到1cm以上。如果胆囊息肉达到1cm以上,则癌变率显著增高。建议患者在早期通过手术治疗,将胆囊摘除,避免胆囊息肉发生恶变。
    2023-08-02
  • 胆囊息肉病变样是什么意思(视频)

    胆囊息肉病变样是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样病变就是通常所说的胆囊息肉。所谓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凸起的隆起性病灶的总称。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所谓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并不意味着胆囊息肉是恶性,或者是存在恶变的风险,这是一种医学的专用术语,病变和癌变完全不同。很多人会担心,息肉样病变会癌变,实际上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不存在癌变的风险,是由于胆汁当中,过多的胆固醇结晶、沉着,附着在胆囊壁上而形成的,这种胆固醇性息肉不存在癌变的风险。少数的胆囊腺瘤性息肉,通常在影像学,可以表现为单个较大的息肉,基地比较宽、外形不规则,生长较为迅速,内部有血流信号,这种情况的腺瘤性息肉,则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建议尽早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和肝有关系吗(视频)

    胆囊息肉和肝有关系吗
    胆囊息肉与肝脏没有太大关系,虽然平时说肝胆相照,肝和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胆囊处于肝脏中央的胆囊窝内,但是胆囊息肉与血脂中的胆固醇有关。当血脂中的胆固醇过高时,可以在胆囊里形成胆固醇性息肉。 另外,如果存在其他情况,比如炎性刺激或胆汁生化性状改变等,可以促使胆囊息肉的发生。当发生胆囊息肉后,通常肝功能并不会出现异常。如果胆囊息肉的直径<1cm,患者可以在1年后复查B超进行观察。 当胆囊息肉的直径>1cm,癌变几率会大幅度上升,此时即便患者没有症状,也应将胆囊摘除,从而解决胆囊息肉的问题。
    2023-08-02
  • 胆固醇息肉和胆囊息肉区别(视频)

    胆固醇息肉和胆囊息肉区别
    胆固醇息肉属于胆囊息肉一种,胆囊息肉主要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性病变。胆囊息肉有较多种,最主要、最常见类型为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息肉占胆囊息肉95%。胆固醇息肉主要与患者自身胆固醇水平有密切关系,因为胆固醇水平较高,可能导致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较高,此时易结晶沉积于胆囊壁上,被胆囊壁巨噬细胞吞噬,从而造成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以上即为胆固醇息肉发病原因。如果患者胆固醇息肉<1cm且并无任何症状时,可以通过0.5-1年B超检查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并无任何症状且结石并无大小变化时,可暂时不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息肉>1cm且伴胆囊炎症状时,需通过手术切除胆囊。以避免炎症反复发作,避免息肉受到炎症刺激产生恶变的可能,患者可得到较好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样变是什么意思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样变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胆囊息肉是临床比较高发的一类疾病,患者常是通过B超发现。很多医院的B超医生在下诊断时,常喜欢写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拿到结果后常会被吓到,因为看到存在病变后,而联想到自身病情是否发生恶变或癌变,但实际上是误解。胆囊息肉样病变,用比较通俗的方法进行解释,其实是B超医生发现外管类似胆囊息肉,但又不太肯定是胆囊息肉,于是便给出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即类似于胆囊息肉的病变,病变是指病理改变,所对应的词是正常。只要是非正常的组织,临床统称为病变。所以胆囊息肉样病变,并不是意味着患者的病情恶变。实际胆囊息肉较小时,医生无法分清楚时,可分为以下几类:1、真性息肉:确实是存在胆囊息肉;2、假性息肉:比如胆固醇性息肉,实际是胆固醇性结晶,在形成早期时由于密度较低,所以B超医生发现时常可能出现息肉的回声比真性息肉略高,但又达不到胆结石的强回声力度,医生便不好准确判断,只好得出模糊诊断。综上所述,患者看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后无需紧张,拿着B超结果找外科医生就诊,医生会为患者做出清晰、准确的解释。
    2023-08-02
  • 胆囊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几天(视频)

    胆囊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几天
    胆囊息肉的患者进行手术,通常需要住院2-3天。胆囊息肉手术通常会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是胆道外科较为基本的手术,手术时间较短,在20分钟左右,手术出血量也较小,约5mL。手术过程较短,对患者创伤也较小,对患者术后自身功能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在术后6小时,麻醉状态复苏后,患者可以少量饮水。在第2天患者可以进行半流食,摄入稀饭或面条类的软食物,还可以下床活动及自行排便。患者在术后第2天可以考虑出院,回家休息。若手术在日间进行,甚至可以出现上午手术,下午回家的情况。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