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 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严重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是否严重,需依据息肉大小、临床症状、癌变风险而定,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病情不严重:对于多发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如果息肉较小,通常是胆固醇结晶或胆固醇息肉,不存在癌变风险,所以无需过早进行手术干预。定期检查即可;2、病情严重:如果患者的息肉较大,比如直径超过1cm、胆囊息肉基底较宽、内部存在血流信号,此时需要警惕腺瘤性息肉或发生癌变,建议通过外科手术干预。胆囊息肉样病变和癌变是不同的概念,指存在疾病或异常,简称为胆囊息肉,指附着于胆囊壁上单个或多发,向胆囊腔内突出、隆起性疾病的总称。通常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少数已发生癌变的早期胆囊癌。
    2023-08-02
  • 胆囊息肉隐隐作痛是癌前病变吗(视频)

    胆囊息肉隐隐作痛是癌前病变吗
    胆囊息肉隐隐作痛不一定是癌前病变,需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判断。若息肉较小,经过长时间观察没有发展,通常属于良性息肉,之后癌变的几率较小。若息肉相对较大或增长较快,或存在明显血供,基底部、胆囊壁存在明显增厚的情况,均提示可能是肿瘤性息肉,之后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以上属于癌前病变。胆囊息肉临床上出现疼痛的情况较为少见。若息肉较小,且不位于胆囊管附近,均不会引起明显疼痛,仅有少数位于胆囊管附近的息肉,在胆囊收缩时可能出现较剧烈的胆绞痛,所以临床需根据患者的疼痛位置以及诱因,进行综合判断以及进一步检查。所以临床上对于存在胆囊息肉隐隐作痛的患者,还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结合检查对息肉进行综合判断,再确定是否为癌前病变。
    2023-08-02
  • 胆囊息肉会引起腹泻吗(视频)

    胆囊息肉会引起腹泻吗
    胆囊息肉通常不会引起腹泻,因其是胆囊黏膜向腔内隆起形成的病变,根据具体性质不同可以分成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其它类型息肉。因为体积均较小,所占据的胆囊空间较有限,对于胆囊壁干扰也比较小,所以总体而言,胆囊息肉对于胆囊功能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影响。因此,胆汁可以正常在胆囊储存、浓缩及排出,均与正常人基本相似,对于消化、吸收均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影响。若胆囊息肉患者出现腹泻,需详细询问患者在腹泻前的进食情况,是否进食生冷、不干净、不易消化的食物,此外还需询问患者是否服用某些特殊的保健品或药物,从而具体寻找患者腹泻的诱因。若实在无法查明原因,可针对腹泻进行对症治疗,如口服蒙脱石散等药物。
    2023-08-02
  • 怀孕长胆囊息肉怎么办(视频)

    怀孕长胆囊息肉怎么办
    妇女怀孕过程中,需要进行常规的产科体检。体检过程中发现胆囊息肉,如果息肉直径在1cm左右,可能不会出现临床症状。可以采取观察的方法,如果患者没有症状,2-3月复查一次B超即可。如果患者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时,可以考虑给予利胆药物治疗,如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消除患者症状。怀孕期间通常不建议进行手术,因为胆囊息肉即使出现癌变,也要有时间基础。短短几个月内出现癌变几率较低。等小孩分娩后,再考虑通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将病变胆囊摘除,起到治愈的效果。
    2023-08-02
  • 胆囊息肉不做手术会怎样(视频)

    胆囊息肉不做手术会怎样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属于良性疾病,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等。如果胆囊息肉的直径不超过1cm,则不建议患者做手术,定期观察即可。胆囊息肉容易引起恶变,尤其是直径超过1cm的单发胆囊息肉,恶变几率较高。胆囊息肉的患者应定期复查,每隔0.5-1年需要进行超声检查。如果胆囊息肉在短期内逐渐增大,>1cm,甚至发现胆囊息肉时,已经>1cm或者达到2cm,通常是胆囊腺瘤的表现,此时胆囊腺瘤的恶变率较高。因此建议胆囊息肉的患者,如果胆囊息肉的直径>1cm,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2023-08-02
  • 胆囊息肉样变是什么病(视频)

    胆囊息肉样变是什么病
    胆囊息肉样变,是胆囊黏膜向腔内隆起而形成的一大类病变的统称。根据具体的病理性质不同,可以简单将其分成以下几种类别,具体如下:1、胆固醇性息肉:此类息肉是由于胆囊黏膜的吞噬细胞,吞噬大量胆固醇成分,从而形成的一类病变,为良性,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大多数生长较缓慢,一般不会发生癌变;2、腺瘤性息肉:此类病变是一种肿瘤,但为良性,随着时间发展,肿瘤会逐渐增大,当肿瘤达到直径1cm以上时,恶变几率会显著增加。同时如果肿瘤出现血运丰富的情况,也提示恶变几率增高,需考虑手术处理;3、早期恶性病变:还有少数部分息肉,可能是较早期的恶性病变,通常增长较迅速,需尽早手术处理。临床上当超声检查发现存在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应进行定期复查,尤其是在初次发现后,建议3个月左右进行复查。若病变未明显增长,以后可以继续观察,而当病变增长迅速,或直径达到1cm以上时,均应尽早手术。
    2023-08-02
  • 胆囊息肉1.2c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1.2cm严重吗
    如果患者胆囊息肉已经达到1.2cm,此时建议尽早到医院切除胆囊。因为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已经证实,超过1cm的胆囊息肉的癌变几率明显增加。而如果一旦胆囊息肉癌变后,其治疗效果均不好,手术是唯一可能获得根治的方法,但是统计数据却发现,即使进行手术,其5年生存率也并不高。而胆囊息肉可以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如果早期发现,却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相对比较可惜。如果此种情况,比如报告胆囊息肉,如果未提示有癌变,也是最佳治疗时机,如果进行手术,将胆囊切除,病理证实没有癌变,便可以完全排除隐患。有时临床会发现,术后部分息肉属于一种癌前病变,此时单纯切除胆囊也可以将其完全治愈。但如果一旦癌变以后,可能不但要切除胆囊,还要进行部分肝脏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无疑也会变得较大,风险也会增高,相反疗效却比癌变前要差。
    2023-08-02
  • 胆囊息肉会腰疼吗(视频)

    胆囊息肉会腰疼吗
    胆囊息肉患者通常不会引起腰痛,如果出现胆囊息肉,同时伴有腰痛时,便要进一步查找病因。在体检过程中,发现胆囊息肉或者多个胆囊息肉,小的胆囊息肉,通常不会引起临床症状,只有超过1cm的胆囊息肉,才可能会影响胆囊收缩,从而使患者出现胆囊炎的症状,表现为右上腹胀痛、墨菲征阳性等。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如下:1、泌尿系结石:因为结石可以反复阻塞输尿管,导致输尿管痉挛,引起泌尿系感染,这时便要通过泌尿外科处理,判断是否通过输尿管镜取出结石,解决输尿管梗阻的临床症状;2、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通过X片观察椎间盘是否有膨出,压迫到脊神经。这时如果有此种症状,便要在脊柱外科的治疗下,进行牵引或者手术,将膨出的椎体摘除,进行合理的规范治疗。
    2023-08-02
  • 胆管息肉严重吗(视频)

    胆管息肉严重吗
    胆管息肉本身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胆管息肉可以发生相应病变,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正常情况下,胆管只有0.4-0.6cm,一旦发生息肉以后,会把胆道堵住,胆汁无法排出,胆汁反流到肝脏内引起黄疸、胆囊肿大等。一旦胆道发生梗阻,胆汁无法排出,又会引起感染,出现重症胆管炎的症状,此时要及时处理。 大的胆囊息肉可能会发生癌变,一旦癌变以后,要按胆管癌进行处理。一旦患者出现黄疸、发烧,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单纯息肉可局部切除,如果癌变后再行手术治疗,预后会很差,对患者身体、心理影响会很大。
    2023-08-02
  • 胆囊息肉有哪些危害(视频)

    胆囊息肉有哪些危害
    胆囊息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提升,社交关系的紧密,此疾病其实发生率现在是逐年上升的,特别是年轻朋友当中还是有一定的发生几率。胆囊息肉产生危害有如下几点:1、影响生活质量:部分胆囊息肉的患者,可能会伴有临床表现,叫炎症性的息肉,所以会影响生活质量;2、生活质量更差:部分患者是所谓的假性胆囊息肉,即腹壁结石所诱发引起的胆囊息肉,此部分患者其实是有明显的右上腹不适,或者是有胆绞痛的发作病史,所以这部分患者其实生活质量更差;3、癌变风险:部分的胆囊息肉,其实有癌变风险,特别是超过一定的警戒线以后,在临床上面称之为警戒线,即执行标准。原来的标准是1cm左右,其实这几年标准较往前移了,主要是现在有了新的治疗方法,还有就是保胆取息手术这样的手术方式,可以及早的把胆囊没有发生癌变之前的这部分息肉进行处理,可以把胆囊保留下来。这样既去除了病灶,又保留了胆囊,是相对比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如果胆囊息肉尺寸非常大,或者在临床上发现息肉有了其他癌变的风险因素,包括直径大小、临床上有表现,以及有临床症状、有肿瘤指标上升、消瘦,或者是在手术当中探查发现了息肉的生长方式,是有癌性的生长方式,也一定要在胆囊息肉从没有发生癌变之前,及早的不仅把息肉处理掉,而是要把整个胆囊做切除。所以总结一句话,就是胆囊息肉一定要重视,一定要在胆囊息肉没有发生癌变之前,一定及早的通过合适的处理方法及时的进行处理,千万不要等到后面胆囊息肉已经发生癌变再处理,那时就来不及了。所以,对于胆囊息肉一定要个性化处理。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