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 多发胆囊息肉7mm严重吗(视频)

    多发胆囊息肉7mm严重吗
    多发胆囊息肉7mm,不算很严重,但是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饮食方式是否健康。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胆囊多发息肉通常是胆固醇性,是由于胆汁当中过多的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而形成。最开始可能很小,然后会缓慢地增大,甚至是形成胆固醇性的结石,引起疼痛症状。对于发现胆囊息肉的人群,要到医院进行确诊,排除不好的疾病,包括腺瘤性息肉,甚至是恶变的潜在可能。还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吃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注意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熬夜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同时每半年复查一次超声,观察胆囊息肉的变化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以控制息肉的快速增长。
    2023-08-02
  • 胆结石与胆息肉的区别(视频)

    胆结石与胆息肉的区别
    胆结石与胆息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为一谈,具体如下: 1、胆结石:是指胆汁中的胆盐结晶析出而形成的结石。胆结石可以分为胆色素性结石和胆固醇性结石两类。胆囊结石以胆固醇性结石为主,质地较脆、较软,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2、胆息肉:是胆囊壁的隆起性病变的统称,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腺瘤、胆囊癌,腺瘤均属于良性肿瘤,也有恶变的可能性。胆囊息肉以胆固醇性息肉最为常见,胆固醇性息肉一般无明显症状,定期观察即可。如果直径超过1cm或在短期内明显增大,建议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会引起左肋骨疼吗(视频)

    胆囊息肉会引起左肋骨疼吗
    胆囊息肉通常不会引起左侧肋骨疼痛,并且右侧肋骨疼痛也较为少见。胆囊息肉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呈局限隆起性病变,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症或胆囊腺瘤样息肉等。通常对于直径在1-10mm的胆囊息肉,患者可不采取任何治疗手段,进行动态观察即可。若胆囊息肉的直径>1cm,可能会导致症状的出现,如胆囊炎,也可能不存在任何症状。但此类胆囊息肉恶变几率会大幅度升高,通常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当患者存在胆囊息肉,同时伴有左肋骨疼痛时,不能简单归结于胆囊息肉,需行胃镜、胸片等进一步检查,从而排除胃炎、胃溃疡、胸膜炎、胸腔积液、肺部感染以及其他病变的可能性。
    2023-08-02
  • 胆囊息肉超过一公分就一定是癌吗(视频)

    胆囊息肉超过一公分就一定是癌吗
    胆囊息肉的直径如果超过1cm,并不一定是癌。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息肉的直径可能会长到1cm以上。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后,最终病理证实多为胆固醇性息肉,而胆固醇性息肉通常不存在癌变的风险。因此,即使是直径超过1cm的胆囊息肉,通常也不存在癌变的风险。存在癌变风险的主要指胆囊腺瘤性息肉,此类型的息肉通常表现为单个、基底较宽、外形不太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而腺瘤性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风险也越高,但是并不代表均会发生癌变。因此,胆囊息肉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应根据息肉的数量、大小、形态、生长速度、血流信号等进行判断,最终需要通过手术之后的病理结果才能够确诊。
    2023-08-02
  •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有什么区别(视频)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有什么区别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同属于胆囊良性疾病,成分可能有相似之处。最主要区别是胆囊息肉附着在胆囊壁上,不会随体位改变或胆囊收缩移动。而胆囊结石则是游离在胆囊腔内,相对硬度较硬,会伴随着体位改变或胆囊收缩而发生移动。胆囊结石容易引起临床症状,包括胆绞痛或急性胆囊炎。如果从形成原因观察,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有一定相似之处。大多数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而胆囊内结石大多数也属于胆固醇性,所以息肉和结石形成和遗传、饮食、环境、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胆囊息肉附着在胆囊壁上,如果是较大的胆囊息肉脱落进入胆囊腔内,可能形成结石。而结石则由于在胆囊内可以移动,如果堵塞胆囊管,会引起胆囊内压力升高,导致胆绞痛。胆囊息肉由于不会自由移动,所以无论是大息肉或小息肉,通常不容易出现临床症状,特别是<1cm胆囊息肉,一般建议定期检查。如果是位于胆囊颈部,容易堵塞胆囊管或胆囊息肉快速增大,有发生癌变风险时,建议通过外科手术将胆囊切除。
    2023-08-02
  • 胆囊息肉2厘米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2厘米严重吗
    一般胆囊息肉2cm较为严重,需考虑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风险。胆囊息肉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灶的总称。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但部分属于有潜在癌变风险的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不同,常为单发,基底较宽,且内部有血流信号,生长较迅速,可通过超声造影、CT、核磁进一步确认胆囊息肉性质。一般腺瘤性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风险越高。如果胆囊息肉已经长到2cm,此时发生癌变的风险明显提高,甚至已经出现癌变。对于已经癌变的胆囊息肉,建议尽快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胆囊。同时需明确肿瘤是否已经侵犯胆囊壁,是否已经出现淋巴结转移,需进行快速病理检查。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需扩大手术切除范围。
    2023-08-02
  • 胆囊息肉一定要手术切除吗(视频)

    胆囊息肉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胆囊息肉不一定需要外科手术切除,即多数胆囊息肉不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指附着在胆囊壁上,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总称。胆囊息肉多数属于胆固醇性息肉,是由于胆汁中过多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形成,不存在癌变风险,不会引起明显临床症状。患者需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查,无需进行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建议手术情况指直径较大,如单个息肉直径>1cm,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确定性质,包括超声造影、增强CT或核磁。根据息肉内部有无血液供应、胆囊息肉基底是否增宽、局部胆囊壁是否增厚,判断是否为腺瘤性息肉。如果属于腺瘤性息肉,由于有一定癌变风险,所以建议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总体而言,胆囊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发生率较低。
    2023-08-02
  • 胆囊息肉2mm会消失吗(视频)

    胆囊息肉2mm会消失吗
    患者2mm大小的胆囊息肉可能会自行消失,但多数情况下一旦形成胆囊息肉,自行消失可能性较小。胆囊息肉是指附着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按性质可分为胆固醇性结晶、腺瘤性息肉或炎性息肉。通常较小的胆囊息肉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多数多发性胆囊息肉则属于胆固醇性结晶,患者无需进行外科干预,可通过减少食物中脂肪、热量摄入等饮食控制,和定期体检、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方式进行干预。胆囊息肉可能长期维持稳定状态,部分胆囊息肉也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对于进行性增大的胆囊息肉而言,患者需加强定期检查,如果单发的较大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通常建议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增强CT或核磁,以判断胆囊息肉性质。若担心胆囊息肉存在癌变风险,还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以明确息肉性质,但不排除少数胆囊息肉已经发生癌变的可能。
    2023-08-02
  • 胆囊息肉后背疼是癌变了吗(视频)

    胆囊息肉后背疼是癌变了吗
    胆囊息肉患者出现后背的疼痛,通常不是癌变。胆囊炎或者胆囊结石的患者,在胆囊疼痛发作的同时,会出现右侧的肩部或者背部的疼痛,称之为放射痛。胆囊的神经与肩背部的神经,在某一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神经传导节点,当胆囊的疼痛冲动向大脑发射时,因为在共同的节点上面,会导致肩部和背部疼痛。胆囊息肉患者腹痛时,出现背部或者肩部疼痛,比较常见。癌变诱发疼痛,说明肿瘤在晚期、比较大,肿瘤已经侵犯肝包膜或者其它的脏器。不能用疼痛来判断是否为癌变,因为较多肿瘤在早期癌变时,没有任何不舒服表现。胆囊息肉癌变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发现可能癌变,此时及时处理掉,治疗效果较好。
    2023-08-02
  • 胆囊息肉15毫米能病变吗(视频)

    胆囊息肉15毫米能病变吗
    胆囊息肉15mm可能发生病变,而且病变的几率较高,可以达到50%-60%。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发生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如果病变<1cm,同时几乎没有症状,可以通过动态观察的方式,了解息肉的大小、形态,6-12个月进行一次B超检查,可以观察息肉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息肉可能长时间维持在一个范围内,如4-5mm,此类病变可以暂时不服用药物,也不需要手术。随着观察过程的进展,胆囊息肉可能逐渐长大。胆囊息肉发生到1cm以上时,患者可能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右上腹的胀痛、隐痛,以及出现胆囊炎的表现。胆囊息肉超过1cm,恶变的几率会大幅度升高,据统计恶变率可以达到50%-60%。因此为避免不良症状,以及严重后果的出现,需要通过手术摘除病变的胆囊,胆囊息肉也会随着胆囊带出体外,患者可能恢复到正常或健康的生活状态。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