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 胃里长息肉严重吗(视频)

    胃里长息肉严重吗
    胃镜报告提示息肉,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胃息肉不管胃底、胃体、胃窦息肉,只要在胃腔里面,均为黏膜隆起所致。 黏膜隆起有时为增生性息肉,有时候为腺瘤性息肉。另外,息肉大小可结合判断胃息肉严重程度。一般息肉如小于0.5cm,可以暂时观察;如果为0.5cm以上,甚至于更大息肉,情况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处理。但胃息肉并非为癌症,属于良性疾病,整体不严重,但某种情况下需处理。
    2023-08-01
  • 贲门息肉一定做手术吗(视频)

    贲门息肉一定做手术吗
    贲门息肉属于胃息肉的一种,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胃或胃贲门息肉,需结合息肉大小、性质决定治疗方案。一般0.5cm以下息肉可暂时观察,每隔半年到1年复查胃镜,检查息肉变化;如果出现0.5-1cm大小的息肉,通常建议手术切除;如果息肉为1cm以上,需进行手术切除。 息肉切除手术可以于胃镜下完成,即无需胃切除,只需要在胃镜下将息肉切除即刻,属于较微创手术。
    2023-08-01
  • 胃息肉切除后多久复查一次(视频)

    胃息肉切除后多久复查一次
    胃息肉切除需结合胃息肉大小、手术方式决定复查时间。一般胃镜下切除手术包括黏膜切除及黏膜下切除,手术层面不同、手术大小不一样。术后息肉病检如仅为增生性息肉,可以隔1年复查1次。但如果属于腺瘤性息肉或者比较大的息肉,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半年到1年,不要超过1年时间复查。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息肉病理情况,预后可能会有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判断。
    2023-08-01
  • 胃息肉是什么引起的(视频)

    胃息肉是什么引起的
    胃息肉是胃黏膜突出于胃腔内表面的新生物。胃息肉引起原因较多,到目前为止还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几种原因有关: 1、普通胃的炎症,如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不停刺激炎症增生,即会形成息肉; 2、患者遗传情况:有一种遗传易感性,会引起胃肠道息肉; 3、后天环境和饮食关系,尤其辛辣食物,反复刺激胃黏膜,会引起胃息肉发生; 4、偶有患者吞噬异物,长期异物在胃里潴留,刺激胃黏膜,会出现息肉发生。
    2023-08-01
  • 胃息肉手术前需要做什么检查(视频)

    胃息肉手术前需要做什么检查
    如果患者选择胃息肉手术,进行内镜下的息肉切除,和百姓所了解的平常外科手术切除类似。需要进行相关的术前检查,首先是血常规,其次是凝血功能检查。以上两种检查主要是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切除之后创面的血液能不能及时的止住。 此外,还需要做心肺的评估,判断患者能不能耐受内镜,如果是心脏出现急性的心肌梗塞,或者是肺部的呼吸衰竭,就不能立刻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在心肺疾病缓解之后,再次预约息肉的切除。 对于特殊的患者,除心肺和凝血功能的检查外,还要进行腹部的检查,明确息肉的病变性质,如果是恶性,需要查看有没有其它部位转移,可以通过腹部的B超进行判断。
    2023-08-01
  • 胃息肉能自己消失吗(视频)

    胃息肉能自己消失吗
    胃息肉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三种,是否能自行消失因人而异: 1、对于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在消除疾病因素后,息肉可能会自行消失。比如增生性息肉,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或者慢性萎缩性胃炎造成,在杀灭了幽门螺杆菌或者胃炎好转后,有一些息肉会自动消除,所以这些息肉无需担心,积极进行系统的内科治疗即可。 2、对于腺瘤性息肉,通过药物或者病因治疗,息肉也难以消失,要积极进行内镜下切除,甚至取活检,只有在病理活检明确息肉的性质上,才能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所以病理活检是至关重要的。
    2023-08-01
  • 胃息肉切了还会长吗(视频)

    胃息肉切了还会长吗
    有学者统计,在胃息肉切除后4年以内大概有30%的病人还会长胃息肉。 因为胃息肉本身的成因较多,比如病人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病人还是会长息肉;如果病人的幽门螺杆菌还是阳性,切除息肉后在胃体的其它部位还会长出新的息肉。 所以胃息肉进行治疗或切除后,建议半年内或者1年内再次复查胃镜,甚至每年复查胃镜,通过内镜下直观发现有无息肉的复发,或者取活检来明确息肉的性质。 胃息肉一旦形成,可能是一个终身复查治疗的过程,所以在发现胃息肉病史后,坚持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2023-08-01
  • 胃息肉的病因(视频)

    胃息肉的病因
    胃息肉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胃息肉形成的原因现在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可能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以及食物的损伤相关。因为胃是接受食物的地方,食物第一站就到了胃里面,胃黏膜就会受到食物的损伤,常年的损伤会导致胃黏膜形成基础病变,即可形成小息肉。所谓的胃息肉就是在胃黏膜上形成的实体小肿瘤。胃息肉一般都比较小,而且它的基底,也就是息肉的根部,一般都会比较细,大多数胃息肉病人都可以通过胃镜进行切除。 另外,有研究报道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跟息肉相关,但是幽门螺杆菌也分很多的类型。如果出现了胃息肉,在胃经下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甚至进行血液系统的检测来明确幽门螺杆菌的性质,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3-08-01
  • 胃息肉用做手术吗(视频)

    胃息肉用做手术吗
    胃息肉病理类型较多,包括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等。另外,部分息肉可能跟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此时就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来观察息肉变化情况。当患者息肉有癌变风险或者有症状表现,则大部分都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治疗。 内镜下治疗方法有较多种,比如较小息肉可以通过活检钳直接钳除,或者氩气刀烧凝来治疗,而较大息肉可以通过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即先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用圈套器将息肉套住,然后在通电切除息肉后,采用钛夹将创面封闭。另外,对于特大的息肉,可以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来治疗,即住院麻醉以后做内镜微创手术。因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医生要求比较高,故建议患者去大型三甲医院完成。
    2023-08-01
  •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吃饭(视频)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吃饭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吃饭,要根据息肉具体部位、大小和切除情况来决定。对于较小息肉,通常可以进行门诊切除,包括内镜下活检或者氩气刀烧凝,且术后当天便可以进流食,第二天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普通饮食。对于较大息肉,则需要通过住院来进行内镜切除,且切除以后通常要禁食24小时,若第二天没有腹痛、黑便等并发症,才可以进流食,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普通饮食。 若患者为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其创面比较大,则进食时间会适当延长到24小时,甚至72小时,且进食需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饮食。此外,患者还需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或者胃黏膜保护剂,来促进胃黏膜修复。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