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 胃癌的预防方法(视频)

    胃癌的预防方法
    胃癌的预防方法主要包括: 1、积极治疗胃癌的早期病变:胃炎、胃溃疡以及胃息肉等疾病需要定期监测,建议每年进行胃镜检查,积极治疗; 2、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采用四联法可以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幽门螺杆菌感染容易反复发作; 3、改善饮食习惯:减少易致癌的食物的摄入,如腌菜、泡菜以及烧烤等食物; 4、改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紧张或过度忧伤等。
    2023-07-31
  • 什么症状需要做胃镜(视频)

    什么症状需要做胃镜
    需进行胃镜检查的症状或疾病主要有以下几项: 1、胃痛、恶心、呕吐、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及其它上腹部不适症状; 2、胃癌前期病变,既往胃镜检查有异型增生或肠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需定期检查; 3、40岁以上,存在HP感染,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胃炎、胃息肉等,或一级亲属中患有胃癌,长期饮酒、抽烟的患者,需进行早癌检查。
    2023-07-31
  • 甲状腺结节怎么自愈(视频)

    甲状腺结节怎么自愈
    甲状腺结节不能自愈,在临床极少数病人发现有甲状腺结节,再过几年检查时又找不到了,此类病例非常少。长了甲状腺结节需要动态观察,每年都需要做B超看形态变化、大小变化。可以口服中药,临床比较多见的有小金胶囊、小金丸、小金片、西黄胶囊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物,对甲状腺结节的消除有一定帮助。此类药物不只对甲状腺结节有用,对乳腺结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都有作用。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在别的部位还会有结节,同时还会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肠息肉、胃息肉、肝囊肿以及肾囊肿等。基本都是良性,但是多发,称为多瘤体质。此类患者在临床很多见,通常建议病人服用一段时间小金胶囊类的中成药,3个月后做B超复查。如果结节有变化,说明药物合适,可以继续服用,如果没有任何变化甚至继续长大,可能说明药物没有效果。
    2023-08-01
  • 胃窦息肉要切除吗(视频)

    胃窦息肉要切除吗
    胃窦息肉是很多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患者关心的是息肉会不会恶性变。对于息肉是否要切除要分情况判断,具体如下: 1、增生性息肉:一般都是炎症引起,不会发生恶变,可不用切除; 2、腺瘤样息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非常高,可能高达30%。对于腺瘤样息肉医生主张切除。患者不知道什么是增生性息肉或者腺瘤样息肉。所以内镜医生在早期通过活检,在胃息肉上夹很小的组织送到病理科放大观察。现在技术条件成熟,可以将内镜放大到80倍,不做活检,从镜像就可以诊断息肉的性质,判断是否可以做息肉切除。
    2023-08-01
  • 胃息肉是什么症状(视频)

    胃息肉是什么症状
    胃息肉无特别症状,一般息肉不会超过2-3cm。1cm以下息肉若未引起消化道梗阻,不会有明显症状。偶有患者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尤其是进餐后。也有患者因息肉过度生长,血不能及时供应息肉生长,出现坏死,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会出现便血、呕血症状。 若息肉发生恶变,患者可出现上腹疼痛症状,这种疼痛和进食无关。若是息肉进一步生长梗阻消化道,患者出现吃东西后不消化,呕吐宿食,酸臭样物质。
    2023-08-01
  • 胃息肉手术住院几天(视频)

    胃息肉手术住院几天
    胃息肉术后患者常规住院观察3天即可。一般对于比较表浅的息肉,在门诊切除后患者即可回家休息。 但对于比较大或比较深的胃息肉,考虑麻醉后苏醒、麻醉对胃的影响以及胃壁创面的修复,患者需要住院3天左右进行观察。另外,术后由于麻醉的因素,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腹痛、腹胀及食欲不振,此时患者可以在住院期间进行补液处理,有利于后期恢复。
    2023-08-01
  • 胃里长息肉有什么症状(视频)

    胃里长息肉有什么症状
    胃息肉的主要症状与原发病变有关,具体如下: 1、慢性胃炎引起者可出现消化不良、上腹不适、腹胀; 2、若胃息肉伴有出血,患者可出现黑便,出血量大时可引起呕血; 3、贲门息肉较大时可以引起吞咽时存在哽咽感或者无法吞咽。 对于胃息肉主要根据病理治疗,腺瘤性息肉需要及时处理,可于内镜下切除、ESD,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慢性炎症引起的增生性息肉可以随访,并治疗原发病;质子泵受体抑制剂引起的息肉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
    2023-08-01
  • 肠胃息肉是如何产生的(视频)

    肠胃息肉是如何产生的
    肠、胃息肉的发生机制不同,肠息肉病因如下: 1、遗传因素:如黑斑息肉综合征; 2、饮食因素: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烟熏食物是重要诱因; 3、炎症因素: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可引起肠壁黏膜破坏、反复增生,形成息肉; 4、感染因素:江浙地区为血吸虫病流行区,血吸虫卵沉于在肠壁可形成肉芽肿,反复增生可形成息肉。 胃息肉则可见于胃炎、应用质子泵受体抑制剂等。息肉形成以后,需要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取病理活检以明确性质。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称为癌前病变,需要及时处理,包括胃镜下摘除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切除后行病理检查,若息肉恶变为癌,侵犯深度较深,则需进一步手术治疗。而对于炎症性息肉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2023-08-01
  • 胃息肉怎么办(视频)

    胃息肉怎么办
    在处理胃息肉的时候,先要了解胃息肉形成的原因。现在胃息肉的形成原因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些研究认为胃息肉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相关。在进行胃镜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有胃息肉,内科医生也常规会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如果幽门螺杆菌是阳性,通过对幽门螺杆菌的控制,部分病人的胃息肉可以好转。 胃息肉也有可能和胃黏膜的损伤有关系,因为胃是接收食物的地方,部分粗糙的食物,比如玉米或者比较烫、辣的食物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机械性的损伤,在这些损伤的基础上可能会形成小的息肉。胃虚弱的病人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要吃熟的、烂的食物,或者在吞咽之前进行仔细的咀嚼。 对于明确形成的息肉,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消化内镜进行处理。如果息肉大于2cm,尤其是宽基底的息肉大于2cm的时候,有可能需要外科手术进行胃的局部切除来治疗胃息肉。
    2023-08-01
  • 胃息肉手术后卧床多久(视频)

    胃息肉手术后卧床多久
    胃息肉手术大部分在内镜下完成,手术创伤和对人体损害不是特别大,患者可以卧床休息2-3天。在卧床期间可以进食,以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少吃多餐。 胃息肉手术后病人因为麻醉打击、手术打击,会造成患者起床后头晕。患者下床活动之前可做训练,先取半卧位,如无头晕可以在床边简单行走,通过术后训练,患者感觉良好,则可进行正常活动。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