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

  • 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标准是什么(视频)

    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标准是什么
    肾动脉狭窄主要根据影像学评估血管狭窄的程度进行最终的诊断,肾动脉狭窄常见的症状是高血压,与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不同,明确是肾动脉狭窄造成的高血压,又称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肾动脉的检查常用彩超,进一步检查包括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肾动脉狭窄大于70%是手术的指征,影像学检查发现肾动脉管腔狭窄,血流改变,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标准。
    2023-08-01
  • 双侧肾动脉狭窄会引起什么病(视频)

    双侧肾动脉狭窄会引起什么病
    双侧肾动脉狭窄可以引起以下疾病:1、恶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后,引起肾素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发恶性高血压,通常好发于没有家族史的年轻患者,通过药物较难控制;2、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双侧肾动脉狭窄,尤其重度狭窄时,会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长时间肾脏皮质、髓质逐渐萎缩,从而导致肾功能不全。另外,部分患者因为就诊不及时,单侧肾小球滤过率<10mL/min时,通常已无救治的必要。双侧肾动脉狭窄,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肌纤维发育不良引起。因此,如果患者的血压出现不符合年龄的异常增高,应及时就诊排除肾动脉狭窄,若出现肾衰竭再就诊已为时较晚。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常见并发症(视频)

    肾动脉狭窄常见并发症
    肾动脉狭窄常见并发症包括肾功能不全、高血压,严重者引起肾衰、心衰或脑卒中。主要为肾血流减少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变引起高血压,且多数为恶性高血压,使用种降压药无效,需早期在肾动脉狭窄位置用球囊扩张后,放支架介入治疗,可早期挽救肾功能,缓解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患者预后较好。 肾动脉狭窄治疗可用介入方法较好的解决问题。在股动脉穿刺后,将导管导丝导入肾动脉,进入肾动脉后,可先用球囊将肾动脉狭窄位置扩张,再放置球扩支架,将狭窄位置支撑开,肾动脉血流即可恢复。恢复血流之后,肾功能会有效改善,高血压也会得到缓解。所以对于年轻患者,如果出现高血压,一定要查肾动脉是否狭窄,对于高血压治疗以及全身情况改善,都非常有好处。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的病因(视频)

    肾动脉狭窄的病因
    肾动脉狭窄病因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免疫系统疾病、先天肌发育不良。免疫系统疾病和肌发育不良多见于年轻人或中年人,大部分为免疫系统问题。自身有免疫系统疾病,且血管壁成为免疫系统攻击对象,血管壁出现增生,导致肾动脉狭窄,如大动脉炎好发于青少年女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 在肾动脉表现为血管壁增生,血管狭窄,肾动脉供血减少。肾动脉狭窄和高血压互为因果,肾动脉狭窄可有高血压,高血压也可以引起肾动脉狭窄,二者相互作用。所以对于患者来说,如果40岁前发现高血压,一定要查肾动脉,排除肾动脉狭窄,因为较多年轻患者高血压由于肾动脉狭窄造成。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是怎么回事(视频)

    肾动脉狭窄是怎么回事
    肾脏正常有两个,即左肾、右肾,供血的动脉称作肾动脉,肾动脉狭窄可造成供血障碍。造成肾动脉狭窄的原因有很多,先天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动脉硬化,这三个因素都会引起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就是动脉硬化型的。 肾脏除了供血外,还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患者不知道有肾动脉狭窄,首发症状可能有高血压,甚至很年轻就有高血压,还有一些是中老年动脉硬化造成高血压。怀疑高血压,查肾动脉,肾动脉的检查可以做彩超,也可以做肾脏CTA或者肾脏MRA诊断是否有肾动脉狭窄。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如何介入治疗(视频)

    肾动脉狭窄如何介入治疗
    目前发现越来越多的患者患有肾动脉狭窄,主要的危害是引起患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目前肾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是介入治疗。过去传统的手术治疗在肾动脉狭窄几乎不再应用可以说是零应用,外科手术主要是介入技术,介入技术治疗肾动脉狭窄。目前国际上还有我们国家都是采取肾动脉支架植入的方式,尤其是对于中老年的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动脉狭窄,都要采取支架植入的方法。为什么不像其他部位,比如像下肢进行球囊扩张,因为肾动脉狭窄发生狭窄的部位往往是在肾动脉开口部位,相当于分叉的树干分叉的部位,一旦发生狭窄,由于主干对开口的压迫,单纯扩张是不成功的,所以肾动脉支架就成了肾动脉狭窄治疗最主要的手段,和其他部位不一样,肾动脉狭窄治疗90%以上都会植入支架。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方式(视频)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方式
    肾动脉狭窄过去不会引起重视,都听说冠状动脉支架,很少听说肾动脉支架,实际上肾动脉支架也是治疗肾动脉狭窄最主要的器材。肾动脉狭窄随着我国血管检查技术的提高,比如使用彩色超声还有CT血管成像以及核磁检查等,随着血管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肾动脉狭窄的诊断水平提高,发现病人越来越多。肾动脉狭窄会引起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人群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是肾动脉狭窄造成的。肾动脉狭窄的治疗目前首选介入治疗,主要的方式是两种: 1、单纯的球囊扩张:植入进去一个囊,像气囊一样,但打的不是气,是可以看得到的液体就是造影剂,把球囊撑起来,血管撑起来维持扩张状态把球囊撤走。主要用于青少年的肾动脉狭窄,主要原因是大动脉炎引起的狭窄; 2、在血管内植入支架:血管狭窄植入支架是最主要的治疗血管狭窄的技术之一,肾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就是植入支架,主要用于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动脉狭窄,95%以上的病人是植入支架。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支架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肾动脉狭窄支架手术后注意事项
    肾动脉支架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唯一的手术。过去还有人做外科手术,目前基本上不做了,肾动脉狭窄手术植入以后要注意哪些事项,有些患者非常关心,在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患者不必担心,医护人员会主动、严密地给患者进行观察,提供注意事项、给予治疗、护理。出院以后的注意事项主要存在两个大的方面: 1、患者要遵从出院时候医护人员给的出院注意事项,主要是服用药物,包括抗血栓药物、抗动脉硬化药物还有降压药物,药物治疗是肾动脉狭窄植入支架以后主要的注意事项,患者一定要按时、按量,听从医嘱; 2、定期复查,出院的时候在出院注意事项会交代患者出院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定期到医院复查,患者一定要按期来复查。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放入支架有什么风险(视频)

    肾动脉狭窄放入支架有什么风险
    肾动脉狭窄放入支架的风险,对于熟练的介入医生或者血管介入医生没有太大的风险。但是所有的操作、治疗都会有风险,即使患者在家或者在路上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发生几率不一样,主要的风险有: 1、手术操作中间发生的风险,最常见的就是肾出血,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医生操作,肾动脉血管非常脆弱,全身的血管除了脑子就是肾、小血管、微血管破裂引起肾出血,是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或者风险,熟练的医生可以降到1%以下。 比如在我们医院一年做200个肾动脉支架,也不会遇到一个肾动脉出血,风险非常低,但是没有经验的医生可能还会遇到。一旦发生,有经验的大夫止血不成问题,是介入医生最擅长的工作,患者不必担心; 2、出院以后可能还会出现高血压,肾功能继续恶化,这也是肾动脉治疗为什么指征掌握非常严格,适应症的争议最多。后两个问题发生的机会比较多,一旦发生肾功能继续恶化或者肾动脉引起的高血压,或者患者的高血压不能降下来,希望患者及时到医院复查。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介入适应症(视频)

    肾动脉狭窄介入适应症
    任何疾病要进行治疗,原则是有症状没有、如果不治疗会对以后造成怎样的危害。肾动脉狭窄的主要症状和危害性,主要有两大方面:1、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2、肾动脉狭窄引起肾功能不全。所以肾动脉狭窄是否需要治疗,要结合以上两方面。如果肾动脉狭窄达70%以上,同时合并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通过激素水平测定证实,高血压是和肾动脉狭窄相关的难治性高血压或者没有高血压,而是肾动脉狭窄导致一侧肾功能不全,且肾功能不全有加重趋势,需要积极治疗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伴难治性高血压或者渐进性肾功能不全,首选支架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要到专科医院经专科医生评估。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