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

  • 十二指肠腺癌术后护理措施(视频)

    十二指肠腺癌术后护理措施
    十二指肠腺癌术后护理措施比较重要,具体如下: 1、手术之后近期之内的护理:早期下地活动、拍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加强肺部护理,避免引起肺部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手术之后腹腔有很多引流管,要密切观察腹腔有没有出血、各种瘘的发生,比如胰瘘、胆瘘、肠瘘,观察各种引流的情况;手术之后饮食的恢复也比较重要,如果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饮食可以慢慢恢复,从流食、半流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 2、手术以后出院的护理:饮食的恢复,恢复正常的饮食;进行功能锻炼。 十二指肠腺癌是比较少见的一种胃肠道恶性肿瘤,胃肠道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胃癌和大肠癌,十二指肠腺癌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十二指肠腺癌患者要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范围非常大,不仅把十二指肠切掉、胰头切掉,而且要把胆囊切掉,所以手术非常大。因为手术比较大,所以手术以后的家庭护理非常重要,如果护理好了,可以让患者尽快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2023-08-01
  • 心脏病要拍x光吗(视频)

    心脏病要拍x光吗
    心脏病患者需要拍摄X光片,胸部X线可以帮助确定心影大小,以及判断有无肺淤血和肺部感染等,属于心脏病检查中的一项常规检查项目。心脏疾病种类较多,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心脏功能造成影响,导致心脏结构变大。X线胸片可以对整个心影的轮廓进行清晰辨别,如果发现有心脏扩大,无论是左心扩大还是右心扩大,都可以指向性地提示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心力衰竭和心功能不全往往合并有肺淤血,胸部X线可以明确肺淤血情况。此外患者如果有心包积液,心脏X线胸片会呈现像烧瓶形心的特征性表现。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初期表现(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初期表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英文缩写ARDS,为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急骤发生的呼吸窘迫,即患者呼吸频率较快,仍感到呼吸困难,临床上会出现顽固的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能没有肺部体征,随病情进展,会出现双肺的湿啰音和干啰音,胸部影像学,如胸片或者胸部CT上,可以看到双肺弥漫的浸润影,均为急性呼吸窘迫症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临床上引起的ARDS因素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具体因素如下:1、直接因素:比如吸入有毒气体、误吸导致肺部感染、化学性损伤,病毒、细菌、真菌引起的严重肺部炎症以及肺的挫伤,均为直接引起ARDS的一些因素;2、间接因素:常见的比如全身炎症综合反应综合征即SIRS、脓毒症的休克、大量输血、输液等,均为可以诱发ARDS的常见诱因。ARDS临床诊断标准主要包括ARDS高危因素、患者临床上表现为呼吸窘迫、患者氧合指数≤200mmHg、胸部X线或胸部CT提示双肺斑片样的浸润影、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2023-08-01
  •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久能治好(视频)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久能治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呼吸科、小儿科常见的急危重症,需要在ICU里进行长期治疗,具体疗程视疾病轻重而定,也因人而异。轻度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经过3-5天治疗,一般可以转到普通病房。如果出现重症肺部感染,感染特别严重,肺部渗出特别多,出现更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时,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严重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治疗1个月左右。 总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疗程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轻者3-5天可以见效,重者的治疗时间可能要以月来计算。
    2023-08-01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胸痛的原因(视频)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胸痛的原因
    急性白血病是恶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一旦确诊,要尽快化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胸痛,需要考虑患者存在心脏及胃部问题,并需要根据患者胸痛性质、程度、伴随症状以及相应检查进行判断。 如果患者出现胸痛且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则需要考虑肺部感染的问题,此时患者需要拍胸片或者进行胸部CT检查;而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则要注意心脏问题,需要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心脏彩超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做出诊断后,进行相应处理和治疗。
    2023-08-01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晚期有哪些症状(视频)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晚期有哪些症状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晚期会累及全身器官,侵犯骨髓、淋巴结、全身组织器官,有以下几种表现: 1、全身症状:低热、盗汗、体重减轻、极度乏力; 2、肝脾肿大:约40%患者发生脾脏肿大, 20%患者出现肝脏肿大; 3、贫血:多由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溶血引起; 4、出血:表现为皮肤瘀斑、瘀点、大面积出血; 5、感染:轻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重者出现肺部感染,甚至全身性感染; 6、白血病细胞广泛浸润,引起全身系统症状,如骨骼疼痛、少尿、血尿、咳嗽、咳痰、皮疹、结节样病变等。
    2023-08-01
  • 高位截瘫如何恢复(视频)

    高位截瘫如何恢复
    高位截瘫在早期也就是卧床期的康复,主要是防止并发症。早期床上要保持正常体位,防止压疮,可以用气垫,每两小时翻身拍背,这个时候要加强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可以采用胸部叩击和体位引流的方法,防止关节挛缩,维持残存肌力,每天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动作保持轻柔。此外就是膀胱和直肠功能的训练,这个时候患者极度压抑,要进行心理指导。到了恢复期康复,通过物理治疗,比如电疗,改善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缓解水肿、炎症、肌肉萎缩等情况。这时候要加强患者四肢尤其是上肢肌力训练,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包括床上活动、穿脱衣服、进食、洗漱、阅读、书写等。患者手术以后,或者是脊髓炎以后一周,要进行站立训练,还要采用牵张关节和肌肉等训练,然后进行坐位和平衡的训练。还有转移训练,就是由床到椅子或轮椅,还要进行步态训练。有的患者无法站立,就要建议使用轮椅训练。另外要应用矫形器,比如髋膝踝矫形器,这时要训练他使用支具。
    2023-08-01
  • 深度昏迷的危害(视频)

    深度昏迷的危害
    深度昏迷是指临床中最严重的意识障碍,主要是由于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大面积脑梗死引起的脑疝。处于深昏迷状态,会有瞳孔散大、呼吸节律不稳定甚至消失。长期昏迷患者继发并发症的危害主要有: 1、肺部感染:因为深昏迷患者没有自主呛咳或自主呛咳非常差,产生的分泌物会沉积到肺里,引起坠积性肺炎; 2、压疮:对于长期昏迷的患者,长期卧床,特别是骶尾部长期受压引起的缺血,压疮产生,愈合起来难度非常大,往往会非常严重; 3、营养不良:长期卧床昏迷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即使每天给正常热卡供应,但由于患者吸收功能不好,仍然会造成严重营养不良。
    2023-08-01
  • 格林巴利综合征如何治疗(视频)

    格林巴利综合征如何治疗
    临床上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三方面: 1、一般治疗:即一般的内科护理治疗,包括患者早期要卧床,护士要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有肺部感染或者褥疮等并发症,还有后期的康复治疗; 2、免疫治疗:为最关键的治疗,因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是自身免疫疾病,其免疫治疗主要分三种方法,包括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三种治疗方法中在各级别医院最容易获得,并且疗效比较可靠的是免疫球蛋白注射,但其花费比较高,家庭条件不太好的患者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均担心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但是其疗效可以肯定; 3、营养神经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是神经损伤疾病,可以用营养神经的常用药物,比如维生素B1、甲钴胺等维生素类药物及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
    2023-08-01
  • 植物人还可以活多久(视频)

    植物人还可以活多久
    植物人即脑死亡的患者,已经不存在意识。目前临床上死亡的标准是心跳、呼吸停止,而植物人的存活时间主要是看患者心脏功能、肺部呼吸功能,还有日常护理等。如果护理比较好,减少肺部感染,没有褥疮且心功能较好,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可能会存活5-8年。如果患者心功能比较差,护理不佳,反复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并发症较多,可能会存活0.5-1.5年,主要取决于身体的其他功能。因此植物人的日常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对植物人的护理有专业的护理人员,会教家属怎样护理此类患者,尽量延长生存期。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