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会分级吗(视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会分级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功能分级根据活动能力大小区分: 1、心功能Ⅰ级患者情况较好,活动基本不受限; 2、心功能Ⅱ级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体力活动可感觉劳累; 3、心功能Ⅲ级患者活动重度受限,可影响日常活动,如用餐、如厕,即可出现心慌憋气等症状; 4、心功能Ⅳ级最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平卧时即可出现心慌症状,大小便、饮食均可受影响。
    2023-07-30
  • 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压会超过正常值吗(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压会超过正常值吗
    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压力会增高超过正常值。肺源性心脏病由于慢性肺部疾病引起肺血管阻力增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高,则需增加压力方可将血液送入肺血管中,引起肺动脉压升高。肺源性心脏病病变基础为肺动脉高压,长期肺动脉压力增高,因无法承受血管高压力导致心脏肥厚,右心室增大,无法射血,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2023-07-30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视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是肺、胸廓、肺血管性疾病,这种慢性病变导致的肺源性心脏病。原因是慢心病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阻力增加以后,肺动脉就会出现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增高,就会影响右心室的结构改变,包括右心室扩大增厚,在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患者就会出现右侧心力衰竭,最后导致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如下: 1、支气管和肺疾病,较常见的是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结节病等慢性肺部疾病;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比如病人有脊柱畸形,如侧弯、侧凸、后凸;脊柱有结核或者类风湿性关节炎造成的骨性改变都可造成胸廓变形; 3、肺血管性疾病,较常见的是肺栓塞、肺小动脉炎,因为血管堵塞以后也会引起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肺动脉压力增高也会引起右心功能衰竭,最后也会出现肺心病表现。
    2023-08-02
  • 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表现(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表现
    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表现具体如下: 1、症状:有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有心慌、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的表现,少部分患者还会有轻微的胸痛,但是并不明显,偶尔有咯血的情况; 2、体征: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嘴唇紫绀,即发绀。因为本病由肺部疾病发展而来,可能会有原有的肺脏疾病体征,比如肺气肿的体征,包括干湿啰音等;或者有心脏的体征,包括肺动脉瓣第二心音要高于主动脉第二心音、三尖瓣出现收缩期杂音,或者剑突下的心脏搏动感的增强,以上表现都可提示有右心室的肥厚。 另外,部分患者由于肺气肿阻碍腔静脉的回流,可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临床表现。
    2023-08-02
  • 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心律失常怎么办(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心律失常怎么办
    肺源性心脏病可以导致心律失常。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房性早搏,又称为房性期前收缩。其次,还会出现阵发性的室上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如果肺心病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首先应控制诱发急性加重的因素,比如患者是因为肺心病而出现肺组织缺氧,或者出现酸碱的失衡、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低镁等情况,在适当补充相应电解质以后,心律失常一般可以自行消失。但将这些诱发或加重因素进行治疗以后,部分患者还没有完全改善心律失常,早搏持续存在,可以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治疗。 如果是房性的早搏患者,可以选用第Ⅳ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比如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者是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而对于阵发性的房颤、房扑患者,可以选用胺碘酮等药物进行治疗,都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2023-08-02
  • 肺源性心脏病会胸口疼吗(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会胸口疼吗
    肺源性心脏病不会引起胸口痛。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右心系统的病变,也是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即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患者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下肢水肿、肝大、胃肠道淤血等,患者最多表现为下肢肿胀、食欲不振、气喘,一般不会出现胸口疼痛。 当出现胸口疼痛时,一般是冠心病,即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为心梗。当出现胸口疼痛时,应尽快就医,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如果出现大的梗死时,可能没有救治的机会。所以一旦发现有胸口疼时,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救治。
    2023-08-02
  •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表现(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表现
    根据疾病程度,肺源性心脏病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急性肺栓塞导致。急性加重表现为胸闷气促加重、乏力,常伴有腹胀、恶心、纳差,甚至出现下肢水肿、胸腹水等。 临床上肺源性心脏病通常指慢性肺炎心脏病,慢性肺炎心脏病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慢性肺功能损害,造成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为急性加重与缓解交替出现。此外,大部分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是由于感染造成,所以应及早控制肺部感染,改善通气,减轻心脏负荷,有助于控制肺源性心脏病发作。
    2023-08-02
  • 肺源性心脏病注意事项(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注意事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造成肺功能损害,肺动脉压力增高,导致右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为急性加重与缓解交替出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需避免上述症状反复急性加重,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戒烟是最常见与最有效的方式; 2、减少与避免吸入环境中有害气体及粉尘; 3、避免较大运动量,加重心脏负荷; 4、增强体质,改善免疫状态,减少原发病反复发作。
    2023-08-02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预防(视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预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造成肺功能损害,肺动脉压力增高,导致右心功能不全。治疗或预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避免或减少原发疾病的发生,预防措施如下: 1、戒烟:由于慢阻肺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诱发因素,通过戒烟可有效预防与延缓发生慢阻肺; 2、控制或减少吸入环境中有害气体与粉尘; 3、上呼吸道感染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反复急性加重诱发因素,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等,减少呼吸系统感染。
    2023-08-02
  • 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比较常见。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感染导致的急性肺功能障碍,最终引发肺循环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临床相应症状,包括咳嗽、胸闷、气急、端坐呼吸、发绀等,应给予急诊处理,包括抗感染、对症处理、平喘、咳痰等治疗,越早处理效果越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长期慢性肺部疾患导致的肺功能障碍,影响肺通气血流比值、肺循环功能,最终导致肺功能不全,及早处理,往往效果较好。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