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

  • 肺源性心脏病能活多久(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能活多久
    肺源性心脏病由肺动脉高压导致,多见于慢性的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控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控制慢性的肺部疾病,将慢性肺部疾病控制好,患者可以长期生存,活10-20年,甚至更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不发生心衰,患者可以长期生存。一旦发生心衰,患者生存的时间则会相应缩短。 心衰主要表现为晨起面部浮肿、脚部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稍微睡会觉会被憋醒,需要坐起来咳嗽、喘气,才能继续睡眠,需要经常服用利尿剂才能维持心功能。 患者发生心衰后,应注意预防慢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如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预防这些疾病的急性发作,主要是预防感冒和肺炎的发生。通常每到秋天需要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其肺炎疫苗通常3年接种1次。 注意避免受凉、多吃易消化、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饮水有利于废物的排出。患者有轻度发作时,应该及时就诊,医生会做相应处理,控制轻度进展成较重的急性发作,较重的急性发作对心脏和全身功能影响较大。 如果平时保护好肺功能,按时在缓解期口服和吸入药物,舒张支气管,预防急性发作,能够预防肺源性心脏病发展成心衰。若患者没有发展成心衰,可以长期生存,发生心衰后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期。
    2023-08-01
  • 什么是短阵房性期前收缩(视频)

    什么是短阵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是在规律心跳基础上心房提前发出一次冲动,心电图上表现为提早出现P波,其后跟有QRS波,短阵房性期前收缩是连续出现三次以上的房性早搏,但是时间又短暂,短期之内自我恢复成窦性心律,即频发短阵,短阵房性期前收缩的频率一般是100-244次/分左右。 出现以上情况建议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查有没有背后的原因,常见原因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以见于其它,比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如果有这些基础疾病,针对基础疾病给予相应治疗,短阵房性期前收缩有可能加重,变成房速、房颤、房扑,一旦到房颤房扑,情况就严重了,就需要接受抗凝药物治疗。
    2023-08-01
  • 慢性阻塞性肺病三大并发症(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病三大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三大并发症如下: 1、慢性呼吸衰竭:常在COPD急性加重时发生,症状明显加重,发生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 2、自发性气胸:有部分人出现呼吸困难,并伴有明显的发绀,患侧胸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应考虑自发性气胸,通过X线检查确诊;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COPD肺病引起的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
    2023-08-02
  • 为什么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出现腹部饱胀感(视频)

    为什么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出现腹部饱胀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急性加重期出现腹部饱胀感常见的原因如下: 1、呼吸道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如果波及胃肠道,会使得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腹部饱胀感; 2、病情发展:若进展到疾病终末期,患者可出现像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如果在急性加重期,并发症也会随之加重,像右心功能不全会导致胃肠道淤血。胃肠道淤血则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出现腹部饱胀感,尤其是患者进食后饱胀感会明显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饱胀感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需应用纠正心肺功能的药物。
    2023-08-0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方法(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如下: 1、在有效控制感染的情况下鼓励和指导患者多咳嗽,以促进痰液排出,如果患者痰液较多,不易将其咳出,必要的时候需使用祛痰剂促进痰液的排出; 2、合理用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如果伴有慢性呼吸衰竭,或伴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应采用低流量吸氧,每天不少于15个小时,流量一般采用1-2次/分; 3、肺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或进行适合患者的呼吸操,以改善肺功能; 4、合理膳食,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发展到疾病终末期时疾病消耗很大,大部分患者都比较消瘦,此时改善营养状况尤其重要。患者应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尽量少吃糖类或含糖量高的食物。
    2023-08-02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好治疗吗(视频)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好治疗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在稳定期,患者治疗方式以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为主;而急性加重期主要采用抗感染、抗炎、解痉、平喘、祛痰、对症等治疗方式。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如果患者肺功能较差,出现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肺性脑病。或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则必然比肺功能相对较好,没有严重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差。 而随着疾病的进展和加重,越到后期治疗效果越差。但目前新药研制成功,双支气管扩张剂已应用于临床,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整体治疗和生活质量存在较大提高。
    2023-08-0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肚子胀有危险吗(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肚子胀有危险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肚子胀有一定危险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肚子胀,可能是因为长期慢性缺氧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血液淤滞在胃肠道,胃肠蠕动缺血引起腹胀,也就是肚子胀,还会出现食欲不振。 首先改善右心衰竭症状,重点在于治疗原发病,目的是降低右心室前后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合理应用利尿剂,因为利尿剂可减轻周围和内脏水肿,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同时还可适当限制钠盐摄入,减少液体潴留。 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根据病情做适当的治疗。
    2023-08-02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治好(视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治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存在多种诱因,如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则与长期低氧或肺泡结构改变有关。如果造成肺循环结构改变,则会引起肺动脉高压相关症状,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 治疗首先需要明确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如果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则需要改善低氧、高二氧化碳的状态。建议进行家庭氧疗,但家庭氧疗所需的时间通常比较长;如果出现心功能衰竭,可以针对心功能衰竭予以治疗。急性期可以选用西地兰、抗凝剂进行治疗。
    2023-08-02
  • 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出现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多见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针对病因治疗后症状会明显改善;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而来,病情发展缓慢,除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常见症状外,还可有心悸、腹胀、下肢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因病程较长,所以患者要树立治疗信心、戒烟,学会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坚持治疗。家属在家中准备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家用制氧机或氧气瓶、无创呼吸机等,叮嘱患者按时用药以及吸氧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引起呼吸道感染。饮食方面注意加强营养,适量活动,避免到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一旦出现急性加重,会导致原有症状加重,甚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需要紧急就医。
    2023-08-02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什么引起的(视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就是因为肺部疾病导致了心脏疾病,在临床上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常见于以下四类: 1、支气管肺疾病:最常见的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其它疾病还包括哮喘、重症结核、间质性肺疾病; 2、胸廓疾病:如胸廓畸形病人,可能有的病人有脊柱结核,有的病人是严重胸膜肥厚导致胸廓变形,所有的这种胸廓疾病就可以导致肺组织受压、呼吸不畅,气道扭曲、变形,最终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肺血管疾病: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栓栓塞症,这些疾病都会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然后右心负荷就会进一步加大,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出现右心肥厚、右心衰竭,也就导致了肺心病; 4、其它原因常常见于呼吸科疾病,叫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个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在夜间会出现间歇低氧,会引起肺小动脉痉挛、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以上就是在临床上常见的四大类可以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