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

  • 心肌病与心包炎鉴别(视频)

    心肌病与心包炎鉴别
    心肌病和心包炎在彩超上表现为心室运动受限和腔静脉卡压,尤其是缩窄性心包炎和限制型心肌病,所以需要进行进一步鉴别。缩窄性心包炎如果通过CT,尤其是核磁检查,可发现心包增厚,甚至钙化,导致心脏运动受限,但心肌本身厚度、活动不受影响。 对于心肌病,例如扩张型心肌病,则会出现心肌厚度变薄,心脏扩大;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包基本正常,但心肌运动受限。另外,还包括酒精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与心包炎鉴别主要通过核磁检查、彩超检查和CT检查,其中核磁检查属于鉴别的金标准,而彩超检查和CT检查作为辅助手段。
    2023-07-31
  • 原发性心肌病类型(视频)

    原发性心肌病类型
    原发性心肌病类型可以分为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是因为心肌异常增厚导致心肌病,表现为心室肌增厚,心腔往往不大。肥厚型心肌病可以分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梗阻型是因为心肌异常肥厚导致心脏收缩时出口被堵住,可能会造成致命危险,所以肥厚型心肌病会导致猝死,即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以胸腔增大、心室壁变薄、弹性下降、心肌收缩能力下降为主的心肌病。这一类心肌病可以出现明显心律失常,同时因为心肌收缩能力下降会产生附壁血栓,临床上扩张型心肌病分为获得性和原发性。 限制型心肌病主要是指心肌弹性明显下降后变硬,这一类心肌除收缩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是心脏舒张能力下降、舒张功能减退。正常心脏在舒张后有大量血收回,但限制型心肌病往往能力明显下降,会产生右心衰表现。
    2023-07-31
  • 获得性扩张型心肌病怎么引起的(视频)

    获得性扩张型心肌病怎么引起的
    扩张型心肌病属于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原发性心肌病有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包括原发性、继发性,部分原因不明的称为原发性。继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又称为获得性扩张型心肌病,产生原因较多,包括病毒、细菌感染,酒精性心肌病。部分患者经常酗酒,酒精对心脏刺激后会造成酒精性心肌病,也属于获得性心肌病。孕妇可能发生围生期心肌病,因为怀孕以后机体状态改变导致获得性心肌病。 获得性心肌病一般是对因治疗,因为有明确原因引起,除掉病因后自然而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酒精性心肌病,戒酒后患者可以收到明显效果,所以病因治疗很重要。心肌病治疗方法较多,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可缓解发展进程。心肌病导致的心律失常需进行相应抗心律失常治疗,都属于获得性扩张型心肌病治疗范畴。
    2023-07-31
  • 心肌病是怎么回事(视频)

    心肌病是怎么回事
    心肌病的范围较大,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细胞结构、数量、功能下降等,均属于心肌病,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即为不明原因的心肌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以及导致心律失常的心肌病。上述心肌病通常与一定的基因突变、基因遗传有关,如肥厚型心肌病有较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占比较大;2、继发性心肌病:继发性或明确病因的心肌病,可分为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等。常见的是缺血性心肌病,即广泛的心肌缺血或反复心肌梗死引起心脏结构、功能出现问题,主要表现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长期嗜酒以及长期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重度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可以造成心肌可逆与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心肌病的发生。
    2023-07-31
  •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到了晚期是什么情况(视频)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到了晚期是什么情况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室间隔,或者心尖部不均匀性增厚,不伴流出道梗阻,晚期可出现失代偿性心腔扩大、心力衰竭,亦可出现肺淤血、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以及体循环淤血,相关的颈动脉怒张、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双下肢水肿等体征。还可出现一系列相关心律失常症状,包括室速、室早,甚至室颤,亦可由于心内膜受损而出现心室腹壁血栓,并发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主要针对其并发症进行处理,包括应用利尿剂、强心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β受体阻断剂等,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力衰竭。亦可根据并发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必要时针对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可行埋藏式转复除颤器植入,明确血栓形成后可应用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综合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2023-07-31
  • 心肌病是什么(视频)

    心肌病是什么
    心肌病是指某些基因突变或者表达异常,出现原发性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心肌病:1、扩张型心肌病通常为心脏、心腔扩张,但是心室壁不一定会增厚甚至变薄,主要特点表现为心腔增大,室壁不厚,且心脏收缩力明显下降。患者表现为明显的心力衰竭,即表现为心慌、喘气、呼吸困难、身体肿胀等表现,为常见的一种扩张型心肌病;2、肥厚型心肌病:以心肌、心室壁厚度增加为主要特征,心肌、心室壁增厚可能会阻塞心脏流出的通路,也称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此类患者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情况下,会诱发急性心脏梗阻或者心律失常,易发生猝死,也是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3、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扩张受到限制,不能实现充足的心脏充盈;4、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基本或接近正常,但是会反复发作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患者通常会死于恶性心律失常,需要植入心脏除颤器等治疗。
    2023-07-31
  • 小儿原发性心肌病怎么治疗(视频)

    小儿原发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小儿原发性心肌病引起心肌机械或心电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心室肥厚,或心室扩张。这类疾病不仅仅局限于心脏,也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最后会导致心脏性死亡,或为进行性心力衰竭。 目前心肌病的分类具体包括遗传性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混合性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获得性心肌病,如感染型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因此根据这些原因,不同类型的心肌病可以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控制感染、控制心率。如果是在疾病终末期,也可以考虑左室辅助装置,甚至是心脏移植等治疗措施。
    2023-07-31
  • 心电倒置怎么回事(视频)

    心电倒置怎么回事
    心电倒置即心电图上T波倒置,正常T波与心电图上的QRS主波方向一致,若方向相反则称为T波倒置,原因如下: 1、较常见的原因是心肌缺血,即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缺血易出现T波倒置,且此种T波倒置通常较深,较对称。所以称为冠状T波,也是冠状动脉心脏病的T波,称为T波倒置; 2、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导致心肌肥厚,引起的原因也是由于心肌缺血。但此种心肌缺血不是由于血管狭窄导致的供血不足,是由于心肌肥厚导致相对性的供血不足,也可引起T波倒置; 3、电解质紊乱,但此种T波倒置相对而言较浅,可能还有一些U波的表现,所以与缺血性和相对缺血性T波倒置有不同之处。
    2023-07-31
  • 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有何危害(视频)

    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有何危害
    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狭窄,造成给心脏供血不足,或者心脏耗氧增加,常见原因如下:1、血管狭窄:心肌是比较需要血的器官,供血的血管称为冠状动脉,当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时,会造成心脏供血血量减少。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血脂高后出现斑块,血管发生狭窄、闭塞,血流通过比较困难,到一定程度后使心肌得到的血液减少,造成心肌本身的缺血;2、心肌耗氧量增加:患者有高血压或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需氧量增多,冠状动脉不能提供相应血液,会出现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的危害有心绞痛,严重的会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猝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血管闭塞会造成急性心肌缺血,严重时会造成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会突然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脏停跳,心肌大块丢失,造成心肌运动减弱,出现心力衰竭,有时会突然出现心脏破裂。如果患者发现有早期心肌缺血症状,如心绞痛,需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情况。
    2023-07-31
  • 室性早搏是怎么造成的(视频)

    室性早搏是怎么造成的
    室性早搏的形成原因在临床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功能性早搏:多数是功能性早搏,即经过临床排查发现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正常,早搏的出现呈现阵发性,有近期疲劳、紧张、焦虑、饮酒等诱因。此外,部分特殊的心脏异位起搏点,比如长期频发的室性早搏,但都呈单行性特点,这部分患者年龄通常比较轻;2、器质性早搏:源于心脏的器质性疾病,心脏大部分器质性疾病均可引起早搏,比如冠心病、陈旧性或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严重瓣膜病、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以及做外科手术时的应激状态,包括心脏的外科手术;3、电解质紊乱:比如严重的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也可以引起室性早搏。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