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

  • 肠息肉术后2天能喝鸡肉汤吗(视频)

    肠息肉术后2天能喝鸡肉汤吗
    肠道息肉术后两天,一般可以喝鸡汤。但要了解肠道息肉手术是否复杂,如多发性息肉或者较大的单发息肉,创面比较大,术后饮食过度较慢,比如术后1-2天只能开始喝水,然后逐渐过渡到清流质如鸡汤。当然鸡汤即使能喝也要将油撇去,否则可能会引起腹泻,影响创面愈合。如果手术较大,能否饮用鸡汤,需要遵从主刀医生医嘱。只有主刀医生最了解患者情况,以及手术复杂程度和创面损伤程度。主刀医生会告知患者术后何时开始能够喝水,何时开始能够喝包括鸡汤在内的清流质,然后逐渐过渡。
    2023-08-01
  • 肠息肉手术住院几天(视频)

    肠息肉手术住院几天
    肠息肉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取决于息肉大小、手术方式,可能需要1-2天或不需住院,具体如下: 1、体积较小的息肉患者可进行日间手术或在门诊完成,不需要住院。患者在肠镜下切除即可,属于微创、安全、风险较小的手术; 2、体积较大的肠息肉术后建议患者住院观察1-2天,因为需要进行黏膜下剥离或切除,术中、术后均存在创面出血的风险; 3、对于年龄偏大、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即使进行小的息肉手术,也建议住院观察1-2天,以保证安全。 虽然不同医院对肠息肉手术的管理模式不同,但整体而言肠息肉手术风险系数偏小,建议患者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023-08-01
  • 肠息肉小于0.5厘米要不要摘除(视频)

    肠息肉小于0.5厘米要不要摘除
    对于肠镜检查出来所发现的小息肉,比如<5mm的息肉,也需要切除,因为小的息肉也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肠管内发现的微小息肉,尤其是比较表浅息肉,能在肠镜下切除,还是应该在肠镜下切除,并送到病理科明确息肉的性质。对于基底比较宽、比较大的息肉,如果在肠镜下局部有穿孔的风险,可以在腹腔镜下进行切除,这样比较安全。因此建议有肠息肉的患者,不要放松警惕,也不要疏忽大意,认为小的息肉就应该是良性病变。特别是有结肠癌家族史的患者,更要提起注意。一般不管是胃内或者肠内发生的息肉,还是建议切除,或者取病理明确息肉的病变性质。切除以后只需要在医院观察24-48小时,局部切口没有出血、穿孔以及腹膜炎表现,即可出院。
    2023-08-01
  • 为什么长肠息肉(视频)

    为什么长肠息肉
    通过肠镜经常能够发现息肉,息肉有很多种,包括增生性息肉,还有炎性息肉,在内镜下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肠息肉和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以及基础疾病相关,比如肥胖的病人、糖尿病病人特别容易出现肠息肉,与饮食习惯有关。 经常食用肥肉,以摄入肥肉、加工肉为主的人和长期素食的人,出现肠息肉的概率,吃肉的人就会相对高很多,因此肠道息肉最为多见、最直接的原因是饮食结构上的问题,饮食结构直接影响肠道菌群的改变,对肠道内环境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对息肉形成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2023-08-01
  • 做完肠息肉几天解大便(视频)

    做完肠息肉几天解大便
    患者进行肠息肉术后排便时间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肠道准备情况、肠蠕动情况以及术后恢复饮食情况。因为肠镜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如果肠息肉术后禁食,如术后1-2天进食量较少,可能大部分人需要3-5天可以解大便。但部分患者可能因在进行肠镜检查前,服泻药后并未将大便完全排出,可能进行肠息肉术后1-2天出现排便。通常进行肠镜检查前,需要服用清洁肠道的药物进行肠道清洁,此时肠腔里面并无特别物质,虽然禁食但仍存在正常肠液分泌。但如果术后没有进食且饮食恢复相对较慢时,如息肉治疗后可以先进食流食,或者从流食、半流食再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则可能肠息肉术后3-5天出现排便,均属于正常表现。
    2023-08-01
  • 肠息肉严重吗(视频)

    肠息肉严重吗
    肠息肉不一定严重,其严重性需根据病理活组织检查及结肠镜下描述的个数、大小及形态决定。若病理诊断为息肉即为良性病变,其不为癌变,但肠息肉有发展成癌的风险,因此需引起重视。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明确息肉在结肠的位置、大小,为无蒂、扁平、有蒂或亚蒂的息肉,表面是否光滑、糜烂或溃疡。若伴有糜烂或溃疡,预后较差。常规会在最可疑的病变上取活检,病理组织检查会说明为炎性、增生性或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又分为绒毛状及管状腺瘤,腺瘤性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需在内镜下进行治疗。同时可1年左右复查一次,病情较为顽固需增加复查频率。存在家族遗传因素的病人,建议家庭成员进行结肠镜排查,防止发生病变不知,发现后已成癌,导致延误治疗。
    2023-08-01
  • 肠息肉多大需要做手术(视频)

    肠息肉多大需要做手术
    肠道息肉手术通常以0.5cm为界限,但是也并非绝对。通常是2-3mm,即0.5cm以下的肠道息肉可以暂时观察,如果生长至0.5cm以上,则建议尽早在内镜下进行切除。肠道息肉比较多见的是结肠,俗称大肠。大肠全肠道有可能生长息肉,生长至0.5cm则需要尽早切除。另外建议患者定期做肠镜检查,肠镜是从肛门部位伸入一根软镜进行检查,可以看到肠道有无息肉,或者其他的新生物等。根据息肉大小、性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腺瘤性息肉或者宽基息肉等,需要手术治疗。
    2023-08-01
  • 胃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视频)

    胃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
    患者进行胃肠息肉手术后的饮食,与息肉情况有关,具体如下: 1、息肉较少且小:患者通过胃镜或肠镜切除,手术创伤较小,通常术后1-2天可饮水,若术后恢复较好未发现出血,可摄入轻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豆浆,3-5天后过渡到半流质如稀饭、面条; 2、息肉较多且大:患者需进行手术切除,操作较大、范围较广,饮食过渡时间较长,术后2-3天可饮水,未发现出血或术后穿孔,3-5天后可过渡到半流质。
    2023-08-01
  • 如何区分肠息肉的良恶性(视频)

    如何区分肠息肉的良恶性
    肠道息肉的良恶性,通过息肉的大小、形态可以判断,具体如下:1、息肉的大小:良性息肉通常比较小,恶性息肉通常比较大,大小超过1cm,可能是恶性息肉;2、息肉的形态:良性息肉的表面较为光滑,比如腺瘤型息肉属于良性,它的表面很圆润,与结肠黏膜表面并无较大区别。恶性息肉的表面比较粗糙,生长不规律,有的甚至表现为菜花样。总之,整个检查是应用结肠镜观察,然后取相应病检,判断病变性质。
    2023-08-01
  •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视频)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肠道息肉0.3cm是否切除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息肉形态,通常0.3cm的息肉可以暂时观察,息肉>0.5cm建议尽早切除,<0.5cm可以暂时观察。有一部分息肉属于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无论大小,即使只有0.3cm,均建议尽早在肠镜下切除,因为腺瘤性息肉存在恶变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一部分炎性息肉可以暂时观察。如果息肉的基底部较宽,建议在肠镜下尽早切除,因为这种息肉同样存在恶变倾向。因此,肠道息肉是否切除,需要咨询专科医生。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