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

  • 肠梗阻是怎么引起的,治得好吗(视频)

    肠梗阻是怎么引起的,治得好吗
    引起肠梗阻的原因比较多,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1、机械性肠梗阻:即肠腔内部长有肿瘤,常见有小肠肿瘤、结肠肿瘤、直肠肿瘤,肿瘤可阻碍肠腔上部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从而形成肠梗阻。包括肠扭转、肠套叠、肠粘连等,肠套叠常见于小孩,多表现为小肠套入回肠或回肠套入盲肠、升结肠等,形成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多由于肠腔外有异物压迫,导致肠腔粘连形成锐角,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才能够治好;2、动力性肠梗阻:可分为痉挛性和麻痹性,如麻痹性肠梗阻由于体内电解质紊乱,低钾、腹腔出血、术后创伤等造成,应及时纠正引起麻痹原因,可以使该肠梗阻逐渐恢复;3、血运性肠梗阻:如肠系膜上动脉或静脉出现血栓会引起肠梗阻,通常需要使用介入手段将血栓去除,同时应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2023-08-02
  • 肠梗阻的早期症状及治疗方法(视频)

    肠梗阻的早期症状及治疗方法
    肠梗阻早期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继续发展后会表现为停止排气、排便。治疗肠梗阻需要明确肠梗阻的病因,肠梗阻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具体类型以及治疗方式如下:1、麻痹性肠梗阻:比如患者腹泻时内环境会发生混乱,造成电解质混乱,而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此时可以到医院对症处理,使胃肠道休息,随着内环境逐渐改善,肠梗阻会自愈;2、机械性肠梗阻:需要明确原因,比如肠套叠、肠扭转或者肿瘤导致,需要将梗阻物解除,肠梗阻才会好转。出现机械性肠梗阻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因为时间过长会变成绞窄性肠梗阻,肠道会发生坏死,毒素会被全身吸收,是比较严重的情况。
    2023-08-02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视频)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若腹痛偶尔出现,或者一天痛1-2次,不影响正常生活。触诊时并无急腹症、腹膜炎的表现,且压痛不固定,B超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排除急性病变后,考虑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症引起的腹痛。 除此之外,如果患儿出现持续性腹痛、发烧、呕吐等表现,需要去正规医院就诊,排除急腹症的可能性。需排除阑尾炎、肠套叠等急腹症。排除急腹症后,肠系膜淋巴结炎无需处理,自行调整即可恢复,对患儿全身影响较小。
    2023-08-02
  • 大肠脂肪瘤是怎么回事(视频)

    大肠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大肠脂肪瘤是一种缓慢生长的非上皮样良性肿瘤,多数大肠脂肪瘤为单发,少数为多发。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无脂肪瘤相关症状,可以不进行治疗;如果脂肪瘤超过2cm,可导致患者出现便血、腹痛、腹胀、贫血、肠套叠以及肠梗阻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内镜下进行套扎或手术切除治疗。内镜下治疗是指通过高频电套扎器对脂肪瘤进行套扎后,再对其进行烧灼,具有一定的风险。
    2023-08-02
  • 结肠息肉必须做手术吗(视频)

    结肠息肉必须做手术吗
    结肠息肉患者不一定必须做手术,息肉有较多切除方式,一般内镜治疗即可达到根除效果。而对于引起肠套叠或癌变的较大息肉,可能还需外科手术治疗。 结肠息肉发病率较高,除饮食因素和遗传因素外,主要与年龄有关。有数据显示,总患病率在30%以上,其中50岁以上患病率达25%,而7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40%。 由于结肠息肉腺瘤较常见,有癌变可能,早期发现很有必要。比较小、数目少的结肠息肉一般无症状,因此无严重后果。对于结肠息肉若不治疗,任其发展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息肉出血;较大息肉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息肉癌变等。因此,一旦发现要尽早治疗。 家族性息肉病患者的息肉数量较多,无论大小均易癌变,并且需严密监测。
    2023-08-02
  • 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视频)

    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包括: 1、腹痛:由于套叠后肠道蠕动明显受到破坏,肠道蠕动不连续,此时就会出现腹痛。此类腹痛往往为阵发性; 2、呕吐:患者初期会呕吐胃内容物;随着病情发展,肠道套叠部分会出现血性渗出或有脓液渗出,此时呕吐物的性状就会出现改变; 3、果酱样便:肠套叠可能导致肠道坏死,并出现肠道黏膜出血,这些血液蓄积于肠道内,随着少量的排出,就会出现类似果酱样的排便。 确诊肠套叠后应积极干预,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出现腹痛、腹胀、发热甚至昏迷,或各方面生命指征的急剧恶化。建议患者发现腹部出现腊肠样硬处,或肠鸣音出现亢进、不规律的表现时,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2023-08-02
  • 肠套叠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肠套叠的症状有哪些
    肠套叠为外科学范畴概念,指正常肠管的肠腔结构发生疾病,常见类型有回盲部肠套叠、小肠套叠、结肠套叠。肠套叠为儿科常见疾病,回盲部套叠最多,如回盲部套入结肠、小肠套入邻近的小肠或结肠套叠入邻近的结肠,常见原因为肠道肿瘤、肠道息肉、饱食后剧烈运动或先天性肠道结构异常紊乱,在便秘、感染等因素下诱发其临床症状。肠套叠常见症状如下: 1、腹痛:持续性剧烈腹痛; 2、便血; 3、腹部包块。
    2023-08-02
  • 什么是肠套叠(视频)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又称为直肠黏膜内脱垂,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中老年患者以排便不尽感为主要症状,伴直肠排空困难、肛门阻塞感,用力越大,阻塞感越重。少数患者在排便时有下腹部或骶部疼痛。临床上可通过电子结肠镜、双气钡灌肠、肛门镜检查等明确诊断。
    2023-08-02
  • 肠套叠严重吗(视频)

    肠套叠严重吗
    肠套叠较为严重,为一部分肠管连同相应的肠系膜套入临近的肠管,形成的特殊类型肠梗阻。通常肠管越套越多,则套叠部位的肠蠕动减少,将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因此肠套叠是较为严重的疾病。肠套叠后影响血供,通常6h后会发生肠坏死,此时需进行肠切除、肠吻合,属于较大型手术。手术恢复后,缺血肠黏膜会脱落,毒素会吸收入血,造成感染性休克,并且患者凝血功能会出现异常,可产生严重危害。
    2023-08-02
  • 肠套叠发病年龄(视频)

    肠套叠发病年龄
    肠套叠最常见的发病年龄在两岁以内的孩子,主要是因2岁以内的小孩肠道发育未完善、成熟,且肠道蠕动功能也不太完备进而导致相近的肠管套到另一个肠管中。但部分成人也可能会发生肠套叠,此时首先需要排查导致肠套叠的原因。多数情况下,成人发生肠套叠,可能是因为肠道有恶性、良性的肿瘤性或器质性病变,比如脂肪瘤等导致肠道的重力性因素改变,进而表现为相邻的肠管相重叠。但总体来说,肠套叠多见于两岁内的孩子,且会出现典型的三联征,即腹痛、果酱样大便,以及右下腹回盲部的肿块。通常可通过肠套叠的三联征以明确诊断。若是小孩出现肠套叠,可选择低压灌肠将套住的肠管分开,并非全都需要进行手术。若为成人出现肠套叠,则一般需要通过手术,以治疗肠管的具体的病变。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