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 慢性肝衰竭的症状(视频)

    慢性肝衰竭的症状
    慢性肝衰竭症状首先是非常疲劳、吃不下饭、想吐、恶心,再就是出现明显的黄疸,眼睛黄、皮肤黄、尿黄、没有力气,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急性和慢性有区别,尤其是慢性肝衰竭,肯定是有慢性乙肝的基础,病人早期慢性乙肝的基础,由于长期不检测导致慢性乙肝。而急性来势比较凶猛,出现这一系列症状以后,很快出现黄疸,出现肝性脑病,有腹水,这是最急性的。急性的时间非常短,一般不超过2周,从时间概念来说,慢性大概是半年以上,有慢性乙肝的基础发展。慢性肝衰竭最常见的乙肝病毒,免疫状况出现异常的时候,或者是有些病人停抗病毒药物的时候,会出现肝衰竭。
    2023-08-03
  • 肝衰竭前期如何中西医治疗(视频)

    肝衰竭前期如何中西医治疗
    出现肝衰竭以后疾病整个的性质发生变化,即普通的肝炎发生质变,变成肝衰竭。肝衰竭阶段,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增加。在以前,肝衰竭的治疗手段比较缺乏的情况下,肝衰竭的死亡率在70%左右,甚至慢性肝衰竭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死亡率非常高。所以为了预防肝病进展为肝衰竭,在肝衰竭的前期,就要按照肝衰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积极的防治,加强护肝、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促进肝细胞再生;如果患者的凝血机制明显下降,还要使用促凝因子,增加肝脏的凝血功能;如果存在感染,还要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降低内毒素。另外要调节肠道菌群;如果患者长期不能吃饭,还要抑制胃酸。中医认为肝衰竭是热毒深入营血,主要应用清热、解毒、凉血的药物进行治疗,且越早越好;尽量少用理气、疏肝的药物,因为肝衰竭患者越理气,患者气越虚,腹胀越严重。临床中,中医的清营解毒汤治疗肝衰竭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2023-08-03
  • 牙龈出血与肝病有关吗(视频)

    牙龈出血与肝病有关吗
    部分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由于凝血功能不健全,部分患者会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牙龈出血是指牙龈受到轻微刺激时,产生牙龈少量渗血,例如轻的牙龈出血,主要是由于刷牙,还有咀嚼比较硬的食物时牙龈出现出血的情况。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牙龈出血,可能在比较轻的刺激下,例如不同味道的食物刺激,会出现比较多的牙龈渗血,甚至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牙龈出血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方面:1、局部原因:主要是由于牙龈的牙周炎、牙龈炎以及口腔的卫生不良造成的炎症,可以引起牙龈出血;2、全身性原因: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例如血液病方面的异常,引起凝血功能的障碍。由于多种凝血因子在肝脏内合成,当肝病比较严重时,尤其在肝硬化时,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也受到抑制、功能受到障碍,患者会有凝血功能异常,牙龈黏膜受到刺激之后,也会出现出血的情况。
    2023-08-03
  • 如何判断肝病(视频)

    如何判断肝病
    判断肝脏疾病,最重要的一个化验检查是肝功能检查,也是最常见的检查。根据肝功能的检查,其中的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以及白蛋白,来判断肝脏是否受损、肝功能是否异常。具体如下:1、转氨酶:是反映肝脏受损,最常用、最有效、最敏感的一个指标,所有原因引起的肝脏受损,一般都可以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升高;2、胆红素:肝脏受损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可以出现胆红素升高;3、白蛋白:如果出现肝脏硬化,肝脏的合成功能受损,白蛋白也可以降低;4、影像学方面的检查:包括超声,来看肝脏是否受损、是否有硬化、是否有硬化导致的腹水,以及癌变;5、其他化验检查:包括乙肝五项、丙肝两项、甲戊肝的抗体,以及肝脏相关自身抗体,这些都是检查肝脏疾病的原因;6、相关症状:患者面部有黑无光、手掌上有肝掌,上胸部、颈部、上臂有蜘蛛痣这些特异性征象,都提示这个患者可能有肝病,一旦有这些征象,就应该及时到相关的医院和科室去就诊,进一步查明病因,判断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3-08-03
  • 肝脏受损多久能恢复(视频)

    肝脏受损多久能恢复
    肝脏功能具体恢复时间与受损原因有关: 1、偶尔酗酒或疲劳所导致的肝脏受损,只要暂时戒酒,服用部分药物保肝治疗,2周左右即可恢复。患者恢复以后尽量少饮酒,或者不要饮用高度白酒; 2、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受损,需护肝治疗结合抗病毒治疗,急性甲肝1-2个月可恢复,乙肝或丙肝等慢性肝炎,抗病毒有效的情况下几个月才能恢复; 3、治疗药物性引起的肝损伤较为严重,可能停药后还会出现肝功能障碍,甚至出现黄疸。此类患者要停用引起肝炎的药物,到具有肝病资质的医院进行治疗。
    2023-08-03
  • 肝病甲胎蛋白阳性什么意思(视频)

    肝病甲胎蛋白阳性什么意思
    肝病甲胎蛋白阳性提示血液中甲胎蛋白水平增高,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脏恶性肿瘤。甲胎蛋白显著升高是临床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依据,多数人体检时会发现甲胎蛋白轻度升高,如果没有慢性肝病基础,通常不是肝癌引起,不必过于担心,可以定期检查。如果有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严重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影像学检查提示肝上有结节或者占位,甲胎蛋白升高具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如果超声无法确认结节具体性质,需做腹部增强CT或核磁明确诊断。甲胎蛋白水平越高,提示结节恶变风险越大。但不是所有肝癌均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部分肝癌已经确诊,但是甲胎蛋白可显示正常。所以对于肝病,特别是肝脏肿瘤诊断,既要结合临床病史,还要结合肿瘤标志物,更主要是要通过影像学、病理学检查才能最终确诊。
    2023-08-03
  •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是什么意思(视频)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是什么意思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其实这里包含肝病的两个阶段。慢性肝病失代偿医学上称为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是肝脏已经不堪重负,干不了身体需要干的活。这时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出现腹水、凝血功能不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吐血或者黑便、血便,出现肝性脑病,严重的可以表现为肝昏迷,这些都称为肝病并发症。有的时候可以出现各种各样感染,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出现这些并发症都提示肝脏功能已经太差,完全承担不了本来应该承担的功能,所以称为失代偿。在失代偿肝硬化基础之上,如果再进一步,会到肝衰竭的地步。慢性肝衰竭特点是缓慢发展,各项指标缓慢恶化,而不是突然在肝硬化基础之上发生急性恶化。没有快速加重过程,均为缓慢发展导致。 慢性肝病失代偿会有以下表现,除了肝硬化并发症以外,还会出现指标上的明显恶化,比如凝血功能进一步变差,体现在化验结果上为凝血酶原活动度<40%;还有另外一个主要指标的恶化是总胆红素缓慢加深,水平缓慢升高。一直升到正常上限10倍以上,比如正常上限是20μmol/L,总胆红素达到200μmol/L甚至更高,符合肝衰竭诊断标准。这两个指标对于肝衰竭诊断缺一不可,总胆红素的水平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一个够高,一个够低,结合起来代表着肝脏功能已经恶化到一定程度,达到肝衰竭。 慢性肝衰竭并不好治疗,因为不是急性原因导致的急性加重,当急性失衡状态被控制之后,或在病因、诱因去除之后,还可以回到之前相对稍好的状态。而慢性肝衰竭是缓慢发展的过程,肝脏基本上不太可能再恢复完好。只能对症治疗,并不能改变根本疾病进展趋势。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肝移植。
    2023-08-03
  • 慢性肝衰竭后期发烧如何物理降温(视频)

    慢性肝衰竭后期发烧如何物理降温
    慢性肝衰竭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严重性肝病,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可能出现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以对于病人出现高热,药物降温副作用相对比较大,一般以物理降温为主要手段,具体如下: 1、局部冷敷和全身冷疗:在家中也可以做到,比如局部冷敷常用冰袋,基本原理是通过接触传导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冰袋放置在前额、头顶以及体表大血管通过的部位,比如颈部、腋下、腹股沟。要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有些过冰会造成皮肤局部冷冻伤,出现皮肤苍白、发绀,要停止冷敷,避免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的冻伤情况; 2、温水擦拭: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操作很简单,温水接触皮肤,通过蒸发传导来增加机体散热,达到降温的目的; 3、降温毯:超高热在医院里面会用降温毯,主要是调节毯面温度,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降温毯表面与身体接触来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降温毯的好处是完全可以达到精准控制,对各类顽固性高热,降温毯调到15℃-20℃,亚低温的体温可以到33℃-35℃,精准的来控制体温; 发烧可以增加皮肤的不显性失水,所以除物理降温外,还要适当喝盐开水或者补充电解质液来补充水分,更有利于体温恢复。
    2023-08-03
  • 慢性肝衰竭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慢性肝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目前来说,很多因素都会引起肝脏的合成、代谢、生物转化异常。目前我国主要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会导致肝脏的合成、转化,对凝血机制以及胆红素的排泄,不是单独的疾病,是一个综合疾病群。目前来说,我国最常见的肝衰竭都是乙型肝炎引起的,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肝衰竭,这种肝衰竭也是终末期肝病,非常棘手的一种治疗,所以在没有生病以前,没有乙肝的病人,建议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定期的监测,查肝功能,查病毒等。
    2023-08-03
  • 急性肝衰竭怎么引起的(视频)

    急性肝衰竭怎么引起的
    病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损害是急性肝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具体如下: 1、在我国造成急性肝衰第一位的原因是病毒性肝炎,最常见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感染,甲肝和戊肝比较少见。其它病毒,比如巨细胞病毒、腺病毒、EB病毒等,也会造成肝脏损害,但是比较少; 2、化学毒物造成肝脏损害,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非常多,比如最常用的扑热息痛会造成肝脏损害,环丙沙星、异烟肼、多西环素以及部分中药提取物也会造成肝脏损害,比如人参提取物; 3、急性妊娠脂肪肝是代谢异常造成的人体损害,在妊娠期间可以发生严重的肝脏损害,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4、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或者其它自身免疫疾病,也会继发肝脏损害; 5、肿瘤可以造成肝脏转移瘤; 6、严重的全身感染或者创伤,也会造成肝脏损害。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