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 凝血功能差是怎么回事(视频)

    凝血功能差是怎么回事
    凝血功能差的原因具体如下: 1、与自身的血管壁情况相关; 2、与血小板的功能及凝血因子异常相关。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例如血友病,以及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使用某些抗凝药物、误服老鼠药导致中毒或重症肝病,都可引起后天获得性凝血因子的缺乏。此外,自身免疫性或肿瘤药物,都可能引起凝血因子的抑制。部分老年患者体内存在凝血因子的抑制物,如常见的Ⅷ因子抑制物。 这些都会使患者表现出血症状,凝血功能较差。
    2023-08-01
  • 戊肝的传播途径(视频)

    戊肝的传播途径
    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播,与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相同,即病毒是靠吃进去的。病毒是怎么吃进去的,最常见的甲(戊)肝病毒一般都藏在贝类、蟹类等食物中,所以吃这类食品时一定要吃煮熟的,如果不煮熟的吃进去了,病毒就会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内,然后在体内繁殖,进入血液引起肝炎,再经过大便排出。所以患者的大便要经过彻底消毒,像医院里面粪便都会进行严格的消毒,以上就是粪-口途径传播。甲肝、戊型肝炎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为通过食物、水源传播,所以如果污染了食物、水源,也会造成大面积的疫情,甚至是疫情爆发。
    2023-08-01
  • IgM阳性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IgM阳性是怎么引起的
    IgM阳性是进行化验检查免疫球蛋白时的检查指标,IgM阳性说明机体对感染产生反应,它是对抗感染时产生的一种蛋白。通常在感染早期出现IgM阳性,如大部分病毒感染早期检测到的就是IgM抗体,后期可能出现IgG抗体。 每一种感染出现的时间长短和消失时间长短都不同。如甲肝病毒IgM阳性提示现症感染,恢复期IgM消失,出现IgG抗体,IgG是恢复期的表示。总体来说IgM通常是病毒感染之后早期出现的机体免疫反应,是临床上早期诊断的指标。
    2023-08-01
  • 植物人多久器官会衰竭(视频)

    植物人多久器官会衰竭
    植物人通常情况下10年左右会出现器官衰竭,植物人器官衰竭的时间长与短,与自身因素和成为植物人之后的护理有关系,还与形成植物人之前自身情况有关。如果基础的身体状况没有慢病,护理较好,定期翻身,定期喂食,定期排便,通常能够维持5-10年器官不会衰竭。如果患者基础的身体条件较差,有各种各样的慢性病,心脏慢性病或者脑梗、糖尿病、肾病、肝病,同时护理措施没跟上,很快会产生褥疮、坠积性肺炎,还有由于护理跟不上导致的其他并发症,患者可能在1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出现器官衰竭。
    2023-08-01
  • 铁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铁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储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大量存在于肝脏、脾脏和骨髓中,检测血清铁蛋白可以估计机体内的铁储存量。血清铁蛋白增加时可提示铁负荷过度,常见于: 1、铁负荷过多,如原发性血色病、反复输血、不恰当铁剂治疗等; 2、铁蛋白合成增加,见于炎症、肿瘤、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贫血,见于溶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 4、组织释放增加,见于肝坏死、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肿瘤等。
    2023-08-01
  •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有哪些(视频)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有哪些
    病毒性心肌炎可由感染人类的所有病毒引起,比较常见的是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引起胃肠型感冒,即感冒时出现稀水样便,每天3-5次,但并不是里急后重的带有大便脓血的菌痢。此时,病毒可经过血液循环至心脏,造成心脏炎症。 多数情况在感染病毒后2周,患者轻微劳动,如扫地、洗脸、刷牙等,可出现心慌、气急等表现,建议去医院检查病毒是否威胁心肌。此外,常见的感染病毒,如艾滋病毒、乙肝病毒、流感病毒都可感染心肌引起心肌炎。
    2023-08-01
  • 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视频)

    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常为呼吸道病毒或肠道病毒引起,具体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B组、乙肝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带状疱疹病毒、乙脑病毒及巨细胞病毒等,临床最常见为柯萨奇病毒B组引起心肌炎。 临床上若患儿病毒感染后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等,需注意是否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建议家长带患儿立即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心脏超声等检查。
    2023-08-01
  • 单项补体C3偏低怎么办(视频)

    单项补体C3偏低怎么办
    补体C3是体液免疫检测指标,它是由肝脏合成的β2球蛋白,在补体系统各成分中含量最多,是激活免疫反应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关键物质。 补体C3降低,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如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肝病、肝硬化、肝坏死等。只是单纯的补体C3偏低,一般没有临床意义,若没有临床表现,比如发热、皮疹、关节痛等,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定期复查即可。一旦有相关的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023-08-01
  • 非典型膜性肾炎的治疗(视频)

    非典型膜性肾炎的治疗
    非典型膜性肾炎是病理诊断,说明患者已进行肾穿刺活检,从而诊断出此疾病,通常指由原发性疾病引起继发性改变。如部分非典型膜性肾炎患者由乙肝引起,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水肿、对症治疗等。 并非轻易的进行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因为可能造成急性肝功能衰竭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如果继发于狼疮,治疗方法与原发性膜性肾炎类似,可以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所以非典型膜性肾炎治疗较复杂,需专业医生进行判断,结合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3-08-01
  • 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视频)

    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
    膜性肾病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理程度选择不同治疗方案。膜性肾病按照病因不同可分为继发性和特发性,具体如下: 1、继发性膜性肾病:可见于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乙肝病毒、EB病毒等感染性疾病、服用金制剂、青霉胺、重金属和环境因素等及肿瘤等原因,一般针对原发病治疗; 2、特发性膜性肾病:由特异性免疫因素导致的肾小球损伤,根据肾穿刺病理的不同程度可分为Ⅰ-Ⅳ期,结合临床蛋白尿程度选择不同治疗,可以单纯应用ACEI制剂,或ARB制剂加用抗凝剂,或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加免疫抑制剂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