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 血液净化的作用(视频)

    血液净化的作用
    医院最常见的血透代替了部分肾功能,在各种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中起到了排出毒素、调节酸碱液体平衡及代谢紊乱的作用。在各种急性中毒当中比如农药、化合物、药物、蘑菇等中毒的患者,进行急救用于清除血液中的毒素以及代谢废物,避免进一步损害机体尤其是对中毒导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为适用。 中毒一般采用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方法。对于心脏负荷过重、高度水肿,甚至造成心衰、肺水肿的时候传统利尿效果不佳,持续缓慢超滤可以减轻心脏衰竭患者的心脏负荷以及减轻高度水肿的症状。对于各种免疫疾病、肝病,比如严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采取免疫吸附,清除体内特定的致病免疫复合物胆红素等,清除体内炎症因子,常用于重症胰腺炎、败血症等全身严重感染的病人体内的炎症因子,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血浆置换可以清除血浆内一切不想要的物质简单粗暴,但是由于血制品潜在的风险和来源困难使用上并不多。还可以通过调控对引出血液的温度来控制体温,比如病人发热需要短时间降温,可以用来降温。
    2023-08-01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高是怎么回事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也就是俗称的ANCA,它是指以血液当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胞浆成分为靶抗原而发生反应的一类抗体。自1982年被发现以来,它已经广泛成为系统性血管炎的主要生物学标志物。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高主要存在于ANCA相关血管炎患者当中,像肉芽肿性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等,也可存在于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当中,并且像淋巴瘤还有感染性疾病以及使用某些药物以后也可出现阳性。具体还要结合临床症状、其它检查结果,由专业医生综合做出判断。
    2023-08-01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阴性什么意思(视频)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阴性什么意思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也就是俗称的ANCA,它是以血液当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而发生反应的一类抗体,它是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的标志物。 ANCA阳性主要见于ANCA相关血管炎,像肉芽肿性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等,并且在其它一些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肝病当中都可出现ANCA阳性,在一些感染性疾病、淋巴瘤以及使用某些药物以后也可引起ANCA阳性。如果ANCA阴性,代表体内没有这种抗体,基本可以排除上述疾病。
    2023-08-01
  • ANCA阳性什么意义(视频)

    ANCA阳性什么意义
    ANCA检测方法一般分为间接免疫荧光法,还有针对靶抗原自身抗体的其它检测方法,比如ELISA等。间接免疫荧光法如果显示阳性,常见于肉芽肿性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等,也可出现在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当中,并且在感染性疾病、淋巴瘤以及使用某些药物以后ANCA也可能阳性。 如果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阳性,会推荐再做ELISA方法检测靶抗原,最好两种方法结合来看,具体结果要结合患者本身临床症状和其它检查结果,由医生来做出综合判断。 ANCA就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它是指以血液当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而发生反应的抗体。自1982年被发现以来,它已经广泛成为系统性血管炎的主要血清学标志。
    2023-08-01
  • 什么是抗中性粒细胞组织蛋白酶G(视频)

    什么是抗中性粒细胞组织蛋白酶G
    所谓抗中性粒细胞组织蛋白酶G,是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一种丝氨酸蛋白,在1982年有科学家在一例炎性肠病患者当中,首先发现它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抗组织蛋白酶G属于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如果出现抗中性粒细胞蛋白酶G抗体,一般可见系统性血管炎,像肉芽肿性血管炎等。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中都会出现阳性。ANCA检测有两种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方法。如果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做出阳性,尤其是核周型,即PANCA阳性,还有不典型型,一般推荐ELISA方法鉴定具体靶抗原,其中组织蛋白酶G就是其中一种靶抗原,对于疾病分类和具体特异性抗体的产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3-08-01
  • 类风湿因子高是怎么回事,是类风湿病吗(视频)

    类风湿因子高是怎么回事,是类风湿病吗
    类风湿因子高可以见于多种情况,不一定是类风湿病导致。类风湿因子是针对自身变异性的免疫球蛋白G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如果升高,通常见于以下原因:一、生理性原因:多次注射疫苗的人群以及正常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可以出现类风湿因子升高情况,此时没有其他不适临床症状。二、病理性原因:1、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可以出现类风湿因子升高的情况;2、感染性疾病、慢性支气管扩张: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细菌感染,以及EB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感染、丙肝病毒感染等病毒感染,可导致类风湿因子升高,有时升高程度较高;3、实体肿瘤:比如淋巴瘤,可以引起类风湿因子明显升高;4、免疫相关的其他系统疾病: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溃疡性结肠炎等,可以导致类风湿因子升高。
    2023-08-01
  • 喝酒喝的胃出血严重吗(视频)

    喝酒喝的胃出血严重吗
    酒后出血是否严重,取决于患者是否有基础的胃病、肝病等临床疾病,以及出血的量、速度、时间等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如果只是大量饮酒后,造成急性胃黏膜损伤,而发生胃出血,通常预后较好,经过禁食、禁水以及使用PPI的药物或急诊胃镜治疗后,多半能恢复。如果患者有胃溃疡的病史,大量饮酒之后导致的溃疡出血,可能较凶险,出血量较大,严重者会发生溃疡穿孔,或者由于失血性休克而导致生命危险。如果患者罹患肝病,本身存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量饮酒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种情况十分凶险,通常会导致迅速的失血性休克,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多脏器的功能损害。所以为了避免发生危及生命的消化大出血,建议患者克制饮酒,特别是患有胃溃疡、肝硬化和肝病的患者,尽量不饮酒,避免出现严重的胃出血。
    2023-08-01
  • 胃出血看什么科(视频)

    胃出血看什么科
    根据胃出血的病因不同,患者可前往不同科室就诊。若患者在出血急性期,出现呕血、黑便或便血等症状,或已经发生低血容量休克、周围循环衰竭等表现,应首选急诊科就诊。此类患者应禁食、禁水,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进行急诊胃镜的治疗,若经过急诊治疗后病情稳定,再根据出血的病因,转入相应专科行进一步治疗。若患者胃出血是由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所引起,患者应于消化科进行治疗。若由于肝病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可在消化科或肝病科进行治疗。若由于胃癌、胃部肿瘤引起,患者则需要在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此外,常见的消化道出血病因,还包括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或饮酒导致的急性出血性胃炎、炎症性肠病或缺血性肠病等。
    2023-08-01
  • 肠胃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肠胃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由于胃肠道出血部位不同,原因也存在区别,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上消化道出血: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疾病,以及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长期饮酒或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治疗而导致的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另外,胃部肿瘤、炎症以及外伤导致的胆道出血、剧烈呕吐导致的食管贲门撕裂等,均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2、下消化道出血: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包括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还包括缺血性肠病,如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另外,痔疮以及结肠癌、直肠癌等直结肠部位肿瘤等,均可造成下消化道出血。
    2023-08-01
  • 老年人为什么突然胃出血(视频)

    老年人为什么突然胃出血
    老年患者突然发生胃出血,常见原因如下:1、消化性溃疡: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都会导致患者突然发生胃出血;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既往有严重的肝病,从而导致肝硬化,如果突然出现胃出血,应高度警惕是否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者门脉高压性胃病导致;3、胃部肿瘤:比如胃癌、胃间质瘤等;4、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比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或者存在创伤、手术史、重症感染、急性脑血管病等应激因素,以及近期饮用酒精类的饮品,都可能导致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5、其他原因:比如胰腺脓肿破裂而导致的胰腺出血、食管贲门黏膜撕裂,或手术感染、外伤导致胆道出血,均可发生胃出血。当患者出现胃出血后,应立即禁食禁水,并且可以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选择静脉或者口服抑酸药物,比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必要时可以口服止血药物帮助止血。此外,消化内镜是有创检查,应在充分评估检查风险和获益的基础上谨慎选择。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