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

  • 吃东西想吐是什么原因(视频)

    吃东西想吐是什么原因
    吃东西想吐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1、胃肠道疾病:主要是上消化道疾病。考虑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是否通畅。如果有梗阻、不全梗阻、炎症或消化性溃疡疾病,会出现吃东西想吐的情况。一般还伴随其它症状,包括腹痛、反酸、烧心,甚至体重减轻、贫血,是上消化道或全胃肠道表现,需进一步做胃镜、上消化道造影、影像CT检查; 2、全身系统疾病:也可引起想吐的表现,包括消耗性疾病,临床多见肝功能异常,肝炎、肝硬化或药物性、脂肪性、酒精性肝病,由于肝酶异常引起消化道症状,出现食欲不振、纳差,甚至恶心、呕吐表现。 所以吃东西想吐,如果短期出现可继续观察,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到医院做细致检查。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泻,大便可能带有血丝和脓液,称为脓血便。腹泻轻者3-4次/日,重者多于10次/日,可能伴随腹痛、腹胀等胃肠道反应。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根据严重程度不同有一定差异,部分患者存在肠外表现,如关节炎、肝功能异常、皮疹、虹膜睫状体炎等。发热并非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表现,但出现继发性感染后可导致发热,根据溃疡性结肠炎有无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判断。大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泻、脓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
    2023-08-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否痊愈(视频)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否痊愈
    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能治愈。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此病的病因主要有感染、遗传、性激素、药物、紫外线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早期症状可有低热、面部蝶形红斑、口腔黏膜溃疡等症状;晚期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如蛋白尿、肝功能异常、心肌炎、癫痫、脑梗死、精神神经异常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还有些患者出现血液系统的改变和肾功能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身体免疫过度反应所引起,所以不能治愈,但如果患者经过正规的治疗可长期控制,达到一种无病生存的状态,避免此病复发。所以患者一定要树立战胜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信心和勇气,和医生好好的配合,规律用药,并避免日晒、避免感染,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时间,以达到临床缓解。
    2023-08-01
  • 自免肝的早期症状(视频)

    自免肝的早期症状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往往比较隐匿,尤其是早期,可能会有乏力、食欲减退,甚至严重时可能会有恶心或者黄疸,但是黄疸的出现往往较少。在体检时可能会发现患者肝脏肿大、脾大,可能会有蜘蛛痣或肝掌,部分再进一步抽血化验,会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尤其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可能都会升高。 如果查自身抗体谱也会有所异常,这样的情况可能会考虑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症状对这类患者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症状很轻微,跟其他疾病很难进行区分。
    2023-08-01
  • 自身免疫性肝炎吃什么药恢复好(视频)

    自身免疫性肝炎吃什么药恢复好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药物治疗,首先医生要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人做相应检查,包括肝功能的检查、B超的检查。如果病人存在肝功能异常,则需服用保肝、护肝的药物,如甘草酸类药物等。如果病人肝功能正常,还需终生服用一种药物叫熊去氧胆酸,该药物作用于胆小管末端,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靶器官,也就是受损的器官。另外,自身免疫性肝炎轻重不一,如疾病非常严重,病人会出现肝功能反复异常,使用各种保肝药物均不能使肝功能恢复正常时,医生将对其使用激素治疗,疗程会很长,可能需1-2年,有时还要合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两种药物合用,才会使病人的肝功能恢复正常。而具体使用的药物,需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决定。在治疗期间,病人要随时进行复查,复查最关键的项目就是肝功能,一定要让病人的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才可以。恢复正常以后,就可以让病人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然后定期复查肝功能即可。综上所述,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不能说什么药是最好的药,只能说什么药是最适合的药。具体判断的方式则需根据每个人的病情而定,但有一个药需终身服用,就是熊去氧胆酸。根据病人肝功能的情况,如果轻度异常,则需服用保肝、护肝的药物;如果肝功能明显异常,而且长期控制不佳,则需使用激素,有时需配合硫唑嘌呤类免疫抑制剂。
    2023-08-01
  •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有哪些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包括: 1、预处理:大剂量化疗药物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血性膀胱炎、感染等并发症; 2、移植后:初期容易引起口腔、泌尿道和消化道感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期容易出现口腔溃疡、皮肤改变、消化道出血、便血、腹泻、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
    2023-08-02
  • 什么是黄疸以及黄疸见于哪些疾病(视频)

    什么是黄疸以及黄疸见于哪些疾病
    黄疸属于常见的症状表现,患者可见皮肤、巩膜黄染,诱发原因较多,可分为肝前性、肝细胞性以及肝后性因素,如:1、肝前性因素:黄疸的主要病因是胆红素代谢异常,常见的肝前性因素包括血液系统疾病等,比如溶血。溶血患者体内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进而出现胆红素增高,且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2、肝细胞性因素: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炎、肝功能异常均可引起胆红素代谢异常,造成肝细胞性黄疸,且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比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3、肝后性因素:胆红素形成结合胆红素后,排泄通路发生异常改变,比如结石、肿瘤压迫等,进而造成直接胆红素排泌异常,表现出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2023-08-02
  • 腹水的护理(视频)

    腹水的护理
    患者出现腹水的原因通常与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以及蛋白大量的丢失有关,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营养支持:尽量给患者提供高蛋白饮食,如动物的瘦肉,通过提高患者的蛋白水平,腹水才会有效减少;2、使用利尿剂:通过利尿剂的使用,可以改善患者肾脏功能的状态;3、肝脏支持治疗:对于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导致的腹水,通过保肝、护肝的处理以及病因的处理,在改善肝功能后可以使患者的腹水减少或消失。
    2023-08-02
  • 降尿酸的药物有哪些(视频)

    降尿酸的药物有哪些
    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患者的治疗,最主要的除了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外,药物治疗中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有以下三种: 1、别嘌醇,主要抑制尿酸生成,但是此类药物部分患者可能产生过敏、皮疹,以及消化道反应或者白细胞减少情况,但是发生率相对比较低; 2、苯溴马隆,即溴苯酰苯呋喃,属于促进尿酸从肾小管排泄的药物,也存在不良反应,比如肝功能的异常; 3、较新的药物,比如非布司他,也是属于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此类药物副作用相对比别嘌醇少,但是也可出现过敏、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甚至可能增加心脏不良事件的因素; 具体哪种药物更适合患者,可能根据具体情况,比如当时肝功能、肾功能、血尿酸升高的类型,所以选择药物完全因人而异。
    2023-08-02
  •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治疗(视频)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治疗
    每个患者的精神神经障碍因素不同,因此要重视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可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错误想法、感觉和行为,提高其控制症状的能力,使其学会处理应激事件或焦虑带来的内心巨大压力。请心理医生会诊,给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根据不同情况选用药物,焦虑症状明显的患者可用抗焦虑药。枸橼酸坦度螺酮适用于功能性腹痛综合征伴发焦虑症状的患者,每次10mg,每日3次,如出现嗜睡和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减量。对腹痛较严重患者,可选用氨酚氢可酮或曲马多,但不宜长期服用。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