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无力综合征

  • 先天性小腿肌肉无力是怎么回事(视频)

    先天性小腿肌肉无力是怎么回事
    先天性小腿肌肉无力原因较多,包括先天性肌迟缓、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以骨骼肌进行性无力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抑制性的基因缺陷性疾病。患者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心脏、骨骼、呼吸、胃肠道受累,不同类型起因时间、进展速度、受累范围、严重程度差异大。患者的遗传方式是X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等。目前已发现的致病基因有数十种,不同致病基因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各种类型的患者具有一定共性,但不同的疾病诊治原则不同。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是由于遗传缺陷,导致的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疾病。患者通常从小发病,常见于新生儿或婴儿,也可见于儿童和成年人。以肌肉疲劳、无力为特征,新生儿会出现喂养困难、啼哭声音弱、严重上睑下垂,呼吸肌无力导致的呼吸困难,反复肺部感染等。 先天性小腿肌肉无力的治疗主要取决患者的不同分类,药物治疗为改善症状,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开放阻断剂、肾上腺能激动剂。除药物治疗外,患者也可通过康复治疗,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23-08-01
  • 肌无力综合征怎么治(音频)

    肌无力综合征怎么治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肌无力综合征应当针对原发肿瘤治疗,可使神经系统症状得到改善,尤其是小细胞肺癌,一旦发现原发肿瘤,应当进行病因治疗,如手术、深部放疗及化疗等,缓解肿瘤症状,并可改善神经系统症状。手术切除肺癌,对原发病没有效果,但可改善肌无力症状。若无合并肿瘤证据,应当随访3年以上定期复查,给予泼尼松80mg,隔日口服,硫唑嘌呤每公斤体重每天2-3mg口服,症状好转或缓解后,泼尼松应当减量。另外,出现症状性方面,还可考虑给予乙酰胆碱释放增强剂,如3,4-二氨基吡啶药物有较好效果。如在上述治疗无效情况下,还可考虑应用免疫抑制剂、血浆交换、免疫球蛋白进行冲击疗法,常用药物也是上述所提到的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隔日交替使用效果较好。辅以免疫球蛋白静脉疗法可达到部分恢复。
  • 肌无力综合征是怎么回事(视频)

    肌无力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目前现代医学认为肌无力综合征主要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一组临床症状,其具体的病因和诊断未明。中医将肌无力统称为痿证,包括中枢性肌肉萎缩和周围性肌肉萎缩。对于肌无力综合征的患者,需要经过系统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尤其中医治疗较有优势,根据患者每次就诊时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调整用药方案,多数患者治疗后效果较好。
    2023-08-01
  • 什么是肌无力综合征(视频)

    什么是肌无力综合征
    肌无力综合征分为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和获得性肌无力综合征两类。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是指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发生病变,通常在出生后出现肢体无力,神经重复电刺激出现明显递减现象,肌酸激酶、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正常;获得性肌无力综合征即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是小细胞肺癌导致的肢体无力,可发现抗突触前膜抗体,同时神经重复电刺激可出现明显递增现象,需进一步检查电生理、免疫抗体。
    2023-08-01
  • 全身酸软无力是怎么回事(视频)

    全身酸软无力是怎么回事
    全身酸软无力有几种情况: 1、肌肉本身的问题,肌肉本身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疾病,比较常见是肌无力综合征。肌无力综合征又分两种,一种是重症肌无力,会导致全身肌肉无力酸软情况。另一种是肌无力综合征,肌无力综合征实际上是因为身体里合并有恶性肿瘤,有恶性肿瘤本身会出现相应症状,患者全身表现为四肢肌肉无力和酸软,这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是一个非常恶性情况。还有各种各样肌炎和肌病,肌炎包括多发性肌炎、特发性肌炎,肌炎实际上是一种发生在肌肉的自身免疫病。肌病是一类跟代谢有关且原因不明的肌肉病变,多发生在患者小时候,随着年龄增大,患者肌肉无力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可导致病人完全瘫痪甚至死亡,这是病理肌肉本身问题; 2、神经问题,各种各样神经疾患,比如周围神经病、多发性单神经病、脑血管病、脊髓病变都可以影响到肌肉神经支配而导致肌肉无力。另外全身肌病也可以导致肌肉无力、四肢酸软、全身无力,各种各样全身感染、贫血、各种各样的营养不良都可以造成肌肉酸软无力; 3、药物作用,很多药物比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造成肌肉酸疼和无力。部分抗癌药、内分泌药物,如甲状腺素、胰岛素使用不当时也可以产生肌肉的酸软无力。
    2023-08-01
  • 肌无力综合征怎么治(视频)

    肌无力综合征怎么治
    诊断为肌无力综合征意味着患者存在潜在肿瘤,所以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病。针对原发肿瘤治疗可以使神经系统症状得到改善,尤其是小细胞肺癌。若发现原发性占位,患者应该进行病因治疗,比如进行手术、深部放疗和化疗等方法可缓解肿瘤症状,并且可能同时会改善肌无力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 手术切除肺癌即使对原发病无益,但也常常可以改善肌无力症状。如果没有合并肿瘤的证据,则应该加强随访,通常需要随访三年以上,定期复查。也可能存在肿瘤体积过小,临床影像学并不能发现肿瘤的情况。肌无力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症状方面的治疗,可以应用乙酰胆碱释放增强剂,例如3,4-二氨基吡啶可以增加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但是这药目前国内没有,因此常常选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吡斯的明来代替;而胆碱酯酶抑制剂通常效果不佳,仅对个别患者有效果。 2、如果上述治疗无效,可以考虑启动免疫治疗,可应用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或者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与其它类型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不同,血浆置换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存在一定的治疗效果; 3、目前采用中药联合靶向单抗免疫疗法治疗有效,患者肌力可以完全或者部分恢复,且预后良好。
    2023-08-01
  • 肌无力综合征发病率(视频)

    肌无力综合征发病率
    肌无力综合征又称为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致病抗体直接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钙通道,从而导致肌无力症状。肌无力综合征是少见疾病,临床报道发病率是百万分之0.84。但是在报道以后的5年之内,发病率又逐年上升,可能与患者提高了对本病的认识有关。 对于肌无力综合征最初的描述是一位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表现为副肿瘤形式的疾病,而这类患者的发病年龄大多在60岁左右,65%的患者是男性。而非肿瘤相关肌无力综合征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第一个高峰期在35岁左右,另一个个高峰期是60岁左右。非肿瘤相关肌无力综合征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类似于重症肌无力,且与遗传相关。所以如果成年男性出现四肢无力的症状,需除外肌无力综合征,可于专科医院进行诊治。
    2023-08-01
  • 肌无力综合征的症状(视频)

    肌无力综合征的症状
    肌无力综合征患者症状是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常表现为行走压步态或者摇摆步态,合并有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可在相应肌肉短期用力收缩以后恢复。肌无力综合征症状出现的顺序通常是先出现下肢无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上肢无力、脑神经支配的肌无力,个别患者还会有肌痛和肌强直等症状。 肌无力综合征的症状总结如下: 1、首发症状常表现在起立、上楼或者步行困难,而肩部肌肉症状较晚发生; 2、脑神经支配的肌肉,比如眼外肌和咽喉肌受累时,患者可以出现上眼睑下垂、复视、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但以上症状较为少见,受累程度也较轻; 3、约62%患者起病先从下肢无力开始,约18%患者存在肌痛或者肌强直; 4、呼吸肌力弱,此时患者需要人工呼吸,但并不常见; 5、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可以出现自主神经症状,最常见症状是唾液分泌减少引起的口干,还会有阳痿、便秘、排尿困难以及汗液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瞳孔反射异常等症状。 肌无力综合征多发生在50-70岁的男性,男女发病比例为5:1,是亚急性起病。病程进展可有不同,通常是在发现肿瘤前的数月至数年出现肌无力和肌肉疲劳。受累肌群分布与重症肌无力不同,以四肢骨骼肌为主,躯干肌、骨盆带肌、下肢肌以及肩胛带肌症状尤为明显。
    2023-08-01
  • 肌无力综合征的原因(视频)

    肌无力综合征的原因
    半数肌无力综合征患者与肿瘤相关,该病特征是肢体近端肌群无力和易疲劳状态,患肌短暂用力收缩以后,肌力反而会增强,持续收缩后呈病态疲劳状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遗传、血清标志物可以将肌无力综合征分为以下两大类: 1、小细胞肺癌相关性肌无力综合征:小细胞肺癌相关性肌无力综合征除与肺癌有关以外,还与其它肿瘤有关,例如前列腺癌、胸腺瘤等; 2、非肿瘤性肌无力综合征:非肿瘤性相关肌无力综合征患者多伴有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甲状腺疾病、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红斑狼疮等。所以如果怀疑是肌无力综合征患者,首先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肿瘤。 肌无力综合征又称为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肌无力综合征患者病变部位位于突触前膜,其自身抗体的靶器官为突触前膜钙离子通道抗体和乙酰胆碱囊泡释放区。该抗体直接作用于周围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部位以及电压门控钙通道,会阻止钙离子的传递,造成神经冲动所致的乙酰胆碱释放减少,减少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