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

  • 冠心病怎么引起的(音频)

    冠心病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脏的血管,又叫做冠状动脉出现动脉硬化而导致的。所以,临床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临床上常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一大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此外有吸烟、家族遗传病史或者老年,都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因为在动脉硬化的情况之下,这些动脉硬化斑块是非常容易破裂的,特别是软斑块。到达一定的年纪如果出现动脉硬化,情绪激动、血压波动会导致动脉内膜撕裂,然后引起血栓的急性形成就会导致出现冠心病,甚至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也要针对动脉硬化的治疗,比如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就是稳定粥样斑块,治疗动脉硬化的一个药物。
  • 心肌梗死前期如何治疗(音频)

    心肌梗死前期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心肌梗死前期一般都是反复发作的心绞痛,但是心绞痛是能够自行缓解的,临床上称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如果临床不经过控制,可能会变成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后期如果再不给予干预,患者可能会造成局部的血栓急性形成,造成心脏血管的完全堵塞,出现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也就是所说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前期的治疗如果有症状,需要患者进行住院治疗。临床上控制首选就是给予患者进行抗凝、调脂的治疗,一般应用双抗抗血小板的药物,临床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和波立维联合应用,同时还需要应用他汀类稳定血脂的药物,一般应用剂量比较大,可以推荐40-80mg每日的剂量。其他的药物要给予患者改善心脏供血、营养心脏的药物,比如临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应用钙拮抗剂或者β受体阻断剂,能够降低心脏的收缩力,改善患者的预后。患者如果经过治疗病情稳定,一般可以给予患者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如果患者还是反复的心绞痛发作,常规药物达到最大剂量控制不好,临床治疗还是考虑进行造影,给予患者进行PCI治疗,也就是心脏支架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医学解释(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医学解释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的医学定义指的是供应心脏的血管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原因包括血栓、痉挛或者夹层因素、外伤造成的血管完全闭塞,从而使其相供应的区域内出现持续性血液中断,造成缺血、缺氧而出现心肌细胞的坏死,临床上称之为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1、胸痛,典型的是胸骨后憋闷压榨性疼痛,伴有濒死感。2、心电图会有一定表现,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ST段弓背向上抬高,有定位意义,比如下壁心肌梗死会出现Ⅱ、Ⅲ、AVF的抬高。3、患者心肌酶学会有一定的改变,典型的特异性心肌酶学,比如肌钙蛋白I、T会明显增高。4、心脏超声会有一些节段性的室壁运动异常,或者弥漫性室壁运动异常,就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 心肌梗塞的危害(音频)

    心肌梗塞的危害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非常大的。心脏分左右心,主要是一个泵器官,左心的功能是把经过氧合的血液输送到脏器,包括心、肝、脑、肾、脾等重要脏器。右心的功能是把静脉的血液打到肺部循环,然后再度进行氧合。所以临床上患者一旦出现心肌梗死,就会导致心脏收缩力的减弱,严重的患者如果不早期干预,有可能会造成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猝死。如果救治及时,大多数心肌梗死目前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早期如果在2小时之内给患者进行血管再通,基本上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可以获得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而且不影响以后的生活。如果时间过久,即使患者能够存活,心肌细胞已经坏死,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所以以后的生活是非常不好的,有的患者会出现反复的呼吸困难、活动之后胸痛、胸闷、气短、夜间憋醒,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 心肌梗死的抢救原则(音频)

    心肌梗死的抢救原则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原则几大方面:第一大方面是一定稳定住患者的生命体征,因为大多数心肌梗死生命体征是稳定的,这时候不需要关注,但是有一些患者会出现低血压休克的情况,所以需要用升压药,比如多巴胺,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如果患者有室速、室颤及时给予患者进行电复律、电除颤,这样才能挽救患者生命。第二大方面是尽早给予患者血管再通,这是治疗的关键之本。一般六小时之内当然越早越好,越早可以患者血管再通,应用溶栓或者放支架的方式、手术的方式,不管怎么样,患者血管再通了,治疗就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越早再通患者预后愈好,心肌损伤的面积和范围就越小,预后越好。第三大方面是治疗,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是一个多方面治疗,临床上可能用一些抗血小板药物、抗凝类药物、稳定粥样斑块的药物或者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改善预后的药物,这些药物临床上都要给予患者规律应用才能降低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 什么是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音频)

    什么是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上又称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所以,它的临床检查的表现是心电图没有ST段抬高,只是ST段有的可以正常、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心肌酶检查有明显的升高,但升高的幅度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比,还是比较低的,幅度也没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大。相对而言,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要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好,因为损伤的部位不大,对心脏的功能影响一般不大。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普通的冠心病心绞痛也是很相似的,患者会出现反复的胸痛、胸闷,有的可以呈持续性的,伴有大汗等情况。如果规律用药治疗,预后相对而言都是不错的。如果不早期干预,它有可能变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也就是透壁性心肌梗死,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重的。
  • 易发心肌梗死的因素(音频)

    易发心肌梗死的因素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导致心肌梗死的因素一般都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之上,所以高危人群比较典型,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长期吸烟或者患者父母有早期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史,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人群。特别是近期反复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等,这样的患者更应该注意。一旦出现症状一定要上医院进行规律的、规范的诊治,以免患者出现意外情况。所以患者一旦有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在一定诱因的情况之下,容易导致心肌梗死,比如剧烈的活动、情绪激动或者大便干燥、发热等,都有可能导致动脉硬化斑块突然破裂,形成急性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有心肌梗死高危因素,一定要把相关动脉硬化高危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包括血压、血糖、血脂,适当的运动,必要时患者做相关的检查,用预防性的药物,比如抗血小板的药物阿司匹林、立普妥等口服治疗。
  • 心肌梗死治疗原则(音频)

    心肌梗死治疗原则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最主要的就是尽早给予患者进行血管再通,只有这样才能够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使患者获得非常好的预后,一般临床上溶栓在30分钟之内是最理想的。如果是介入治疗,可以在90分钟左右进行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而且这样的患者如果是早期血管再通,一般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预后非常好。临床上要预防患者的泵功能衰竭,预防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一般要稳定内环境,使患者的血钾一直维持在4.0mmol/L以上,同时可以用一些β受体阻断剂或者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高风险,出现频发性室早的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抗心律失常治疗,以免并发严重的室速、室颤导致患者死亡。其他的治疗就是要给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抗凝、预防并发症、预防心肌梗死综合征等等治疗。
  • 心肌梗塞有治吗(音频)

    心肌梗塞有治吗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目前临床上对于心肌梗塞的治疗,有非常确切的治疗方案。而且治疗效果,如果患者没有耽误时间,预后也非常好。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临床如果确定诊断,尽早给于血管再通是治疗关键中的关键,是最重要的。所以患者一旦考虑心肌梗死,尽早在6小时之内进行血管再通,血管再通可以采取一些手术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溶栓的方式。当然,时间是越早越好,越早心肌损伤就越小,预后就越好,后期的康复各方面都是非常不错的。此外,还要应用抗血小板或者改善心脏供血,改善心脏预后的药物。大多数患者如果没有耽误时间,规律遵从医嘱服用药物,避免情绪激动,改善生活方式,好多患者得了心肌梗死之后完全不影响以后的生活,可以达到很好的预后,不影响患者寿命。但是患者如果治疗时间比较晚,或者没有遵从医嘱,有可能会反复发作,预后有可能会比较差,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和个体差异。
  • 心律失常病因(音频)

    心律失常病因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和频率出现异常,正常的心率是60-100次/分,节律规整的。如果患者出现节律和频率的紊乱,临床称之为心律失常。临床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是由于心脏原发疾病和导致的。最常见的就是心肌炎、心肌病、风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等。此外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离子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再有一些其他的严重脏器损伤也会到造成心律失常,比如患者严重的脑血管病、脑出血、急性大面积的脑梗死都会诱发心律失常。所以心律失常一般来讲常见的原因是心脏本身的原因,此外其他的病都可以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治疗主要是针对于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