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

  • 肠息肉小于0.5厘米要不要摘除(视频)

    肠息肉小于0.5厘米要不要摘除
    对于肠镜检查出来所发现的小息肉,比如<5mm的息肉,也需要切除,因为小的息肉也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肠管内发现的微小息肉,尤其是比较表浅息肉,能在肠镜下切除,还是应该在肠镜下切除,并送到病理科明确息肉的性质。对于基底比较宽、比较大的息肉,如果在肠镜下局部有穿孔的风险,可以在腹腔镜下进行切除,这样比较安全。因此建议有肠息肉的患者,不要放松警惕,也不要疏忽大意,认为小的息肉就应该是良性病变。特别是有结肠癌家族史的患者,更要提起注意。一般不管是胃内或者肠内发生的息肉,还是建议切除,或者取病理明确息肉的病变性质。切除以后只需要在医院观察24-48小时,局部切口没有出血、穿孔以及腹膜炎表现,即可出院。
    2023-08-01
  • 肠息肉和肿瘤的区别(视频)

    肠息肉和肿瘤的区别
    肠息肉与结肠肿瘤或者结肠癌为不同种疾病,肠息肉为早期、良性的结肠粘膜增生,但如果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肠息肉可存在恶变为肿瘤可能。 早期息肉直径大小如果在0.3cm以内,通常可以持续观察。如息肉直径大小超过0.5cm,通常建议患者给予切除,因为息肉较大且出现持续增长时,存在恶变的可能。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息肉并非肿瘤,但存在转化为肿瘤的可能性,所以患者如发现较大息肉存在时,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并在内镜下进行切除。
    2023-08-01
  • 肠息肉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视频)

    肠息肉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肠息肉在饮食方面没有较多严格要求,导致息肉的原因具体如下:1、饮食:摄入牛羊肉过多的人群,息肉数量及发生率比素食人群多,建议肠息肉患者控制肉食摄入;2、遗传因素:与生活地区及父母亲有无结肠癌、肠息肉病史等有关。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肠息肉病史,子女患结肠息肉的可能性较高。如果父母亲有结肠癌病史,子女45岁后需进行结肠镜检查,因发生结肠息肉甚至结肠息肉恶变的机会较高;3、吸烟:部分特殊肠息肉患者有吸烟史,这类患者应少抽烟。
    2023-08-01
  •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标准(视频)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标准
    炎症性肠病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所以诊断标准存在差异。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分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首先需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典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可以初步诊断; 2、需做排除诊断,做相关化验检查,以及结合患者病史,排除肠道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如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结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等; 3、最后需做肠镜,取病理。如果在肠镜下有典型溃疡性结肠炎表现,病理有典型表现,可以确诊是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比溃结更难诊断,也分为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病变不连续即阶段性病变; 2、有铺路石样改变或者重型溃疡; 3、有肛周病变。 上述三条,加上后面三条中任意一条,可以诊断炎症性肠病。
    2023-08-01
  • 便血不疼什么原因(视频)

    便血不疼什么原因
    便血肛门疼痛最常见疾病是肛裂,便血肛门不疼的疾病较多,肛肠疾病包括内痔、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炎、肠炎、痢疾等;上消化道疾病会便血不疼,如胃疾病、胃肿瘤,或者血管畸形等;非肠道疾病,如血液病、全身疾病等,患者也会出现便血不痛。 便血指经肛门流出的血液或带有血液成分粪便,便血原因较多,根据其出现方式分为喷血、手纸带血、大便带血等,而且有持续性、间断性的鲜血便、黏液血便、脓血便、黑便。
    2023-08-01
  • 肠镜几年做一次(视频)

    肠镜几年做一次
    肠镜检查频率具体如下: 1、40岁以上的正常人群,一般3-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2、肠道有息肉的患者,比如1-2个,直径小于1cm,建议息肉切除以后2-3年之内,每年都要进行复查。如果息肉数目较多,比如3-10个,直径超过1cm,或者是高危病理类型,比如肿瘤性息肉,建议在切除以后每年至少复查一次肠镜。有10个以上息肉的患者,建议其直系亲属也进行肠镜检查; 3、有结直肠癌病史的人群,应每年复查一次肠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比如结肠癌、直肠癌术后患者,2-5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肠镜,5年以后可以每年复查一次。
    2023-08-01
  • 左下腹部隐痛的原因(视频)

    左下腹部隐痛的原因
    左下腹部隐痛,左下腹部主要有降结肠、乙状结肠、左侧输尿管。 隐痛常见的原因有肠痉挛、大便秘结、输尿管小结石,还有比较少见的情况是妇科的盆腔炎放射到左下腹,也可以由恶性肿瘤引起,比如结肠上的早期结肠癌、输尿管的输尿管癌,甚至于左侧的卵巢恶性肿瘤。 在早期也可以引起轻度的左下腹部不适,这种情况要找有经验的医生诊治。
    2023-08-01
  • 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怎么回事(视频)

    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怎么回事
    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良性疾病,结肠黏膜内有腺上皮,出现肿瘤样变化,聚集成团、成瘤。但是毕竟是上皮内,又是低级别,对机体没有太大影响,是否为癌前病变,目前没有定论。可能多年处于稳定状态,可以不给予干预。通常拿到报告结论,都是因为切结肠息肉后,提示息肉是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做定期随访观察,如每3年左右,最长不超过5年做一次肠镜,再长息肉切掉即可。如果经常长息肉不干预,经过若干年后,可能变成结肠癌,这时就不是瘤变,而是恶性肿瘤。
    2023-08-03
  • 结肠癌四期是什么程度(视频)

    结肠癌四期是什么程度
    结肠癌4期是最严重的一期,属于比较严重的程度。因为一定有远处的转移才能化为4期,患者很有可能发生了肝转移、肺转移,甚至是骨转移这些远处转移,可以是一个部位的转移,也可以是多个部位同时转移。这一期的患者只能进行保守治疗,只能进行传统的化疗、免疫治疗或者是靶向治疗的保守治疗手段。如果有肝转移,还可以做肝脏的射频消融或肝脏的动脉栓塞。如果有肺转移,可以做肺脏的肿瘤射频消融或局部切除等。如果有骨转移,可以用一些抑制骨转移,防止病理性骨折的这些对症治疗的药物。这一期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疼痛、肝功能异常、呼吸功能的障碍等。经过这些综合的治疗手段后,这一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只有不到30%,所以4期的结肠癌是比较严重的。
    2023-08-03
  • 结肠癌能活几年(视频)

    结肠癌能活几年
    因为不同分期的结肠癌生存期,肯定长短不一样,有的比较早期的结肠癌患者生存期可以达到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临床上都碰到过。但更科学的来推断生存的这样的统计指标是5年生存率,不同的结肠癌的分期5年生存率不一样。Ⅰ期的结肠癌这类患者5年生存率最好的,可以达到98%以上。Ⅱ期的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是在90%以上,有的研究报道可以达到96%。Ⅲ期的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是70%左右,Ⅳ期的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最低,只有30%左右。所以说不同分期的结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差异非常大。一直也在强调对肿瘤尽量的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只有早发现、早治疗,生存期才会越长。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