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如何预防(音频)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如何预防
    讲解医师:高记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北省中医院肛肠科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作为治疗里很重要的治疗步骤叫预防复发,所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非常重要的手段。这个疾病在中医叫休息痢,就是发发停停。研究规律发现每年的惊蛰、大暑、寒露是发病的高峰期。在这三个季节进行药物的干预、疾病的预防、辨证施治,对于病情的程度,以及病情发作的特点,进行准确的药物选择、饮食选择,干预手段是非常好的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
  • 小儿慢性腹泻需要做肠镜吗(视频)

    小儿慢性腹泻需要做肠镜吗
    若患儿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结肠息肉引起的慢性腹泻,建议做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处理。若怀疑患有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等方面的疾病,需做碳14检查或幽门螺杆菌检查。幽门螺杆菌可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和胃炎,好发于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或好食垃圾食品人群,生活中应讲究卫生,最好专人专筷,避免病菌交叉感染。
    2023-07-30
  • 下消化道出血是什么便(视频)

    下消化道出血是什么便
    下消化道出血时通常是鲜红色大便,而鲜红色大便的具体分析如下:1、痔疮:在大便表面可以出现鲜红色血液,还可以是大便侧面有鲜红血液;2、肛裂:肛周脓肿病变导致出血,可以在大便侧面附带血液或者脓血便;3、结肠出血:下消化道是指结肠出血,出血量较大,为鲜红色血便,并且含有水分、粪质较少。如果出血量小可能混杂在大便中,出现暗红色血便。有时会伴有脓液,如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结直肠恶性肿瘤,会有坏死脓液,如脓鼻涕样,将血液混杂在一起,称为黏液脓血便。通常是便前有腹痛,称为里急后重等,但是上消化道出血会有柏油样黑便。
    2023-08-01
  • 肠炎一般几年发展到肠癌(视频)

    肠炎一般几年发展到肠癌
    患者需要明确,并非所有肠炎均会恶变为肠癌,对于有8-10年病史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而言,后续恶变的概率明显升高。临床真正恶变为肠癌的肠炎较为少见,多数普通性肠炎在经过药物治疗后可以得到控制,最终恶变的几率较小。实际可以恶变为肠癌的疾病是指炎症性肠病,属于特殊类型肠炎,通常用英文缩写表示为IBD,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氏病两种。对于IBD肠炎患者而言,恶变风险极高且患病机理与普通肠炎有较大区别。因此,建议患者出现肠炎表现时,首先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自身是属于普通肠炎还是特殊炎症性肠病。若为IBD肠炎患者,治疗方法与普通肠炎也完全不同,前者有特效治疗药物,若患者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恶变率通常不会特别高。如果未经过良好治疗,导致病程迁延不愈,恶变几率将会大幅增加。因此建议患者一旦明确诊断为IBD,务必接受正规治疗。
    2023-08-01
  • 早产儿肚子鼓鼓的怎么回事(视频)

    早产儿肚子鼓鼓的怎么回事
    早产儿肚子鼓多由于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如下: 1、胃肠道不成熟,胃肠道蠕动差,导致胎便排除延迟、喂养不耐受,需灌肠辅助胎便排出。另外,袋鼠护理、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等,对喂养不耐受也会有帮助; 2、神经系统不成熟,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气体吞入消化道可以引起腹胀,该情况需要进行胃肠减压处理; 3、各种原因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穿孔等引起肚子鼓。这种情况需要禁食、胃肠减压、选择敏感抗生素、外科手术治疗等,属于较危重的病情; 4、存在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需要纠正电解质紊乱; 5、个别早产儿因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腹胀,这种情况需要应用甲状腺素片补充甲状腺素。 总之,引起早产儿腹胀的原因多样,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几种因素并存。如果是已经出院的早产儿,需要到医院看医生,以免延误病情,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2023-08-02
  • 中医 结肠炎(音频)

    中医 结肠炎
    讲解医师: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鸡西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中医治疗结肠炎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通过艾灸、针灸的方式来调养身体,治疗结肠炎的相关症状;二、通过中药方剂。艾灸的方式对治疗结肠炎的效果很理想,主要是两个部位:一个部位是以肚脐为中心,附近相关的穴位包括下脘穴等;另一个部位是人体的后背,特别是脊柱两侧的背部腧穴可以艾灸,对于提振阳气以及治疗结肠炎等也有益处。通过中药方剂像中成药可以改善肠道内环境,比如通过补脾益肠丸、固肠止泻丸还有肠胃宁片等药物的应用,对患者出现的腹泻、大便黏液、腹痛、腹胀等都可以很好的治疗。
  • 风湿病可以治愈吗(视频)

    风湿病可以治愈吗
    风湿病是一大类疾病,国际分类包括十大类近百种疾病。系统性风湿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等。除此之外,还有代谢性疾病,比如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痛风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比如溃疡性结肠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系感染等引起关节疼痛、肿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以出现皮疹,口腔溃疡,脱发,因此对这些患者,要尽早诊断。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部分疾病能够完全控制,很多患者可以停药,内科疾病不能完全治愈,要定期坚持服药,症状缓解以后,要医生决定是否停药。所以不能笼统说风湿病一定能完全治好,但规范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可以达到生活自理,缓解减少畸形,以达到生活、工作、学习正常进行。因此发现这些症状以后,要尽早到正规医院明确诊断,进行早期治疗。
    2023-08-01
  • 宝宝消化道出血严重吗(视频)

    宝宝消化道出血严重吗
    儿童出现消化道出血,提示消化道、胃、肠黏膜破损,相对较严重。但具体是否严重与病因、出血量、是否影响生命体征有关。如果出血量较大,会造成血色素下降,血压下降会危及患者生命。此时肯定严重,需要住院进行检查以及治疗。过敏性直肠炎、结肠炎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多数由牛奶蛋白过敏引起。如果为少量肠黏膜出血,便血量较少,可以在门诊就诊。如果患者病因能够明确,根据病因治疗即可,并不一定需要住院。若为牛奶蛋白过敏导致,回避后症状可较快缓解。 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以及下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的部位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部位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原因较多,且不同年龄阶段原因不同。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常见原因为母血咽下应激性溃疡。而在青少年、儿童时期,可出现消化性溃疡、剧烈呕吐导致的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出现出血。部分患有肝病的患儿,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也可导致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为便秘引起的肛裂、痔疮,以及肠道溃疡。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也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2023-08-01
  • 直肠腺瘤是什么(视频)

    直肠腺瘤是什么
    直肠腺瘤是通过肠道,由炎性因素或者基因改变因素所长出来一种新生物的息肉,通过肠镜下病理做出诊断后叫做腺瘤性息肉,部分腺瘤性息肉可发展为直肠癌。新生息肉在没有明确病理性质时统称息肉性病,明确病理诊断后再加上部位,如直肠管状腺瘤、直肠原位癌或结肠炎性息肉等。目前直肠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一般认为直肠癌大部分是经过腺瘤这个过程,摘除腺瘤性息肉就可以减少直肠癌的发生。上海研究表明目前直肠息肉病患者发生直肠癌的危险度是非炎性息肉病人的22倍,而且肿瘤相关恶变因素,除大小、组织类型和不典型增生程度有关外,还跟息肉数目、发生部位、有没有蒂、表面性质、年龄等因素有关。目前发现腺瘤一般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或内镜治疗,大部分腺瘤性息肉是良性的,具体以术后病理判断。
    2023-08-02
  •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多久复查(视频)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多久复查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随访需要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还有长期随访,定期评估患儿的排便及控便能力,同时预防巨结肠的发生。国外研究的长期随访中,虽然仍有少部分患儿在成年后仍存在排便异常,但是大部分患儿控便能力得到改善加强,污粪等症状多数得到改善。此外有部分患儿存在沮丧、抑郁症状,但总体来说生活质量与普通人无异。需要经常性的到门诊观察,门诊随访的医生要随时问询患者的排便情况。 如果小孩出现小肠结肠炎的并发症,特别是出现发热、腹胀或者大便腥臭的症状,考虑小肠结肠炎。如果有小肠结肠炎需要再次住院治疗,需要结肠灌洗及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需要对症治疗还有抗感染治疗,经过治疗,小肠结肠炎大部分可以痊愈。有些来势凶猛的小肠结肠炎,如果家长不重视发病比较快,容易导致感染加重、脓毒血症,甚至引起生命危险,门诊定期复查是很重要的。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