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

  • 肠息肉手术后三天吃什么(视频)

    肠息肉手术后三天吃什么
    如果肠息肉在2cm以下,且创面并不是特别大的常规息肉,一般在术后第3天,可以让病人进食粥类食物,如小米粥、大米粥、鸡蛋羹等。因为这类食物质软且少渣,患者进食后形成的大便较小且少,无法形成较多大便,避免对结肠息肉切除的创面产生影响。部分病人由于结肠息肉较大,且创面也较大,可能术后第3天还在医院,术后3天的进食需要遵医嘱。因为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息肉切除肠端的具体情况,手术医生最清楚。因此术后3天的进食种类不能一概而论。部分病变息肉虽只有1cm,但处于扁平息肉的状态存在于肠腔内,息肉切除时,其创面相对较大,因此可能术后第3天还无法进食,还需要继续输静脉营养液,因此术后3天具体吃何种食物,需征求结肠息肉切除手术大夫的意见。另外术后1周包括术后3天,患者需避免进食辛辣食物以及酒。
    2023-08-01
  • 肠息肉肉切除还会长吗(视频)

    肠息肉肉切除还会长吗
    通常结肠息肉切除后,局部原地再生长息肉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当时手术切除的结肠息肉可能是高级别上皮的瘤变,还有部分肠段没有被完全切尽,此时可以在局部再长出息肉样的隆起。结肠息肉切除后,可能并非在原位生长,而是在其他部位发现有结肠息肉,这类情况较常见,和个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结肠息肉多发生于较集中的群体,群体的特点为较肥胖,同时平时饮食生活结构保持高脂肪、高蛋白摄入者。另外,长期喝酒、长期便秘的患者,也容易在肠内再形成新息肉。所以此类患者予以结肠息肉切除后,通常会要求病人在息肉切除术后1年再复查1次肠镜。如果肠镜复查时仍然有息肉,将息肉再次切除后,还是建议病人1年以后复查肠镜。若切完肠道息肉后,复查时未见息肉,则可以2年后再进行复查。结肠息肉切除后是否在生长,除了和结肠息肉当时的病理类型有关外,和个人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也密切相关。因此结肠息肉切除后,患者需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2023-08-01
  • 肠镜从哪里进入(视频)

    肠镜从哪里进入
    通常肠镜均是指大肠镜,大肠镜从肛门进入。小肠镜有一部分是从肛门进入,有一部分是从口腔进入。从肛门进入的过程中是逆向走行,正向走行是从胃到小肠到大肠。 检查过程中要求每个袢均仔细观察,而且退镜时间必须>6-8分钟,<6-8分钟通常认为容易漏诊。尤其是小息肉,可能是癌前病变,以后会变成结肠癌。因此,发现结肠息肉时建议尽量切除。
    2023-08-01
  • 大便出血不痛会自愈吗(视频)

    大便出血不痛会自愈吗
    大便出血,但是没有疼痛的感觉,首先分清出血颜色。内痔出血,通常便鲜红色血,血量可多可少,少时纸擦带血,严重时可出现喷射状出血。 如果出现暗红色血,或大便中伴有黏液,则需考虑结肠炎症、结肠息肉、管状腺瘤出血。 此外直肠癌或结肠癌等情况,也会出现无痛性便血,出血主要颜色都是偏暗红,或者伴血块,同时肛门局部或者腹部会出现不适症状。 直肠癌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影响排便,出现直肠梗阻。无痛性出血首先要分清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一般内痔出血可以自愈,肿瘤出血不能自愈。
    2023-08-02
  • 肚子疼大便后出血怎么办(视频)

    肚子疼大便后出血怎么办
    腹痛引起大便带血的原因主要见于结肠出血,比较多的是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肿瘤、结肠息肉、克隆氏病。肠道有炎症、溃疡或者肿瘤可引起肠痉挛,导致肠子里的张力很大,必须要把大便、血液排出去,所以会出现腹痛。 肠道的压力减轻后痛觉会减轻,但不是不痛,可以持续性痛,也可以间断性痛,这就是腹痛引起的便血。还有以前痢疾比较多,现在较少见,因为现在注意饮食卫生,治疗方面主要就是药物治疗。另外,如果便血最好到医院输液止血以及做肠镜检查,排除结肠肿瘤、息肉、憩室、溃疡等。
    2023-08-02
  • 便血鲜红无疼痛怎么回事(视频)

    便血鲜红无疼痛怎么回事
    便血以后如果出现鲜红色的血液,实际上症状背后的原因可轻可重,有的可能是饮食造成。另外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所以不管是哪类原因,患者还是最好到医院进一步的检查,尽早的查明原因,以免耽误病情。 具体而言便血可分为无痛性便血和疼痛性便血两种,无痛便血一般是消化道的疾病,比如结肠息肉、结肠炎、结肠癌等,从颜色方面,可以是鲜红色、脓血便和黑便三种。如果便血是无痛的鲜血,一般常见痔疮,痔疮可以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都可以导致大便出血,但是一般表现是大便表面会有鲜血或者便后滴血。直肠息肉表现为排便时候出血,但一般排便结束以后就会停止。如果是比较严重直肠脱垂,有的患者可以出现便后出血。
    2023-08-02
  • 大便出血怎么回事(视频)

    大便出血怎么回事
    大便有血多数是消化道疾病引起,可根据便血颜色进行大致判断。如出现鲜红色血,可能是由于痔疮、肛裂、肠息肉、低位直肠癌引起。暗色血可能是由于结肠溃疡、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等疾病引起。若便血颜色呈黑色或柏油样,则可能是上下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引起。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肠镜或者胃镜检查,确定病因。 另外,也可能是肠道以外的疾病引起,包括血液病,如紫癜、白血病、血友病;还有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维生素缺乏症,如缺乏维生素C或K等;还可能是中毒或者药物作用,如细菌性食物中毒、汞中毒等。通常小儿便血主要原因是直肠息肉或肠套叠,青年人便血以痔、肛裂或结肠炎为多见,中老年人便血伴有大便习惯改变,需考虑到肠道肿瘤的可能性,建议到当地医院就诊。
    2023-08-02
  • 盲肠癌是怎么得的(视频)

    盲肠癌是怎么得的
    盲肠癌的发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饮食结构: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是盲肠癌发病的因素,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一直比较高,我国在最近30年盲肠癌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这与我国的饮食结构有关,最近几十年人们饮食结构有了明显变化。有研究表明原来发病率较低的人群,移民到欧美国家,饮食结构跟当地人一样,发病率会明显上升,说明饮食结构对于盲肠癌发病率有绝对影响; 2、结肠息肉、慢性炎症:肠息肉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可以引起盲肠癌,所以,做肠镜筛查是有必要的,做息肉切除也是有必要的; 3、传染病:如血吸虫病,对肠壁的慢性刺激,导致慢性炎症的变化,也是盲肠癌发病的因素; 4、基因遗传因素:此原因也非常重要,盲肠癌有家族聚集现象,如果有基因变化,有些基因突变的病人比较容易得盲肠癌。
    2023-08-02
  • 结直肠息肉的早期症状(视频)

    结直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结直肠息肉的症状跟息肉的大小和生长部位有关系,比如长在直肠里的息肉很靠近肛门,症状会比较明显或早期就会出现症状。很小的直肠息肉都会让直肠黏膜里的排便感受器把它当成粪便,所以患者会反复有排便刺激症状,但是每次又很少,甚至有便血,所以直肠息肉的症状会出现得比较早。结肠里的息肉如果只有几毫米,一般没有症状,如果息肉长大到1-2cm以上,有可能会伴随出血,但是这种出血量也非常少,肉眼多看不见,大便检查的时候可以查见有隐血。 因此,上段的结肠息肉一般没有症状,比较大的息肉可能会有便血,但多是隐血。对于直肠息肉来说,最常见的就是大便次数增多,也许以前的习惯是每天一次,甚至两天一次,最近可能变为一天几次,但每次量不多,甚至是不成形的稀大便,或者还能看到血便。
    2023-08-02
  • 结直肠息肉是很严重的病吗(视频)

    结直肠息肉是很严重的病吗
    结直肠息肉属于常见的发生于大肠的良性疾病,是指发生在肠黏膜上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前者是癌前病变,与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息肉发生的原因则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和肠道慢性炎症刺激相关。尽早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则是结直肠息肉最根本的治疗措施。对于单发息肉,如果并不严重,则可以在肠镜下进行电切;而多发息肉相对比较严重,因为息肉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如果病史比较长,息肉的形态学逐渐变化,长期积累最终可能出现恶变,并导致结肠癌的形成。 患者术后需要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且术后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的复查。此外平时也应该注意生活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不过多的进食高脂肪食物,尤其是晚餐,避免吃得过饱,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果早期发现肠息肉,应该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尤其是对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的息肉,更应该密切跟踪和随访。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