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

  • 结肠息肉手术后几天可以正常饮食(视频)

    结肠息肉手术后几天可以正常饮食
    结肠息肉手术后几天可以正常饮食主要根据患者结肠息肉的大小和数量,一般3-4天以后基本可以恢复到正常饮食。 结肠息肉患者做完手术以后,术后进食时间可能相对晚,但现在90%以上的息肉是通过电子纤维结肠镜处理,进去以后电烧处理。一般稍微大的息肉有可能选择开刀,或者通过其他方法处理。 手术做完以后当天应该是严格禁止饮食,患者可以适当喝水。第二天根据病人的整体情况,一般先是流食,如小米稀饭或者大米稀饭,或者菜汤之类,一般不要加纤维素性的东西。术后再往后一天基本上可以恢复半流食,不要吃特别硬固体的东西即可。
    2023-08-02
  • 结肠息肉术的护理(视频)

    结肠息肉术的护理
    结肠息肉术后护理如下: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即体温、脉搏、心率、呼吸指标。如果患者病变发展,这些指标会有所变化,一定要多观察指标变化。 2、注意排气和排便情况,做过结肠息肉以后会出血,观察患者大便有无鲜血,是较重要的环节。做肠镜要排气,肠道里要注气,做完手术以后需要不断排气,注意患者排气量多、量少,如果肠道积气排不出,对其恢复也不好。 3、术后要禁食,一般息肉切除以后要禁食两天; 4、腹部体征:做完肠镜,包括切完息肉以后担心出血、穿孔,穿孔表现为腹部体征,如腹部疼痛。 总之,结肠息肉术后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表现,排便、排气表现,腹部表现、饮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023-08-02
  • 结肠息肉症状(视频)

    结肠息肉症状
    结肠息肉早期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随着息肉变大可能会引起血便、脓血便、黏液便等大便改变,属于临床常见的症状,具体如下: 1、便血,便血一般出血量不会特别大,往往是隐性出血或者黑便等,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引起贫血; 2、息肉表面黏膜破溃会引起黏液便,引起感染会出现脓血便; 3、息肉还会引起腹泻、便秘,甚至腹泻、便秘交替等大便习惯改变; 4、有肠黏膜刺激的病人会引起肠道刺激症状,有经常想上厕所又解不出大便的感觉; 5、息肉离肛门比较近,有时还会脱出肛门。 一旦发现上述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做肠镜判断是否为结肠息肉,因为有些息肉会癌变,如果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情况出现,一定要到医院做肠镜检查。
    2023-08-02
  • 腺瘤性结肠息肉是什么(视频)

    腺瘤性结肠息肉是什么
    结肠息肉是临床比较常见疾病,发生率比较高。腺瘤性息肉是真性息肉,非腺瘤性的息肉是增生性或者是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的外观像息肉,但属于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分为管状结构、绒毛状结构、管状和绒毛状结构相混合结构,腺瘤性息肉的恶性风险较低,绒毛状结构腺瘤性息肉恶性比例高。 临床对大息肉,如直径>2cm,蒂部比较宽,即基底部比较宽的息肉恶性风险率比较高,需做肠镜时取病检,腺瘤性息肉可考虑做内镜下切除,大息肉要及早取病检。如果发展到高级别瘤变,建议进行手术处理。如果腺瘤本身比较大,建议进行手术治疗,高级别瘤变按照癌处理。宽蒂、良性的息肉可在肠镜引导下做腹腔镜双镜联合辅助治疗,腔镜下行局部切除。如果考虑是恶性肿瘤,要做规范性肠癌治疗,包括切除手术和后续辅助性综合性治疗。
    2023-08-02
  • 结肠息肉的鉴别诊断(视频)

    结肠息肉的鉴别诊断
    结肠息肉的鉴别,可以和以下几个疾病鉴别: 1、与内痔做鉴别,可以表现便血,内痔也有里急后重的表现,内痔主要表现在齿状线上方,大便时可以脱出,基底比较宽,质地也相对软,可以通过以上表现来鉴别; 2、和肛乳头肥大相鉴别,肛乳头肥大的病人,肿块是在于齿状线下面,病人可能排便有憋胀感,也有便血,但是往往通过指诊看到肿物在齿状线以下就可以鉴别; 3、可以和溃疡性结肠炎鉴别。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表现里急后重、脓血便。往往通过用肠镜可以看到主要是以溃疡为主要表现; 4、可以和结肠癌,特别是大肠癌鉴别,大肠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表现,对于晚期到中晚期进展以后,病人可以出现有血便,如果要侵犯膀胱,有膀胱炎的表现,特别是晚期侵犯骶骨,可以有骶骨的疼痛,有相应的表现,最终都是可以通过结肠镜,能够可以帮助做鉴别诊断。
    2023-08-02
  • 结肠息肉多大做手术合适(视频)

    结肠息肉多大做手术合适
    结肠息肉达到0.5cm或更大,这时建议尽早进行结肠镜下面切除。结肠息肉是否建议切除或观察,通常根据息肉大小和息肉性质判断,具体如下:1、结肠息肉大小:通常超过0.5cm,建议尽早切除,由于息肉进一步生长,可能出现癌变,虽然可能性较低,但还是存在一定可能;2、结肠息肉性状:例如息肉属于炎性息肉,比较小的炎性息肉可以不进行处理,暂时观察。如果属于腺瘤性息肉,无论大小,均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进行切除。如果息肉基底部较宽,被称为宽基息肉,也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切除。因此结肠息肉在何种情况下进行手术,建议观察以上几方面进行参考。
    2023-08-02
  • 乙状结肠息肉0.8严重吗(视频)

    乙状结肠息肉0.8严重吗
    乙状结肠息肉0.8cm并不属于严重的疾病,息肉的严重程度通常与以下方面密切相关:一、大小:对于>1cm的息肉,通常需进行内镜下干预。二、病理学特点:1、肿瘤性息肉:指目前是良性肿瘤,但若不进行干预可能会变为恶性肿瘤,此类息肉无论大小都应尽量去除。肿瘤性息肉的病理报告通常提示息肉属于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或绒毛状腺瘤,绒毛成分越多,说明息肉病理性质越差,发生癌变的几率越大。若息肉较小但提示存在异型增生,则可能会在1-2年内发生恶变,应在近期根除;2、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症息肉及增生性息肉,可以进行动态观察,逐渐增大再进行治疗也可治愈。
    2023-08-02
  • 结肠息肉多大需要切除(视频)

    结肠息肉多大需要切除
    结肠息肉如果到0.5cm,甚至更大,建议在结肠镜下尽早切除。根据息肉大小、性质,具体分析如下:1、>0.5cm的息肉:结肠息肉一般0.5cm或者更大,建议尽早切除,如果进一步生长有恶变的可能性;2、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可以暂时观察,不会恶变;3、腺瘤型息肉:如果是腺瘤型息肉建议尽早切除,因为有恶变的可能;4、宽基底息肉:有可能恶变,建议在结肠镜下尽早切除;5、小息肉:如果是小的带蒂息肉,可以暂时观察。
    2023-08-02
  • 结肠息肉手术后可以吃什么(视频)

    结肠息肉手术后可以吃什么
    结肠息肉手术后,当天可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只能喝点水,然后慢慢过渡到清流质,比如牛奶、米汤、豆浆、鱼汤、肉汤、菜汤,再过渡到半流质。但是具体进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做具体情况来判断,具体如下:1、如果是单发、简单的息肉,在内镜下进行切除,可能进食恢复相对较快;2、如果是比较复杂,甚至多发的息肉,比如腺瘤性息肉或者宽基息肉、比较大息肉,通过内镜下切除,创面比较大,创面会用金属夹、止血夹或者特殊的方法进行止血,可能需要观察。如果进食过快可能导致食物摩擦创面,引起出血。
    2023-08-02
  • 什么样的疾病需要做电子肠镜检查(视频)

    什么样的疾病需要做电子肠镜检查
    电子肠镜检查是内镜检查的一种,最常用于结肠病变的辅助检查。对于儿童而言,常用于以下情况的检查诊断: 1、原因不明的血便、黏液便,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同时间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对于血便和黏液便的类型,我们要做一个初步判断。在新生儿期较多的是食物过敏以及感染因素。再大一点的孩子,有可能会有肠道的病变如结肠息肉等; 2、对于慢性腹泻的患儿,长期慢性腹泻或便秘,以及腹泻、便秘交替的患儿,要了解肠道结构和黏膜病变,往往是有一些慢性炎症性的疾病在里面。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了解结肠黏膜的病变,以确定慢性腹泻以及便秘的原因; 3、肠道内异物,肠道内异物可以通过结肠镜将异物完整的取出,避免了异物对肠道的进一步损害; 4、慢性腹痛,长期慢性腹痛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排除一些疾病,确定疾病类型,以及引起慢性腹痛的原因; 5、疑似消化道肿瘤者,消化道肿瘤具有隐匿性,往往孩子的临床症状表现不完整。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明确肿瘤部位、肿瘤性质,通过内镜下钳取可以了解肿瘤良恶性程度。内镜下手术可以完整切除良性肿瘤减少患儿开腹风险。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