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

  • 大便隐血弱阳性要紧吗(视频)

    大便隐血弱阳性要紧吗
    大便潜血阳性是很重要的临床诊断指标,对于大便潜血阳性患者考虑是否有饮食因素,比如在检查前一天进食大量的肉类食物、血液制品,比如鸭血等饮食,也可能会导致大便潜血阳性。所以大便潜血弱阳性出现后,应尽快定期复查,尤其在潜血阳性时在适当调整饮食以后,比如适当素食,几天后再复查大便潜血,如果依然是阳性,这就是消化内镜检查的重要适应症,尤其是成年人。如果出现持续性大便潜血阳性,考虑是否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甚至结肠癌的可能。另外,尽快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以排除上述器质性病变。
    2023-08-01
  • 结肠息肉术后大便带血怎么回事(视频)

    结肠息肉术后大便带血怎么回事
    结肠息肉切除以后大便带血,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的分析。常常较小的息肉不会出现术后带血的情况,因为对肠道的黏膜和肠道的组织骚扰比较小。对于直径比较大的息肉或者呈匍匐状,非常广泛的息肉切除以后,因为肠道上有很大的创面,创面的再出血可能是造成病人大便带血的原因。 另外,结肠息肉切除以后大便带血还跟术者的具体操作能力或者是肿瘤切除的深度有关。肠道虽然很薄,但是从黏膜到肌肉层血管的密度会逐渐增加,血管的管径也会增加。如果在术中止血不严密或者是病变部位水肿比较明显,常常会出现术后出血的情况,随之而来就是术后大便带血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时,少量出血或者间断的出血可以通过口服止血药等进行控制。如果出血量很大,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另外,术后的饮食也会影响患者的情况,建议术后吃清淡、软纤维、促进排便、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这样会减少创面出血的可能。所以,术后的合理饮食防止息肉切除后出血非常重要。
    2023-08-01
  • 结肠息肉8mm严重吗(视频)

    结肠息肉8mm严重吗
    对于结肠息肉,先要从形态、大小以及细胞组成成分来决定其是否容易癌变,这也就决定了息肉的严重程度。如果病人的息肉表现为表面特别光滑,甚至有一个蒂连接在肠黏膜上,容易推动,直径小于1cm,一般认为是良性,恶变的机会不大。所以,这种情况下通常认为不是很严重。 但是如果结肠息肉合并有出血、糜烂、感染,甚至生长形态呈匍匐样、并且呈浸润性生长,这种情况就有恶变的倾向或者已经恶变,这就很严重。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这类病人应该及时治疗。息肉的大小只是临床上的测量指标,认为8mm是临界值。
    2023-08-01
  • 肠息肉是良性的多还是恶性的多(视频)

    肠息肉是良性的多还是恶性的多
    肠息肉是发生在结肠的一种新生的肿瘤性疾病,肠息肉严重程度与肠息肉是否有恶性倾向有一定的关系。肠息肉大多数是良性病变,但肠息肉仍然会有出血和癌变的倾向。因此一旦发现肠道内有息肉,大多是需要进行切除治疗。对于切除的方式,如果息肉较小且在两厘米以内,基底较窄的情况下,便可以在肠镜支持下予以肿物的切除。如果肠息肉是多发性结肠息肉,尤其是家族性息肉,患者很容易出现息肉的恶变。有时候甚至可以做预防性结肠切除,以防止恶变的可能。当肠息肉出现突然增大或者病理呈现恶性倾向时,就应及时进行手术切除,甚至进行肠段的扩大切除,防止肠息肉向恶性病变的转变。在肠息肉的治疗过程中肠镜最为重要,定期的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肠道恶性病变的重要手段。
    2023-08-01
  • 肠息肉病理管状腺瘤要紧吗(视频)

    肠息肉病理管状腺瘤要紧吗
    肠息肉或者腺瘤状息肉不是恶性疾病,不用特别担心,但也需要尽早处理,可以在内镜或结肠镜下切除。结肠息肉就是肠道黏膜的隆起,有炎性息肉,即经常有炎症导致黏膜隆起,也有腺瘤型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可以不用特别担心,如果是腺瘤型息肉就需要处理,尽量切除,虽然是良性但有恶变倾向。除确定的息肉以外,还有部分隆起也需要观察,如息肉基底部比较宽大,建议尽早在内镜下切除。宽基息肉和表面不光滑的息肉有恶变的倾向,具体是否要紧、是否需要处理,建议尽早到专业医生处进行咨询。
    2023-08-01
  • 肠息肉不手术可以吗(视频)

    肠息肉不手术可以吗
    肠息肉是否需要手术,可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具体如下:1、结肠息肉或结肠腺瘤,建议尽早行内镜下的手术切除。因为本身此类手术,住院时间较短,且创伤也较小,基本不影响病人的工作生活;2、部分患者合并心脏疾病或者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维等抗血板药物,所以何时切肠道息肉需要和其他科室医生协商。如果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尚不稳定,建议患者每年或每半年复查1次肠镜,监测息肉大小以及形态改变。如果原有科室疾病的病情已稳定,可以暂停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维1-2周,再选择予以内镜下的肠息肉切除术。通常体积较大的肠息肉或腺瘤,甚至结直肠癌,都由小息肉逐渐进展而来。可能内镜下体积很小的腺瘤,通过5-10年后,可以逐渐发展为较大的息肉腺瘤,所以这是必然的自然过程,或者是疾病发展过程,因此建议肠道息肉还是尽早予以内镜下的手术干预治疗。
    2023-08-01
  • 肠息肉会出血吗(视频)

    肠息肉会出血吗
    大部分结肠息肉不会出血,但部分结肠息肉体积较大时,顶端容易出现缺血坏死,此时如果经过大便的摩擦,可能顶部的坏死脱落物容易出现脱落,大便中会有少量的血性物质,或者食物残渣样的物质。部分顶端息肉发生糜烂、破溃后,如果累及到肠息肉内部的小血管时,也可以出现便血情况,但一般便血量并不大,如果出现大量便血,一般不是结肠息肉引起的症状。另外如果近期做过结肠息肉手术出现便血,需警惕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自发性出血的可能。因为切除后,局部会存在创面,会使用结肠的止血钛夹,进行内镜下关闭创源。部分病人做完结肠息肉后,术后可能过早进行剧烈活动,或者喝酒、进食高纤维素食物,也会引起钛夹的早期脱落,引起局部创面的不易愈合及创面出血情况。
    2023-08-01
  • 肠息肉切除后会癌变吗(视频)

    肠息肉切除后会癌变吗
    肠息肉切除包括内镜下切除和手术切除,是否发生癌变需根据手术类型判断。具体如下:1、内镜下切除:内镜下切除的肠息肉,一般在切除术后会根据术后的病理判断是否会出现癌变。若术后病理结果提示有高级别上皮瘤变,同时存在切缘不净情况,理论上切除的肠息肉,可能在黏膜下层有残留的高级别瘤变,可以引起局部进一步发生癌变。因此从此方面考虑,结肠息肉切除后,需关注术后病理类型。如果术后病理无高级别上皮瘤变,或者即使有高级别上皮瘤变,其水平切缘和垂直切缘都属于正常情况。则切除后相当于内镜下根治治疗,基本不会发生癌变;2、手术切除:部分息肉体积较大,在内镜下无法做切除时,考虑外科的腹腔镜切除。此时外科腹腔镜切除,除切除病变本身,还会切除病变两边的安全距离。因此外科手术的术后切除,一般都不会有术后可能的残留,基本无法发生癌变的可能。
    2023-08-01
  • 肠息肉吃什么好(视频)

    肠息肉吃什么好
    通过肠镜检查,经常能够发现肠息肉的患者,或部分患者,切除息肉以后经常复发肠息肉,需要进行饮食、生活习惯的干预。结肠息肉发病的病因比较多,并没有明确的病因,但实际上城市人群或高蛋白、高脂肪摄入的人群,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人群。如果经常做检查发现肠道有息肉的患者,建议保持低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多食用瓜果、蔬菜。有条件的患者,建议间断给予肠道益生菌,进行调节治疗。机体如果长期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产物,并不能够完全被小肠消化、吸收。多余的营养物质,异常出现在大肠里,会被肠道的产气球菌吸收。在此过程中,会抑制益生菌的生长,同时有害菌会增加,菌群发生紊乱以后,肠腔的内环境会发生紊乱,包括改变肠道内的pH值环境,含氮、含氨类的气体不能够再吸收。这类有害物质,能够再刺激肠道的黏膜,导致发生炎症,刺激肠道息肉增加。
    2023-08-01
  • 肠息肉手术多长时间复查(视频)

    肠息肉手术多长时间复查
    肠息肉切除术后,需要常规进行定期的肠镜复查。复查时间,取决于当时切完息肉以后,术后的病理分型、是否有增生等,具体如下:一、病理分型:结肠息肉病理上可以分为绒毛腺瘤、绒毛管囊腺瘤和管囊腺瘤,部分患者还会有锯齿状腺瘤。理论上,锯齿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更容易发生癌变。如果出现这类病理类型,建议患者尽量每1年复查一次肠镜。二、不典型增生:1、轻度不典型增生:可以1年后复查;2、中度不典型增生:建议半年后复查;3、重度不典型增生:部分患者切除完以后,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即重度不典型增生,建议3个月复查。三、切除以后病变:若水平切缘和垂直切缘不干净的患者,可能需要在术后1个月、3个月,分两次复查肠镜,监测病变。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