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

  • 结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吗(视频)

    结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吗
    结肠息肉手术是否需要住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该病术后可出现迟发性出血与迟发性肠穿孔,就安全角度考虑,建议住院治疗。但并非所有患者均需住院,如较小单发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可由门诊给予补液、支持治疗即可,无需住院。但多发性息肉患者,息肉基底较宽大,需进行相关微创手术,如EMR或ESD手术,建议住院治疗,需进行术后24小时观察,确定腹部无出血者,可办理出院。
    2023-08-02
  • 结肠息肉术后大便带血是怎么回事(视频)

    结肠息肉术后大便带血是怎么回事
    结肠息肉摘除术后存在并发症情况,常见肠出血及肠穿孔。其中多种情况可引起大便带血,不可简单理解为肠出血。术中出血,血液潴留于肠道内,术后肠管蠕动,可表现出陈旧性便血,血迹多为深咖啡色。肠道术后出血,量少可见大便带有血丝,量大可见鲜红色血样,且患者可明显感觉肠蠕动加快,伴里急后重感,此时应马上进行急救。此外少数患者因肛裂或痔疮,进行肠镜检查时因摩擦因素,引起直肠肛门黏膜破坏损伤,而见少量鲜血。
    2023-08-02
  • 结肠息肉手术怎么做(视频)

    结肠息肉手术怎么做
    结肠息肉手术通常进行内镜下切除术完成,一般不选择外科开放手术。内镜手术具有微创的优势,一般1cm以下息肉,进行结肠镜检查同时直接行息肉摘除。较困难结肠息肉摘除,通常需患者入院治疗,进行完善的术前评估及肠道准备后再行结肠镜治疗。手术切除方法通常分为以下三种: 1、简单结肠息肉:进行圈套器圈住息肉再行电凝电切,息肉摘除后,表面创面采用止血夹止血; 2、EMR术:通过对扁平息肉粘膜下注射,将息肉隆起,再行圈套器切除整块粘膜; 3、ESD术:通过对黏膜下注射抬举液,进行微创电刀,剥离病变黏膜组织,手术安全且切除完整。
    2023-08-02
  • 结肠息肉的症状及危害(视频)

    结肠息肉的症状及危害
    结肠息肉为一大类疾病,结肠任何隆起性病变皆为息肉样改变,分肿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结肠息肉通常为散发,单个或多个。开始较小,随时间延长,息肉逐渐变大,具体症状如下: 1、便血:大便摩擦息肉,息肉表面黏膜破裂可出现出血。出血量与出血部位高低、排血便情况有关,少量出血肉眼可无法观测到,便潜血实验结果为阳性。出血量较大,可出现红色血便或黑色血便,通常高位息肉,血液经过消化液作用后,大便发黑; 2、腹泻或便秘:影响排便习惯,可出现腹泻、便秘、里急后重等表现; 3、肠梗阻:息肉长到2-4cm时,肠道易被息肉堵塞出现肠梗阻,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 4、肠套叠:息肉连带肠壁向远端肠道中移动,发生肠套叠。
    2023-08-02
  • 什么是结肠息肉(视频)

    什么是结肠息肉
    结肠包括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结肠的长度大概在80-100公分左右。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生长赘生物,结肠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和炎性息肉,多数结肠癌都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腺瘤性息肉超过两公分容易出现癌变,建议患者早期做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早期切除。
    2023-08-02
  • 结肠息肉术后饮食禁忌(视频)

    结肠息肉术后饮食禁忌
    结肠息肉术后患者饮食禁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刚做完息肉肠镜下切除的患者根据切除息肉的大小、部位以及数量的多少,一般禁食6-24小时,此后如果没有出现腹痛、腹胀、便血等症状,逐渐由流质饮食向普通饮食过度,术后恢复期间禁食煎炸、熏烤类油腻食品,油腻食品会导致粪便在肠道中长时间停留,进而引起消化问题,增加肠道负担; 2、尽可能的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白酒、辣椒这类刺激性食物在肠道会造成局部创面,造成很大的刺激,导致局部充血甚至出血,尽量避免; 3、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所谓病从口入,不洁食物可以导致肠道感染、腹泻,进而引起创面出血,甚至肠道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 4、结肠息肉的复发也与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如果切除治疗好了以后,仍然食用肥甘厚腻的食物会增加息肉的复发的几率,建议患者术后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特别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少吃煎炒、油炸食物,忌饮酒,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富含丰富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的食物,同时适当的补充富含钙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D类食物,减少术后复发几率。
    2023-08-02
  • 结肠息肉的预后如何(视频)

    结肠息肉的预后如何
    切除结肠息肉就阻断了腺瘤性息肉的癌变进程,目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镜下切除可以实现巨大息肉的完整切除。因此结肠息肉、直肠息肉整体内镜下切除后的预后非常好。息肉的发生除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外,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刺激导致机体内环境改变也是息肉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预防结肠息肉的发生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及煎炸、熏烤类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肠道毒素的排出。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如大蒜、茶叶等是天然的抑癌食品,另外适当的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D、叶酸也有助于预防息肉的发生;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锻炼身体,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世界卫生组织对结肠息肉、大肠癌等有健康的16字预防方针,总结起来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我们要做到两多两早,所谓两多就是多运动、多吃粗纤维食物,二早就是早发现、早治疗,一旦肠镜下发现结肠息肉后,没有明显禁忌症,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手术。
    2023-08-02
  • 腺瘤性息肉的症状(视频)

    腺瘤性息肉的症状
    结肠息肉是大肠息肉的一部分,大肠息肉包括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从病理类型主要以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为主。其中腺瘤性息肉具有癌变倾向,早期多数没有明显症状,通过肠镜检类检查才发现。 随着息肉不断增大、增多,它可以出现便血,便血多表现为大便带血,通常是息肉患者的首发症状,但便血量一般较少,间歇性反复发作,血液可覆盖于大便的表面或便后滴血,通常会误诊为痔疮出血。腹泻相对较轻,一般大便时可伴有黏液,其它腹痛、消瘦、贫血等症状都是一般息肉发展的比较严重、数量较多、较大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息肉癌变后可出现相应症状,而一些位置较低的息肉如直肠息肉,可能会从肛门部脱出。息肉需要与结肠癌包括结肠脂肪瘤、结肠炎等疾病鉴别。通常肠镜检查是诊断这类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023-08-02
  • 多发性结肠息肉严重吗(视频)

    多发性结肠息肉严重吗
    多发性结肠息肉的病理诊断如果是良性,并不严重,但是由于结肠息肉有一定的恶变倾向,还是应积极地进行镜下或手术切除,以减少其出血、恶变的可能。结肠息肉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其主要的症状是不明原因的便血,由于息肉本身相对较小,对肠道功能一般不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息肉表面容易被大便划伤,而产生局部的出血,如果距离肛门较近,会产生便血的表现。当出现结肠息肉的时候,可以通过肠镜对息肉的部位、多少及大致的性质进行判断,如果位置相对表浅或有较长的蒂,大多数情况可以通过肠镜将息肉切除,如果息肉基底较宽或侵犯较深,需要积极地进行手术切除,才能减少因息肉引起的出血、癌变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者在45岁以上,尤其是家族中有肠道肿瘤的患者,也应积极进行定期肠镜检查,一旦出现息肉,更应提高警惕,防止其恶变的可能。
    2023-08-02
  • 结肠息肉必须做手术吗(视频)

    结肠息肉必须做手术吗
    结肠息肉患者不一定必须做手术,息肉有较多切除方式,一般内镜治疗即可达到根除效果。而对于引起肠套叠或癌变的较大息肉,可能还需外科手术治疗。 结肠息肉发病率较高,除饮食因素和遗传因素外,主要与年龄有关。有数据显示,总患病率在30%以上,其中50岁以上患病率达25%,而7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40%。 由于结肠息肉腺瘤较常见,有癌变可能,早期发现很有必要。比较小、数目少的结肠息肉一般无症状,因此无严重后果。对于结肠息肉若不治疗,任其发展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息肉出血;较大息肉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息肉癌变等。因此,一旦发现要尽早治疗。 家族性息肉病患者的息肉数量较多,无论大小均易癌变,并且需严密监测。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