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

  • 肠镜切除息肉要消炎吗(视频)

    肠镜切除息肉要消炎吗
    抗菌药物的使用有严格指征,明确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才会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消炎治疗,因此多数肠息肉患者肠镜切除息肉后不需消炎治疗。患者手术以后出现发热或验血白细胞升高时,才考虑消炎治疗。 肠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近些年胃肠道肿瘤早筛检查的开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旦肠镜发现结肠息肉,建议患者进行手术切除。
    2023-08-01
  • 肠息肉电切后要卧床吗(视频)

    肠息肉电切后要卧床吗
    临床不主张结肠息肉患者手术后卧床,年老体弱、切除息肉较大或医生有特别交代的患者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建议适当减少活动量。 肠息肉电切特指肠镜下息肉切除,而非节段性结肠切除手术,肠镜下息肉切除手术相对安全,如果患者手术以后没有头晕、走路不稳等情况,可以下床行走,原因如下: 1、手术部位一般没有出血等情况,不会影响患者术后下床活动; 2、临床医学强调术后加速康复理念,要求患者术后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包括手术以后正常活动。
    2023-08-01
  •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表现(视频)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表现
    肠息肉为临床常见疾病,多数为肠镜检查时发现。早期肠息肉无明显表现,肠息肉较小,多为2mm、3mm,一般不超过5mm,5-10mm左右属于稍大肠息肉。 较小肠息肉不会存在较大影响,患者基本感觉不到存在。肠息肉如果长期位于肠道内,未经专业治疗,若干年后可能发展为结肠癌。存在结肠息肉病史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及时发现肠息肉后进行内镜下处理,防止出现结肠癌。
    2023-08-01
  • 肠子上长息肉严重吗(视频)

    肠子上长息肉严重吗
    随着中国的饮食习惯接近西方化,肠癌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据最新研究发现,中国的肠癌发病率已经超过西方国家,在香港,甚至在所有肿瘤中,发病是第一位。绝大多数从息肉演变而来,如高脂饮食、刺激性食物,一方面使肠道菌群紊乱,刺激肠道黏膜再生;另一方面本身会引起肠道上皮细胞再生,促进新的肠道息肉产生,逐步导致癌变。 肠道息肉发现后,2年内如果不处理,有40%-50%的患者可能出现恶变。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即林奇综合征患者可以出现肠道大量息肉,患者可能每年都要在内镜下摘除,甚至于每次都要摘除好多息肉,严重时整个结肠都是息肉,非常容易癌变,必要时需做全结肠切除。所以一定要重视结肠息肉,及早发现,及早诊断,早诊早治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2023-08-01
  • 肠息肉一般长在肠子哪个部位(视频)

    肠息肉一般长在肠子哪个部位
    结肠息肉发生的部位,通常可以在全结肠,如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但大部分的结肠息肉,会发生在左半结肠,具体原因如下:1、位置:人体的大便在左半结肠,基本上水分已经被吸收完毕。左半结肠的大便成型度、硬度,相对比较高;2、时间:大便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停留时间相对比较长,导致左半结肠更容易出现结肠息肉或结肠癌;3、药物刺激:有便秘的患者,排便周期比较长。经常服用中成药等通便的药物,同样也可能刺激肠道,更容易产生结肠息肉。因此在做肠镜的时候,会更关注患者的左半结肠,为发病率比较高的区域。部分特殊情况,如林奇综合征的患者,发生结肠息肉、结肠腺瘤,通常也会出现在不经常出现的部位,如结肠脾区或右半结肠、盲肠区域。
    2023-08-01
  • 肠息肉肉切除还会长吗(视频)

    肠息肉肉切除还会长吗
    通常结肠息肉切除后,局部原地再生长息肉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当时手术切除的结肠息肉可能是高级别上皮的瘤变,还有部分肠段没有被完全切尽,此时可以在局部再长出息肉样的隆起。结肠息肉切除后,可能并非在原位生长,而是在其他部位发现有结肠息肉,这类情况较常见,和个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结肠息肉多发生于较集中的群体,群体的特点为较肥胖,同时平时饮食生活结构保持高脂肪、高蛋白摄入者。另外,长期喝酒、长期便秘的患者,也容易在肠内再形成新息肉。所以此类患者予以结肠息肉切除后,通常会要求病人在息肉切除术后1年再复查1次肠镜。如果肠镜复查时仍然有息肉,将息肉再次切除后,还是建议病人1年以后复查肠镜。若切完肠道息肉后,复查时未见息肉,则可以2年后再进行复查。结肠息肉切除后是否在生长,除了和结肠息肉当时的病理类型有关外,和个人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也密切相关。因此结肠息肉切除后,患者需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2023-08-01
  • 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视频)

    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肠道息肉多数为良性,通常所说的息肉的概念都为良性。如果为恶性息肉,则称为肠癌。但是息肉有可能由良性转为恶性,并且通常息肉越大,转为恶性的几率越高。如果患者的肠道息肉超过0.5cm,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进行切除。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以及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通常恶变的几率较小。而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可能转变成恶性,此时也建议患者尽早切除。如果是宽基息肉,也有恶变的可能性,也建议尽早切除。所以如果在结肠镜下发现有患者出现结肠息肉,需要让专业医生帮助判断,决定是暂时观察,还是尽早切除。
    2023-08-01
  • 做无痛肠镜需要多长时间(视频)

    做无痛肠镜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肠镜检查时间包括进镜时间和退镜时间,进镜时间会较快,退镜要求至少在6分钟以上,对发现结肠息肉等病变会有帮助。通常无痛肠镜过程包括麻醉过程、检查过程、退镜过程,一般检查需要10-15分钟。 肠镜检查是有创检查,现在有较多医院都会采取无痛苦肠镜检查,即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肠镜检查。麻醉状态下,因为患者没有痛苦,也不会有任何感觉,所以对患者是较舒服的一种方式。 但是因为患者没有痛苦,没有任何反应,对操作者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操作熟练的、有经验的操作医生检查,包括肠镜检查时间,肯定会跟普通肠镜检查一样较顺利。根据不同人群,比如有腹部手术病史,或者其它腹部疾病,其难易程度也不同。
    2023-08-01
  • 肠镜从哪里进入(视频)

    肠镜从哪里进入
    通常肠镜均是指大肠镜,大肠镜从肛门进入。小肠镜有一部分是从肛门进入,有一部分是从口腔进入。从肛门进入的过程中是逆向走行,正向走行是从胃到小肠到大肠。 检查过程中要求每个袢均仔细观察,而且退镜时间必须>6-8分钟,<6-8分钟通常认为容易漏诊。尤其是小息肉,可能是癌前病变,以后会变成结肠癌。因此,发现结肠息肉时建议尽量切除。
    2023-08-01
  • 癌症有遗传吗(视频)

    癌症有遗传吗
    在临床中有遗传性的肿瘤,它是由一种易感基因引起的癌症的遗传倾向。尤其像生殖细胞突变的恶性肿瘤,是有一定的遗传性的。在临床中还会出现一种家族性的乳腺癌和卵巢癌,它有可能确实由BRCA1和BRCA2基因的变化,导致了家族性的出现高发的乳腺癌或者卵巢癌。还有一些结肠肿瘤,它有可能是结肠息肉的人群高发,这种高发在临床中确实有恶变的可能。所以我们在临床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疾病的相似性,以及确实有一些疾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还有一种家族聚集性跟遗传没有任何相关,大多数是由于家族成员生活环境相似,饮食习惯也相似,而且在生活中喜怒哀乐基本上都一致,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获得疾病的环境,这种时候有可能会出现某种疾病的家族聚集。如食管癌、胃癌,有可能一个家族都有某些食物的偏好,或者这个地区对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多吃一些腌制食物,就会有可能出现相似的胃部或者食道的疾病。鼻咽癌的发病跟槟榔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家族都喜欢嚼食槟榔,嚼食槟榔确实有一定的鼻咽癌高发的可能。这确实不是遗传因素,主要是跟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关,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别它是遗传的还是环境生活方式导致的。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