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

  • 直肠息肉出血怎么办(视频)

    直肠息肉出血怎么办
    直肠息肉出血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是下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通过肠镜检查可以发现结肠息肉,也可以看见息肉出血的情况。这时用把直肠息肉切除的方法,既治疗结肠息肉,也可以治疗出血,这是非常简单的方法。对于小息肉,可以用电离方式直接烧掉。对于稍微大点的息肉,特别是带蒂的息肉,通过在息肉根部,用尼龙绳拴住,把上面的息肉切掉,可以达到彻底止血的作用,同时也把结肠息肉切除。 对于基底部很宽,甚至比较大的息肉,可以通过结肠黏膜剥离术直接剥离出来。剥离后留下很大的创面,应在内镜下用金属夹、止血夹把创面缝合起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目前对于结肠息肉,通过内镜微创的方式能够治疗,一般3-4cm的息肉都能做到,再大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直肠息肉出血的症状(视频)

    直肠息肉出血的症状
    直肠息肉出血是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当病变比较小的时候,出血从大便里并不能发现,一天的出血量如果在5ml左右,大便基本上看不出来。如果在75ml-100ml以内,大便也没有明显变化。只有一天出血量达到100ml以上,变成黑色的大便,这个时候往往提示有出血。如果要达到这个量,对于结肠息肉患者往往比较少见。 出血症状还与肛门的距离远近有很大关系,如果息肉比较靠近肛门口,出来的血液很快就排出来,大便里可以看到新鲜的血液。如果位置比较高,在横结肠以上,甚至升结肠部位,出血以后周围会有很多细菌,会分解血液。此时在大便里面看不到出血的痕迹,这种病人更容易漏诊。
    2023-08-02
  • 直肠有息肉要紧吗(视频)

    直肠有息肉要紧吗
    直肠息肉是否严重需根据直肠息肉性质判断,直肠息肉一般分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即增生性息肉,由慢性炎症引起,内镜下形态主要为多发灰白色的扁平微隆起。 如息肉不严重,3-6个月择期治疗均可;如为腺瘤性息肉,数量较增生性息肉少,形态为广基亚蒂,分类较多,如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锯齿状腺瘤。腺瘤性息肉有癌变风险,一旦发现一定要及时进行内镜下切除。虽然部分息肉体积不大,小于1cm,但也存在癌变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发现直肠息肉或者结肠息肉一定要早期治疗、早期切除、定期复查。
    2023-08-02
  • 直肠息肉会不会癌变(视频)

    直肠息肉会不会癌变
    直肠息肉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单纯性的炎症性息肉不容易发生癌变,但对于直径大于2cm的绒毛状息肉、绒毛状腺瘤可能会出现癌变。对于大部分直肠息肉,包括结肠息肉,可在肠镜下进行处理。患者通常在体检进行肠镜检查时可发现有结肠或者直肠息肉,如果属于良性息肉,则在肠镜下面就可摘除,如直接钳除,或通过EMR、ESD去除。另外,对于肛门检查可以触及的直肠息肉,也可在肠镜下处理。 但是对于较大的息肉,蒂比较长,基底不宽,即可在肠镜下切除,也可经肛门进行手术,从而防止恶变。如果手术中发现直肠息肉基底比较宽,存在恶变倾向,为保留肛门可进行经肛广切,以防止癌变。
    2023-08-02
  • 直肠息肉是如何产生的(视频)

    直肠息肉是如何产生的
    直肠息肉产生的原因非常多: 1、跟年龄有一定关系,年龄越大直肠息肉、结肠息肉发生的概率相对越大; 2、跟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息肉和饮食习惯直接相关,现在很多人都是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摄入肉类过多,而蔬菜、水果摄入太少。如果饮食内的脂肪含量超过40%,出现息肉的概率明显增加。相对而言,脂肪含量下于15%的饮食,出现息肉的机会就会明显降低。脂肪会在肠道内形成胆酸,胆酸和细菌相互作用是导致息肉产生的病理学基础,脂肪在体内过多,尤其在肠道里面,会对息肉产生不利的影响,建议饮食不要吃得太油腻; 3、跟生活习惯有关系,有研究发现,烟龄超过20年的群体出现息肉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但并不是绝对的,长期抽烟有可能对息肉的产生,或者对息肉进一步发展有不利影响; 4、遗传因素:如果家中兄弟姐妹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得过息肉、结直肠肿瘤,出现息肉的机会比一般人要大一些; 5、有些人因为职业的原因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出现息肉的机会比一般人要大,所以要尽量避免久坐,适当运动,这对减少或避免息肉的发生有一定帮助。
    2023-08-02
  • 直肠息肉疼吗(视频)

    直肠息肉疼吗
    直肠息肉通常不会有疼痛症状。直肠息肉是指突出于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大部分无任何症状,但部分直肠息肉患者有便血、里急后重感、排便不畅感。 直肠息肉种类较多,包括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部分患者因便血、排便不尽、脓血便去医院就诊,通过肠镜检查可能发现结肠息肉,但大部分患者没有上述症状,是通常在体检做肠镜时候发现。
    2023-08-02
  • 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多少天可以运动(视频)

    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多少天可以运动
    直肠息肉属于结肠息肉,手术时直肠部位视野较清晰,手术操作也较方便。术后多长时间可以运动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切除的范围。 小息肉切除后短期就可以运动,如第2天就可以适当运动、活动。如果碰到较大的息肉,血管比较粗,息肉基底比较宽,息肉面积非常大,建议密切观察,因为蒂里边会有很粗的血管,如果剧烈运动,血管压力一增高,会造成大出血,短期内甚至会休克。如果创面较大,运动可能会造成迟发性大出血。所以说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运动时间。
    2023-08-02
  • 结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恢复(视频)

    结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恢复
    结肠息肉患者术后避免行走,减少活动,避免温水洗浴等,以减少肠蠕动,保障伤口及时愈合。医务人员应严格控制患者饮食,术后48小时严格禁食,第3-4天可给予流质饮食,第5天给予半流质饮食,期间建议无纤维饮食,少进食水果蔬菜,避免过多食物残渣增加肠蠕动。此外注意血压血糖测定,一般患者术后一周即可参加部分工作活动,但需时刻注意腹部症状及大便颜色,及时发现有无迟发性出血或穿孔,以便及时外科介入。
    2023-08-02
  • 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视频)

    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结肠息肉早期一般无症状,随健康意识提高,多数患者选择进行肠镜体检,发现直肠中存在息肉,建议将息肉切除,防止病情发展。结直肠癌进展过程为增生、息肉再到癌变,此过程需十几年到几十年。结肠息肉使用药物治疗通常效果不大,推荐肠镜下切除,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肠息肉越小、越早发现,对患者带来的创伤越轻。结肠息肉通过肠镜切除后,需每年复查一次。
    2023-08-02
  • 结肠息肉如何治疗(视频)

    结肠息肉如何治疗
    结肠息肉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 1.小于1cm息肉:采取在内镜下钳除,创伤小; 2.1-2 cm息肉: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 3.2 -3 cm息肉: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或者经肛门微创手术切除; 4.大于3 cm息肉:采取腹腔镜手术切除。 结肠息肉确诊后及早采取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结肠癌的发生几率。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