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 糖尿病肾病一般活几年(视频)

    糖尿病肾病一般活几年
    临床上糖尿病肾病要看病人处于哪一个阶段,一般临床上分为五期。第Ⅰ期病人可有间断的蛋白尿发作,以微量蛋白为主,第Ⅱ期是持续的微量蛋白尿,第Ⅲ期是显性蛋白尿,第Ⅳ期出现大量的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最后一期是终末期的肾衰竭。糖尿病肾病患者能活几年,要看病人处于哪一个阶段。目前,据统计,六年以内大概有25%的患者,十年以内大概有50%的患者,十五年以内大概有75%的患者可以进入到终末期的肾功能衰竭。据统计发现,从蛋白尿到患者死于尿毒症,平均时间约为十年。当然,目前医疗技术与科学较发达,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控制,病人生存的质量及生存寿命,明显会高于前面所说的数据。
    2023-07-31
  • 孕妇空腹血糖为什么会降低(视频)

    孕妇空腹血糖为什么会降低
    孕妇血浆的葡萄糖水平随着妊娠的进展而降低,空腹血糖约降低10%,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胎儿从母体获取的葡萄糖增加; 2、妊娠期肾脏的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而肾脏肾小管对葡萄糖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一部分孕妇尿中排糖量增加。有些孕妇刚进食后检查发现尿液中存在尿糖,此时尿糖不一定为异常情况; 3、妊娠期雌激素与孕激素增加,对母体葡萄糖利用增加,孕妇空腹血糖比非妊娠期空腹血糖低。对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也受限,分泌受限会导致葡萄糖代谢受到一定影响,所以血糖会更高。
    2023-08-01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的诱因有哪些(视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的诱因有哪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诱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断胰岛素:部分患者需要依靠胰岛素维持生命,中断胰岛素后使血糖快速上升,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急性感染、肺炎、败血症等; 3、车祸或严重外伤; 4、精神创伤; 5、使用升血糖药物:如大量使用激素、利尿药物等。
    2023-08-01
  • 胖人会低血糖吗(视频)

    胖人会低血糖吗
    肥胖的人群会出现低血糖,尤其是在下一顿饭前容易出现低血糖,很大程度上肥胖的人群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与血糖不同步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现,到下一顿餐前,血糖下降,胰岛素升高,即胰岛素高峰后延。而肥胖会导致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长时间会发展为糖尿病,所以有时会用餐前低血糖预测早期糖尿病的发生。如果肥胖患者频繁发生饭前低血糖,一定要高度警惕是否患有糖尿病,在体重减轻后,低血糖的症状会缓解,因为减重后,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可能会改善胰岛素抵抗,早期可能会逆转低血糖发生,也可能会逆转糖尿病的发生。
    2023-08-01
  • 怎样预防肾功能衰竭(视频)

    怎样预防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急性与慢性肾衰竭发生机制不同,因此预防措施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急性肾衰竭发生机制主要是肾脏缺血灌注、肾后性梗阻因素、肾性因素;如果已经出现急性肾衰竭,需改善患者肾脏有效灌注、维持肾脏灌注,不可乱用药物,尽量专科诊治,此过程中不可擅自用药,尤其不可使用肾毒性的药物,如喹诺酮类抗生素、中草药,会加重肾功能衰竭,加重肾衰的严重程度; 2、若发生慢性肾炎,一定要积极治疗;如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则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使其在标准范围,还需长期到肾内科门诊随访观察肾损害程度;如果是肾后性梗阻性因素导致肾衰竭,需泌尿外科尽早介入,解除梗阻,促进肾功能恢复。
    2023-08-01
  • 肾功能衰退如何治疗(视频)

    肾功能衰退如何治疗
    对于肾功能衰退的治疗,首先要治疗病人的基础疾病,去除肾功能衰退的加重因素。有些引起的慢性肾衰的基础病治疗后,有可逆转的情况,所以肾病变有轻微改善,而且肾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比如糖尿病肾病,除了控制血糖,治疗基础疾病糖尿病以外,还要控制加重肾功能衰退的蛋白尿,以及高血压这些因素。 所以在糖尿病肾病的Ⅲ期之前,肾功能得以改善,纠正肾功能衰竭的可逆因素以后,肾功能可以恢复。如果控制感染,也可以使肾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纠正以后肾功能可以得到改善。 限制蛋白饮食,给予α-酮酸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除了降肌酐,除了补充缺失的氨基酸以外,可以降肌酐和变废为宝。另外还可以给予降全身血压和肾小球囊内压,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比如ACEI、ARB这一类的降压药。还有辨证施治,中药健脾补肾、活血化瘀,中医的活血化瘀药贯穿治疗的始终。最后病人已经到终末期的时候,给予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甚至肾移植。
    2023-08-01
  • 三高症能吃什么(视频)

    三高症能吃什么
    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大部分食物都可以吃,但是要稍微注意,具体分析如下:1、高血压患者:要低盐,限制钠摄入,因为很多高血压与钠盐摄入过多有较大关系,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做到低钠饮食,即低盐饮食;2、高血脂患者:尽可能选择低脂饮食,少吃油炸、烧烤类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控制进食量;3、高血糖患者:控制总热量,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确保营养素均衡;4、三高患者:如果患者既有高血压,又有高血脂和糖尿病,意味着要低盐、低脂、营养均衡,控制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都要适量进食,限制总热量后可能会对胰岛素抵抗,包括胰岛素敏感性提升有较大帮助,尽快达到平稳的状态。
    2023-08-01
  •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需要吃药吗(视频)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需要吃药吗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非常常见的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对大多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人,需要采用药物治疗的。但是如果这个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单项偏高,但同时没有任何危险因素,如年龄小于40岁,也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家族史,没有肥胖、高血压,没有糖尿病,只是单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这些人可以先做生活方式的干预,如加强运动,减少油脂的摄入,不一定要进行药物治疗。 对于那些已经合并有肥胖,已经有高血压,已经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本身就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需要更加积极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并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就应该积极地采用他汀类降脂药进行降脂治疗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对于那些已经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如已经出现了动脉斑块,甚至已经出现过冠心病,脑血管病。对于这些人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要比正常人降得更低,有特异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达标标准。
    2023-08-01
  • 手指头发麻是什么原因(视频)

    手指头发麻是什么原因
    手和脚是人体神经末端支配的更远的位置。所以手脚发麻的问题,尤其是手指发麻,是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可能性较大。而且不同手指发麻,可能是有不同神经受损导致。具体如下: 1、大拇指发麻可能是桡神经受损导致; 2、小指与无名指尺侧发麻,可能是尺神经病变导致; 3、中间几根手指发麻或者手掌部分发麻,可能是正中神经受损导致; 4、单手全部发麻或者是两手都发麻,可能是多发性的周围神经病导致,比如老年人糖尿病,腕管综合征,就是手部的神经受压迫导致的问题。还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炎性疾病及其他比较少见的疾病。 所以,当患者出现手指发麻时,应该到医院进行肌电图检查,查明病因,针对性治疗。
    2023-08-01
  • 心脏病能吃葡萄吗(视频)

    心脏病能吃葡萄吗
    通常心脏病可以吃葡萄。葡萄是常食用的一种水果,富含有纤维素、维生素,对于身体健康有一定益处。心脏疾病通常没有特殊限制,但如果心脏病合并了糖尿病,应尽量少吃葡萄,葡萄的含糖量较高,升糖指数较高,对于血糖控制可能会造成一定负担,因此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尽量少吃葡萄。另一方面,胃肠道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应尽量控制食用葡萄的总量,因为有时吃葡萄多了,对于胃肠道可能会有刺激,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相关症状,可能会加重心脏疾病。如果心脏病出现了心衰的症状,应注意控制葡萄摄入的总量,吃得过多、过甜,可能会喝更多的水,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尤其是液体摄入过多,使体液增加,会加重心衰的情况。因此心脏病可以食用葡萄,但如果合并了其他方面的疾病,如糖尿病,以及心脏病出现了心衰,应尽量少吃葡萄。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