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震颤

  • 室管膜瘤严重吗(视频)

    室管膜瘤严重吗
    室管膜瘤是否严重,取决于它的位置和具体病理类型,对于位于第四脑室的室管膜瘤,由于空间狭小,常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向前方可以压迫脑干,向后方可以压迫小脑。所以患者常出现的症状比较明显,出现严重头痛、呕吐和走路不稳、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表现。在治疗上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有一些治疗不及时的患者,甚至可能会短时间内发生脑疝,情况比较严重。对于位于侧脑室的室管膜瘤,特别是侧脑室三角区的室管膜瘤,它的代偿空间相对比较大,在肿瘤较小的时候也不容易引起梗阻性脑积水,所以在临床表现上是缓慢进展的过程,似乎并没有那么严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室管膜瘤如果属于Ⅰ级的室管膜瘤,在手术切除之后可以达到治愈,而如果属于间变性的Ⅲ级的室管膜瘤,在手术切除之后,肿瘤仍然容易复发,甚至沿脑脊液播散,形成脑内、椎管内、脊髓腔内的多发的这种种植性的病灶,临床上比较严重。
    2023-08-02
  • 什么是新生儿癫痫小发作(视频)

    什么是新生儿癫痫小发作
    癫痫小发作又称轻微发作,不表现为肢体的强直或者阵挛性抽搐,表现为面肌抽搐、咀嚼吞咽状动作,有时伴有流口水、眼斜视,眼球震颤、转动或上翻。异常肢体运动包括双下肢像踏自行车样的上下运动,四肢可表现为像游泳一样的运动,有时还可以有短暂的肌张力低下,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和双眼上翻。有时还可以表现为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比如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突然改变、呼吸暂停、全身松弛。微小发作早产儿比足月儿更多见,常常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这种发作与正常新生儿的某些动作,比如吸吮或者吞咽动作很难区分。这时可参考有没有眼球异常运动判断,比如有眼的异常运动,往往提示微小发作。如果能记录微小发作的脑电图,比如在发作的过程中记录到脑电图的痫样放电,提示微小发作,有利于与正常新生儿鉴别。
    2023-08-02
  • 小脑发育不全怎么治疗(视频)

    小脑发育不全怎么治疗
    小脑的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控制身体姿势和步态。小脑发育不全的症状主要在临床上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有共济失调、生长发育迟缓、精细动作困难,比如拿筷子拿不稳或者写字的时候写不好,还有肌张力低下、震颤、辨距不良、眼球震颤等等。可见于宫内感染,尤其是巨细胞病毒感染,妊娠期使用致畸形的药物,小脑缺血或者出血改变,以及先天性的遗传疾病等。如果先天性小脑发育不全,主要以严密观察为主,可以进行康复锻炼和护理等方式。如果是继发于其它原因,应当首先明确病因,进行确诊。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手术治疗,但手术一般只能缓解或者是减缓该疾病的进展,并不能完全解除病理改变,更不能修复已经存在的脊髓功能的损害,加上配合康复、护理等方式,以期望改变其它脑功能区的代偿缺失功能,以提高社会适应性为主。所以一旦有相关症状,应当至医院专科就诊,听取专科医生的意见,不要轻信可以完全治愈一类的宣传。
    2023-08-02
  • 婴儿黄疸有什么影响(视频)

    婴儿黄疸有什么影响
    引起婴儿黄疸的原因较多,有些是生理性,有些是病理性。对于生理性的黄疸,对宝宝影响不大,很多家长或老人说所有孩子都有黄疸,不用治疗,所以生理性黄疸一般不会对宝宝造成影响。 但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就是黄疸出现较早,持续时间长,较严重或出现退而复现的现象,胆红素水平过高,游离性的胆红素会通过血-脑屏障,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表现为远期的肌肉震颤、手足徐动、牙釉质发育差、听力障碍或眼球震颤等,甚至部分患儿引起智力低下,影响宝宝远期的生活质量。所以前面几种情况出现的早,消退慢,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评估,以免发生远期不良后果。
    2023-08-02
  •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有哪些(视频)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新生儿时期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肌肉力量比较小,所以抽搐表现和大孩子是有所不同的,有时因为抽搐幅度比较小不容易被发现常。见的抽搐表现是轻微发作,表现面肌抽搐或咀嚼动作,再就有吞咽的动作,可以出现眼睛斜视或流口水,眼球震颤或眼球上翻。异常运动可以是双下肢像踏自行车那样的运动,也可以像四肢的游泳动作,也可以是短暂的肌张力低下或出现呼吸暂停、全身松软。 另外也有强直发作的表现,可以有四肢强直伸展,这种形式往往早产儿比住院要多见。再就有阵挛发作,可以是肢体局限性的抽搐也可以是躯干肌肉抽搐。抽搐频率往往比较慢,抽搐幅度也不大,可以从一个部位串到另一个部位,也可以表现为多灶性的症状发作,身体多个部位游走性抽搐等。另外新生儿时期的抽搐特点,出现惊厥持续状态比较多见。
    2023-08-02
  • 硫酸镁的不良反应(视频)

    硫酸镁的不良反应
    硫酸镁不同浓度、剂型、药理作用不同。口服溶液导泻利胆,外敷消肿镇痛。25%的硫酸镁注射液可作为抗惊厥药,常用于妊娠高血压,降低血压,治疗先兆子痫或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急性镁中毒时可引起呼吸抑制,可很快达到致死性呼吸麻痹。此时应立刻停药,进行人工呼吸,并缓慢注射钙剂解救。哺乳期禁用。 硫酸镁不良反应常引起潮红、出汗、口干等症状。快速静注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心慌、头晕,个别出现眼球震颤,减慢注射速度,症状可消失。肾功能不全,用药剂量大,可发生血镁积聚,血镁浓度达到5mol/L时,可出现肌肉兴奋性受抑制,感觉反应迟钝,膝腱反射消失,呼吸开始受抑制。血镁浓度达到6mol/L时,可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浓度进一步升高,可使心跳停止。连续使用硫酸镁可引起便秘,部分病人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停药后好转,极少数血钙降低,出现低钙血症。有心肌损害、心脏传导阻滞时应慎用或不用。镁离子可自由透过胎盘造成新生儿高血镁症,表现为肌张力低、吸吮力差、不活跃、哭声不响亮,少数有呼吸抑制现象。有文献报道妊娠期连续使用硫酸镁注射液超过5-7天治疗早产,有导致新生儿低钙和骨骼异常的风险,包括骨量减少和骨折,少数孕妇出现肺水肿。每次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应定时做膝腱反射检查,测定呼吸次数,观察排尿量,还可引起低血压及休克。
    2023-08-03
  • 眼球震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眼球震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不同类型的眼球震颤原因,主要见于以下几种:1、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亦称先天性运动性眼球震颤,目前未明确病因,并未发现存在颅内异常。其临床表现为跳动性震颤,且终生不变,患者存在中间带及代偿头位;2、眼源性眼球震颤:因视力差出现的钟摆性震颤,可由先天性白内障、Lowe综合征、白化病等眼科疾病引起。此外亦有伴随斜视出现的眼球震颤,如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患儿会出现内斜;3、中枢性眼球震颤:多表现为单纯水平、垂直或旋转的眼球震颤,如出生后脑室内出血,后天眼球震颤可由颅内肿瘤压迫引起。某些代谢类疾病影响脑功能,如脂褐质沉积症,亦可出现视力下降伴随眼球震颤;4、前庭性眼球震颤:多由急性迷路炎引起,可伴有眩晕;5、其它原因:如婴儿点头痉挛,多见于4个月到1岁婴儿,3岁后较少见,以及药物中毒性眼球震颤,如有机磷中毒等。出现后天眼球震颤时,建议尽早就医。
    2023-08-03
  • 眼球震颤治疗方法(视频)

    眼球震颤治疗方法
    眼球震颤通常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治疗:1、病因治疗:对于耳源性眼球震颤、中枢性眼球震颤及眼源性眼球震颤,需分别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白内障手术、中枢系统康复治疗等。随孩子视力及脑功能的改善,眼球震颤可减轻;2、药物治疗:对于某些特定性眼球震颤,可选择药物治疗,包括东莨菪碱及某些抗惊厥类药物,另外可选择肉毒杆菌毒素的局部肌肉注射治疗;3、生物反馈疗法:利用听觉反馈技术进行治疗;4、眼科治疗:主要包括光学疗法、矫正屈光,如配戴普通矫正眼镜、接触镜、压贴三棱镜等;5、手术治疗:多用于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此类孩子可有代偿头位,同时有中间带。手术主要将中间带移到正前方,从而矫正代偿头位,提升正前方视力。
    2023-08-03
  • 眼球震颤症是什么(视频)

    眼球震颤症是什么
    眼球震颤症指单眼或双眼不自主、有节律摆动,因眼球不稳,多数孩子会有视力不良,且震颤程度越重,对视力影响越大。眼球震颤按节律分为钟摆型、冲动型及混合节律型,混合节律型相对较少见。按眼球震颤方向,可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斜向型和旋转型。钟摆型眼球震颤通常与视力过差有关,部分孩子可表现为隐性和显性眼球震颤。隐性者双眼一起视物时无明显震颤,遮盖单眼后,眼球震颤则可显露或明显加重。通常眼球震颤均为良性,部分眼球震颤可能与脑部病变有关,如肿瘤压迫导致视力下降,同时出现眼球震颤。因此发现孩子出现后天性眼球震颤时,需及时就诊。
    2023-08-03
  • 眼球震颤可以治愈吗(视频)

    眼球震颤可以治愈吗
    眼球震颤能否治愈取决于原发疾病,原发疾病得到控制后眼球震颤可以得到治愈。眼球震颤的原发病比较多,具体如下:1、前庭器官功能障碍:如耳石症,通过手法复位可以治愈;2、小脑病变:小脑炎症或者缺血,需要积极治疗小脑炎症、缺血,通过改善小脑供血和控制小脑炎症,可以治愈眼球震颤;3、脑干病变:神经协调障碍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以后眼球震颤可以得到治愈;4、基因突变:这种情况不能治愈,只能通过药物调整、改善症状,不能完全控制或治愈症状,需要积极预防和后续治疗,减轻震颤症状。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