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

  • 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哪个严重(视频)

    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哪个严重
    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两者没有哪个更为严重,判断息肉是否严重,通常并不是根据生长部位,而是需要考虑几方面因素,如息肉大小和形状等,具体如下:1、息肉大小:如果息肉仅有几毫米,或者<0.5cm,可以暂时进行观察,通常并不严重。如果是比较大的息肉,达到0.5cm,甚至更大的息肉,可能有部分息肉出现恶变,这时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面进行切除;2、息肉性质:如果是炎性息肉且较小,也无需处理。如果属于腺瘤性息肉,这时不管大或者小,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进行切除。如果息肉属于宽基,基底部较宽,息肉也可能存在恶变,建议尽早将宽基息肉切除。因此息肉是否严重,或者是否需要尽早切除,需要根据以上几方面决定。
    2023-08-02
  • 什么是脱肛(视频)

    什么是脱肛
    脱肛又称为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导致脱肛的原因包括: 1.内痔、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向下牵拉直肠黏膜,诱发黏膜脱垂; 2.小儿骶骨弯曲度小、过直,可减弱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的固定、支持作用,直肠易于脱出。 3.便秘经常致使腹压升高,推动直肠向下脱出。
    2023-08-02
  • 直肠脱垂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直肠脱垂是怎么引起的
    直肠脱垂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1、解剖因素:可能由于营养不良、发育不良、年老体弱等引起盆底肌或盆底筋膜较薄弱可引起直肠脱垂,还有外伤或阴部神经损伤、肛门括约肌乏力等也可引起直肠脱垂; 2、腹压增加:长期咳嗽,长期便秘,长期排尿困难,多次妊娠等腹压增高可引起直肠脱垂; 3、直肠肛管疾病:痔疮、直肠息肉,可由于重力的作用,引起直肠脱垂。
    2023-08-02
  • 结肠息肉中医鉴别诊断(视频)

    结肠息肉中医鉴别诊断
    结肠息肉,实际在过去中医中没有此诊断名,随着内镜普及,现在中医也用肠镜检查。中医现在把结肠息肉、直肠息肉都称为大肠息肉。大肠息肉的病人表现不同。有的人表现腹痛,有的人表现是腹泻。另外从证型方面,中医可以做鉴别,中医现在把大肠息肉分为四个类型,如湿瘀阻滞、大肠湿热、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如果是病人表现腹痛、腹胀、大便稀溏,而且有舌苔白厚腻的表现,中医界认为是属于湿瘀阻滞,如果病人表现腹胀、腹痛,或者是腹泻,大便色黄臭秽,舌苔黄腻,可以认为是大肠湿热。如果病人表现有腹胀、腹痛、拒按,舌苔白厚,舌质暗,这个就可以诊断辨证为气滞血瘀。如果病人表现腹胀痛、拒按,而且有舌质紫暗,这可以辨证为气滞血瘀。如果病人除了腹痛以外,还有气虚的表现,病人表现有气短懒言、食欲不振的表现,可以辨证为气虚血瘀,中医的证型方面鉴别诊断也体现中医同病异治的思想。
    2023-08-02
  • 腺瘤性息肉的症状(视频)

    腺瘤性息肉的症状
    结肠息肉是大肠息肉的一部分,大肠息肉包括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从病理类型主要以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为主。其中腺瘤性息肉具有癌变倾向,早期多数没有明显症状,通过肠镜检类检查才发现。 随着息肉不断增大、增多,它可以出现便血,便血多表现为大便带血,通常是息肉患者的首发症状,但便血量一般较少,间歇性反复发作,血液可覆盖于大便的表面或便后滴血,通常会误诊为痔疮出血。腹泻相对较轻,一般大便时可伴有黏液,其它腹痛、消瘦、贫血等症状都是一般息肉发展的比较严重、数量较多、较大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息肉癌变后可出现相应症状,而一些位置较低的息肉如直肠息肉,可能会从肛门部脱出。息肉需要与结肠癌包括结肠脂肪瘤、结肠炎等疾病鉴别。通常肠镜检查是诊断这类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023-08-02
  • 肠息肉术后如何保养(视频)

    肠息肉术后如何保养
    在住院过程中根据医嘱进行饮食管理,饮食方面需要有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刚开始需要禁食几天,之后逐步到无渣饮食,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肠道息肉切除后,一般情况下患者需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因为结直肠是有菌环境,所以需要用抗生素给肠道愈合提供良好的环境。 另外,患者需要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做负重劳动,平时要保持大便通畅,术后一周需要观察大便有无发黑、有无便血。结直肠息肉患者要戒烟、戒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此种管理对结直肠息肉术后患者的恢复有帮助。
    2023-08-02
  • 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正常吃饭(视频)

    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正常吃饭
    内镜微创治疗根据平时观察或平时对患者的嘱咐,一般需要禁食1天,之后进行无渣饮食2-3天,最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大概需要4-5天可正常饮食。 患者能不能正常饮食需要根据切除息肉的大小以及治疗方法决定,黏膜剥离治疗进行正常饮食间隔时间可能稍长;外科手术需要禁食3天,恢复到正常饮食时间会更长。另外,医生需要根据患者个体体质进行综合评估。 因此,医生建议进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时,尽量在住院情况下进行切除,一般特别小的息肉可在门诊进行切除。比较大、比较多的息肉尽量住院切除,对患者恢复有帮助。
    2023-08-02
  • 肠息肉切除后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视频)

    肠息肉切除后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
    肠息肉切除后大便出血主要原因是息肉切除后肠道黏膜下残端未完全愈合,即没有完全闭合,表面会存在大量毛细血管。肠腔是不洁净环境,里面会有大量粪便残渣,存在细菌容易导致慢性炎症,引起出血。医生进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时对创面用钛夹进行封闭,对愈合有帮助,能减少出血。 结直肠息肉术后出血与息肉大小、多少有关系,患者息肉大、息肉多进行切除时容易伴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以及长期透析患者在切息肉时,需要充分做术前评估和准备,抗凝血类药物需要停用一周以上,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如果有出血征兆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2023-08-02
  • 结肠息肉吃药能好吗(视频)

    结肠息肉吃药能好吗
    结肠息肉患者不主张进行药物治疗,因药物治疗解决不了直肠息肉。部分临床研究认为口服二甲双胍可以预防结肠息肉的发生,但尚在研究阶段。 一旦发结肠息肉,主张在肠镜下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性质决定需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一般小的息肉在肠镜下切除即可,但对于息肉癌变者,需要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决定下一步治疗。 结肠息肉是很常见的疾病,随着肠镜的普及,尤其是胃肠道肿瘤的早筛检查,结肠息肉发生率逐渐升高。
    2023-08-02
  • 结肠息肉术后便秘怎么办(视频)

    结肠息肉术后便秘怎么办
    结肠息肉手术一般不会导致便秘,若患者术后出现便秘,建议患者尽快恢复原来的生活,具体如下: 1、饮食:建议患者每天饮水量达到2000-3000ml,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如火龙果、香蕉、猕猴桃等有利于促进排便的食物。建议患者补充酸奶或益生菌,可帮助恢复正常排便; 2、运动:临床上多数便秘患者与运动量减少有关,因此直肠息肉切除手术以后,建议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要进行锻炼; 3、药物:对于正常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调节后不能恢复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排便药物,以缓泻剂为主,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