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

  • 黄疸11点多算高吗(视频)

    黄疸11点多算高吗
    黄疸11点多通常指超过11mg/dl,此时黄疸数值是否算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常见情况如下:1、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一过性的黄疸指标偏高的情况,但是经过5-7天的代谢,会使黄疸指标逐渐下降,而不会出现反复。这种情况下即使黄疸指标超过11mg/dl,并没有明显的不适应症状,患儿也没有恶心、呕吐、哭闹、抽搐等症状,都属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虽然指标超过11mg/dl,但并不属于指标偏高情况;2、病理性黄疸:患儿通常会伴随周身严重症状,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黄疸指标11mg/dl多,并且持续不下降,或患儿在2-3周后,黄疸指标仍然持续超过11mg/dl,则属于相对比较高的临床病理性情况,必须进行系统的治疗。
    2023-08-02
  • 黄疸降了还会升高吗(视频)

    黄疸降了还会升高吗
    黄疸降了有时可能还会再升高,因为黄疸只是一个症状,引起黄疸的病因较多。若仅针对黄疸进行退黄疸治疗后,可能会有一个胆汁的下降。如果病因没有去除,黄疸可能还会再次升高。对于生理性黄疸而言,黄疸消退后便不会反复。另外有些黄疸,一旦消退后,病因也去除了,便不会再升高,这个要看具体情况。黄疸根据性质,分为间接胆红素增高和直接胆红素增高,而且黄疸也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程度也不同。黄疸的病因较为复杂,如溶血、感染、梗阻、遗传代谢病等均可能会出现黄疸。出现黄疸需通过相关检查,明确黄疸程度、性质和病因,针对以上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在退黄疸同时,要积极寻找原因,对因治疗。如果是间接胆红素增高,可能会通过去除诱因、光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换血等进行治疗。对于一些直接胆红素增高,可能要给予利胆,应用熊去氧胆酸类的利胆药,促进胆汁排泄。同时还要积极寻找原因,如果是感染,则需积极抗感染;如果是梗阻,则需解除梗阻。总之,出现病理性黄疸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寻找原因,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要积极对因治疗。
    2023-08-02
  • 黄疸有什么影响(视频)

    黄疸有什么影响
    黄疸为新生儿早期较易出现的疾病,对新生儿有一定影响。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通常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影响不大。但对于病理性黄疸,如黄疸出现时比较早,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进展速度较快,每天>5mg/dl,则对新生儿影响较大。尤其黄疸较高,>20mg/dl时,对新生儿有影响,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个别新生儿可出现核黄疸、惊厥、脑损伤,对智力有一定影响。新生儿如果出现黄疸,需及早发现并进行治疗,查明病因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造成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有溶血性黄疸等其它原因,如感染造成的黄疸,还有肝胆畸形造成的黄疸,需采取针对性治疗,以免出现严重核黄疸。新生儿出现黄疸时,需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采取对因治疗,如溶血性黄疸需进行换血、照蓝光箱、输白蛋白,肝胆畸形造成的黄疸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2023-08-02
  • 母乳性黄疸症状及表现(视频)

    母乳性黄疸症状及表现
    母乳性黄疸宝宝症状特点是除黄疸数值增高外其他状况良好,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最长可持续3个月左右,宝宝生长发育正常且精神状态活泼。母乳性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中良性过程,常见表现特点如下:1、持续时间长:母乳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可达2-12周;2、程度轻:宝宝出现黄疸程度较轻;3、身体状况良好:宝宝身体状况良好且大小便正常,进食状态较好、精神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功能正常、肝脾不大;4、自行恢复:宝宝在停母乳喂养后黄疸可迅速消退,而重新进食母乳后黄疸又会再次出现,但始终位于安全范围内。后期即便宝宝不停母乳,黄疸也可自行降至正常。上述表现即为母乳性黄疸特点,因此当宝宝出现上述情况时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如不放心可到医院进行相应检查。
    2023-08-02
  • 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视频)

    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
    母乳性黄疸在3周到3个月以内会消退,为良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母乳性黄疸为纯母乳喂养的小儿,在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通常在2周内上升到高峰。患儿除黄疸外,精神状况、吃奶、生长发育均正常。如果不能确定黄疸是否为母乳性黄疸,可以暂时暂停母乳喂养3-5天。如果3-5天以后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黄疸值较快下降,则证明为母乳性黄疸。 此外,如果患儿黄疸长时间,如超过1个月未消退,建议家长带患儿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母乳性黄疸。因部分其他病理性黄疸,如胆道闭锁,如果没有及时诊治,会影响患者预后。
    2023-08-02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怎么治(视频)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怎么治
    多数足月健康新生儿黄疸不需要积极干预,但应该密切观察,一般出生后6-7天胆红素峰值会逐渐下降,但如果儿童黄疸峰值较高或持续不退,需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目前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光疗是最常用的方法,有效且安全性高; 2、换血治疗是治疗重度或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最重要的方法,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可以及时换出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同时可以纠正贫血、预防心衰; 3、药物治疗。 而药物治疗有以下几种: 1、白蛋白:目前最为常用,白蛋白可以结合为结合胆红素,有效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但不能减轻黄疸; 2、静脉丙种球蛋白:可用于治疗新生儿溶血,有效阻断溶血; 3、苯巴比妥:苯巴比妥片能提高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有效消除黄疸; 4、其他:包括金属卟啉、氯贝丁酯、消胆胺、活性炭、非晶态磷酸钙、锌盐等,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怎么治疗(视频)

    病理性黄疸怎么治疗
    如已诊断为病理性黄疸,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且相对较安全的治疗方法是光疗,光疗可采用蓝光治疗,也可采用绿光治疗。光疗的机理是在蓝光或绿光照射下,改变儿童皮肤下方循环的血内胆红素结构,胆红素即可从大便和小便内排出,用此种方法降低胆红素水平。一般情况最好能到医院进行光疗,因为在光疗过程中需保温,另外可能需补充一些液体。现在有部分家长在家光疗,但需了解光疗过程中的一些护理知识,才可在家光疗,且在光疗过程中仍需监测胆红素。所以最好到医院,否则在家很难频繁监测胆红素。如光疗效果不佳,进行光疗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复查胆红素,水平未下降,达到换血标准时,还需换血治疗。所以如需光疗,已达到光疗标准的儿童,最好能到医院进行光疗。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的治疗(视频)

    病理性黄疸的治疗
    应先明确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有针对性去除病因。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药物疗法:中成药有茵栀黄颗粒,结合肠道益生菌可以有效的治疗病理性黄疸,有很好的退黄效果;亦可采用肝酶诱导剂治疗,可以增强肝脏内的酶的活性,比如苯巴比妥治疗有效; 2、光照治疗:尤其是蓝光和绿光照射,凡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均可以进行光照,一般血清总胆红素达205.2-256.5μmol/L,换算成12-15mg/dl以上可使用,退黄效果快,而且副作用小; 3、病情进一步加重,可以采用换血疗法: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2023-08-02
  • 孩子脑瘫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孩子脑瘫是怎么形成的
    脑瘫是脑性瘫痪,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孩子非进行性的脑损伤,常伴有智力、行为异常,主要表现是运动功能发育异常、运动功能受限、姿势异常,主要是与围产期的脑损伤有关系,具体如下: 1、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卒中、颅内出血、新生儿感染; 2、早产儿脑损伤,如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脑室内出血; 3、脑发育异常,比如脑血管畸形、巨脑回,或染色体、代谢异常,是结构的问题; 4、产后问题,最主要的是核黄疸,现在对黄疸的认识越来越高,如果高于正常值,就是病理性黄疸,如果黄疸特别高,通过血脑屏障会造成核黄疸,核黄疸对脑细胞的损害不可逆;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会造成脑损伤; 6、产前因素,在母亲体内的时候,在胚胎发育期的时候,孩子生长发育落后;TORCH感染,母体有毒物吸收,也是其中的一个危险因素。 近年来虽然儿科和新生儿科医疗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可是脑性瘫痪发病率没有减低。在妈妈怀孕早期,胚胎就出现异常,还有胎盘绒毛膜炎亦可造成此病。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好(视频)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好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如下: 1、大部分黄疸无需直接干预,如果宝宝的一般情况良好,黄疸值较低,只要定期监测TCB或者抽血检查血清胆红素即可; 2、现在的新生儿80%都会出现新生儿黄疸,其中出现病理性黄疸或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几率非常高,所以可能会用到其它方面的治疗,其中最重要、副作用最少的方法就是光疗,一般选择的光疗方法都是蓝光治疗,因为蓝光治疗的波长最适合于使胆红素从脂溶性变成水溶性,再从胆汁、尿液内排泄出来。光疗的副作用很少,患儿可能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症状,但是只要停止蓝光治疗,即可好转,一定要记住蓝光治疗时需要适当保护一些器官,特别是需要保护眼部和会阴部,适当进行遮盖; 3、换血治疗,主要用于可能出现胆红素脑病的患儿,就是血清内的胆红素非常高,大于20mg/dl,出现脑病方面的表现或者有典型的高危因素,达到换血标准,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4、药物治疗,如果是ABO溶血患儿,可能需要用到人免疫球蛋白抑制免疫复合物的反应,部分宝宝可能需要使用酶诱导剂、益生菌。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