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

  • 宝宝地图舌能自愈吗(视频)

    宝宝地图舌能自愈吗
    宝宝地图舌可以自愈。地图舌又称为游走性舌炎,属于与先天性遗传相关的疾病,发病原因暂不明确,可反复发生,经常自愈。该病可伴随患儿数月,甚至一生,但对患者生活没有影响,无需紧张,亦无需用药治疗。建议家长无需经常令宝宝伸舌头观察,避免因剐蹭出现疼痛症状。如果患儿出现疼痛症状,建议餐后使用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2023-08-03
  • 小儿细菌感染性口炎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小儿细菌感染性口炎是怎么引起的
    小孩细菌感染性口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来的,一般就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是造成细菌性口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呼吸道感染是该病的高发因素。主要的特点是出现反复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孩子会哭闹、嗓子疼痛,然后拒绝吃食物,而且会流口水,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颌下的淋巴结肿大,如果触诊孩子的下颌部,就会明显感到有黄豆粒大的东西滑动。疾病的早期还可以看到黏膜充血、水肿,继而在口腔内部黏膜看到大小不等的溃疡或者糜烂面。所以对孩子平时还是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近期还要加强营养,多吃水果、多吃蔬菜,不要使孩子挑食。孩子一旦有不适的症状,及时带孩子就医。
    2023-08-03
  • 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视频)

    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
    儿童疱疹性口炎多发生于6岁前的儿童,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更为多见,会有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烧、烦躁、拒绝吃东西,有时候颌下淋巴结也会肿大、压痛,咽喉部轻度疼痛的前驱症状, 7-14天会逐步消失。黏膜的损害,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都会发生,出现平浮而不隆起和界限清楚的红斑,红斑上会有成簇的小疱。皮肤的损害,在嘴唇、口角、鼻喉等区域,都会出现若干的小疱,如果水疱破溃以后也不会结痂,不会留痕迹、不会留瘢痕。
    2023-08-03
  • 小儿疱疹性口炎的治疗(视频)

    小儿疱疹性口炎的治疗
    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患本病后一定要保持口腔清洁,孩子比较小就用棉签棒或者盐水,纱布给孩子把牙齿擦拭干净,大人要给孩子及时刷牙,然后嘱孩子多喝水,不要用刺激性的药物还有食物,如酸性的或辛辣的食物,否则会使疼痛加重。局部可以涂疱疹净抑制病毒,也可以局部喷洒西瓜霜、锡类散等,使破溃的地方能够收敛,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的金霉素鱼肝油,每1-2个小时1次,一天涂十来次。如果疼痛严重,在吃饭前用2%的利多卡因涂局部,减轻疼痛,患病期间最好吃微温,或者凉的流质食物。发烧时可用退热剂,或给孩子贴退热贴,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应使用抗菌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是非常关键的,在发现患有小儿疱疹性口炎的时候,应该即刻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促使病患变得更加严重。
    2023-08-03
  • 眼挫伤的症状(视频)

    眼挫伤的症状
    眼挫伤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眼前段挫伤、眼后段挫伤及眼球破裂,具体症状如下: 1、角膜挫伤:表现为疼痛、畏光、流泪及眼睑痉挛等角膜刺激症状,视力也可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虹膜挫伤:可有瞳孔短暂性缩小、单眼复视、患眼视力减退、畏光、眼痛等表现; 3、睫状体挫伤:轻者视力减退,或者视力严重损害,甚至无光感,睫状体离断时可以导致远视、近视、视力减退; 4、前房积血:可出现眼痛、视物模糊; 5、晶状体挫伤: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继发青光眼时可有眼球胀痛; 6、玻璃体积血:视力下降与玻璃体内积血程度有关,合并眼前黑影或者眼前闪光; 7、视网膜挫伤:视力下降明显,可以降低到0.05以下; 8、视神经挫伤: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甚至无光感; 9、眼球破裂:眼压降低,前房及玻璃体积血,球结膜下出血及血肿,角膜可变形,眼球运动向破裂方向受限,多数患者的视力为无光感。
    2023-08-03
  • 新生儿鹅口疮的症状(视频)

    新生儿鹅口疮的症状
    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低下。因此在新生儿期特别容易发生真菌性口腔炎,新生儿鹅口疮又称为念珠菌性口腔炎,是一种真菌性口腔炎。发生这种情况的患儿张开嘴时,会看见口腔黏膜上有斑片状凝乳样物附着在黏膜上,而且用棉签不容易拭去,即为新生儿鹅口疮。 对于新生儿鹅口疮,在临床上要引起重视。虽然一般新生儿鹅口疮既不疼痛也不影响吃奶,但是如果不处理,向下蔓延就会引起消化道念珠菌感染,甚至引起肠道念珠菌感染,对孩子影响就比较大。如果引起全身性真菌感染,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虽然发生率并不是很高。因此,在新生儿期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要注意及时发现鹅口疮给予处理。
    2023-08-03
  • 干槽症疼痛与普通拔牙疼痛的区别(视频)

    干槽症疼痛与普通拔牙疼痛的区别
    干槽症与普通拔牙后的疼痛通常有以下区别:1、疼痛发生时间不同:干槽症通常发生在患者拔牙的2-3天后,而普通拔牙后所产生的疼痛是在麻药失效后出现;2、疼痛程度不同:干槽症引起的疼痛较为剧烈且难以忍受,患者口服止痛药物无效或效果不明显,而普通拔牙后的疼痛不剧烈,可通过口服止痛药物能明显止痛;3、疼痛变化曲线不同:干槽症所引起的疼痛如果未经过正确的治疗会逐渐加重,而正常拔牙后的疼痛会随时间推移而明显减轻;4、疼痛伴随的表现不同:干槽症患者检查拔牙窝时,可观察到拔牙窝内的血凝块已脱落,同时伴有臭味,触碰拔牙窝骨壁时会产生疼痛。而正常拔牙后检查拔牙窝时可观察到血凝块,但触碰时无明显疼痛与臭味。
    2023-08-03
  • 干槽症一般在拔牙后几天出现(视频)

    干槽症一般在拔牙后几天出现
    干槽症一般常见于拔牙后第3天。干槽症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属于口腔科的牙槽外科,即口腔颌面外科的一个分支学科的疾病,一般多见于拔智齿或者是拔比较复杂的牙齿。干槽症的主要表现是患者在拔齿后的第3天出现牙槽窝的空虚,以及口腔的异味,并且还有可能会出现口腔颌面部的肿胀、疼痛,甚至伴有口腔颌面部的放射性疼痛等。对于干槽症的患者首先要进行仔细检查,找出导致干槽症的病因,一般可能是由于口腔感染以及拔牙的炎症肉芽组织堆积,或者是由于拔牙后牙槽窝空虚食物嵌塞造成感染而引起。对于拔牙以后空虚出现干槽症的患者,首先要进行拔牙创的清创。轻微的患者进行清创以后,要给予相应的碘甘油涂抹。对于较重的干槽症患者,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牙槽窝的清理,彻底清创以后,再进行碘仿纱条的填塞,就可以将干槽症的问题正确解决。
    2023-08-03
  • 干槽症前兆是什么(视频)

    干槽症前兆是什么
    干槽症以拔牙之后的疼痛为主要特点,其前兆也为疼痛。正常情况下牙齿拔除后的当天会有疼痛,到第2天疼痛会慢慢减轻,3-4天后基本上没有症状。若第2-4天还有比较明显的疼痛,可能为干槽症的前兆。 干槽症的疼痛是在第4-5天之后开始,能持续10-20天左右。若患者除疼痛,还有肿、张口受限,则可能不是干槽症,而是比干槽症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即伤口感染。 因此,干槽症的前兆应该是拔牙后的第2-3天出现单纯的疼痛。所谓单纯疼痛,即没有肿或者没有明显的张口受限,而仅仅是疼痛表现,此为干槽症的前兆。
    2023-08-03
  • 干槽症治疗的方法(视频)

    干槽症治疗的方法
    干槽症是在拔牙后第3-5天出现比较明显的持续性疼痛。这样的疼痛本身没有严重后果,因此也可不治疗。若患者能耐受,20天左右到最后伤口也可愈合。干槽症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可服用点止痛药,若吃完止痛药后晚上不影响休息、夜间不会疼醒或疼醒后自己能够又睡着,白天通过分散注意力的办法来度过这段时光,则不用再进行特殊处理。 若服用止疼药依然疼痛难忍,特别是整夜无法睡着,则需要找拔牙大夫进行伤口处理。通常治疗方法是重新注射麻药,清理拔牙窝。将拔牙窝中的填塞人工材料,如碘仿纱布等将其填塞起来度过这段时光。大概在2-3个星期后治愈。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