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

  • 口腔溃疡和手足口病的区别(视频)

    口腔溃疡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如果看到宝宝口腔有溃疡,要给宝宝测量体温看其是否发烧,注意观察孩子身上、手心、足心、臀部、膝盖处有无皮疹出现。手足口病的特点不仅是口腔出现疱疹,其它地方尤其是四肢末端,如手心、足心、臀部会出现疱疹。 如果是单纯口腔溃疡,往往出现在口腔前部,而手足口病出现在口腔咽峡部。如果家长发现口腔前半部分出现溃疡,同时又没有发热,没有其它地方有皮疹表现,这种是口腔溃疡。如果口腔溃疡长在咽峡部,或者宝宝同时又出现发热,或其它地方出现皮疹,则感染了手足口病,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023-08-02
  • 手足口起泡如何护理(视频)

    手足口起泡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肠道病毒感染后可使宝宝口腔、手心、足底、臀部甚至是肘窝出现疱疹,尤其在口腔中疱疹会出现疼痛感觉,并且在疱疹破溃后还会形成溃疡面,疼痛更明显。而护理时缓解疼痛方式如下: 1、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不吃东西、不喝水,会使免疫功能无法起到足够作用,可能会延长病程,所以给宝宝补充足够能量、足够水分非常重要; 2、在口腔中可喷促进黏膜生长药物,如金因肽,可以使创面更快长好,疼痛时间可以明显缩短; 3、在手掌和脚掌及臀部或肘窝生成的疱疹一般不会有太多疼痛感觉,但内部液体有一部分病毒,如果病毒破溃有可能造成感染,如果家里有其他儿童可能会造成传染,所以要给宝宝勤洗手,一方面减少本身病毒,也可避免传染其他宝宝。
    2023-08-02
  • 手足口病好转的迹象是什么(视频)

    手足口病好转的迹象是什么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多发于5-8月份,好转迹象具体如下:1、体温下降或正常:手足口病后发热38℃左右或出现高热体温39℃-40℃。当孩子手足口病好转后,体温即可出现下降,如高热降至低热、发热热峰下降、发热间隔延长后逐渐降至正常;2、疱疹消退:可以观察到孩子手心、脚心、肛周以及口腔内疱疹,可逐渐吸收;3、消化功能正常:当出现吸收倾向且并无明显疱疹,说明消化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此时不再出现拒食、恶心、呕吐等症状。
    2023-08-02
  • 手足口病发病过程(视频)

    手足口病发病过程
    手足口病大部分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通常表现为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经过1周左右即可痊愈。早期可能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表现为鼻塞、流鼻涕,还可能出现食欲不佳、厌食、呕吐等情况,随之出现发烧,大部分38°C左右。但极个别孩子,可能属于重症手足口病,出现高烧不退现象,随之出现咽痛或咽部疱疹,同时伴随手心、脚心、臀部或肘部疱疹,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经过1周左右即可吸收。出现手足口病时,应注意患儿口腔护理,适量饮水并尽量摄入易消化、清淡食物,防止食物对咽部产生刺激,加重疼痛感。咽部疱疹易合并细菌感染,必要时需检查血常规,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2023-08-02
  • 手足口病发病年龄(视频)

    手足口病发病年龄
    手足口病多见于0.5-5岁的孩子,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属于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每年的5-8月份属于高发季节,一般手足口病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包括肠道病毒A组16型、A组6型以及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大部分属于普通型,但是部分由于EV71感染所引起,可以引起重症的手足口病。普通的手足口病通常表现为发烧,可能出现中等程度的发烧,会出现咽痛、咽部不适,出现手心、脚心以及臀部疱疹,自然病程为1周左右,发病期间要注意积极的给予降温治疗。另外要注意饮食,手足口病的疱疹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特点,1周左右大部分能恢复正常。如果是EV71病毒感染所引起,可能会出现重症表现,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肺疾病以及严重脑炎,需要积极给予治疗。为了防止出现重症手足口病,需要进行疫苗接种进行预防,在患病病期间需要注意护理,还要注意防护,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2023-08-02
  • 手足口病要打几天针(视频)

    手足口病要打几天针
    孩子患手足口病的输液时间,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普通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毒感染,不需要输液,是自限性过程,通常经过3-5天,最长不超过1周,能够自然缓解,所以不需要使用特殊方法进行治疗;2、咽部疱疹明显:手足口病通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疗,部分孩子由于口咽部疱疹比较疼,会拒绝进食,容易导致脱水,可以给孩子补液,需要输液治疗。具体需要输液几天,比如2天或3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3、重症手足口病:已累及到中枢或者引起肺部病变,需要进行输液支持治疗。治疗情况根据病情轻重而定,通常不会超过1周,大概是3-5天。
    2023-08-02
  •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视频)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手足口病传染源主要是手足口病的患者,患者手或脚上的疱疹内部液体存在病毒,应尽量避免接触或接触完后及时洗手。并且手足口病的患者容易出现呕吐、腹泻,呕吐物和粪便也存在病毒,家属在处理后应及时洗手。而手足口病患者在呕吐或腹泻的过程中,容易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因此房间需要及时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家庭可对空气消毒,如紫外灯照射。另外,患者在生病期间用过的餐具、玩具、书本,均有可能被病毒污染,同样需要对这些物品进行消毒。
    2023-08-02
  •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久才会发病(视频)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久才会发病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因人而异,通常经过2-10天的潜伏期后发病,潜伏期是指在2天或10天前以及在2-10天的范围内,如果接触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可能在2天、7天或10天后发病,表现为发烧、咽部疱疹、咽疼以及手心、脚心和身体皮疹。因此要注意尽量避免接触患手足口病的孩子。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呼吸道传播,即通过患儿咳嗽、咳痰以及打喷嚏后的飞沫进行传播。另一种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患儿接触过的毛巾、玩具,被其他孩子接触后,导致感染手足口病。
    2023-08-02
  • 小孩得过手足口病还会得吗(视频)

    小孩得过手足口病还会得吗
    孩子既往得过手足口病后,还有可能会再次感染。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目前的肠道病毒有100多种,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也多达20余种,如柯萨奇病毒A组2型、6型、16型等。孩子得手足口病以后,会产生相应病毒的抗体,但在该病病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孩子在得了一种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再得另一种手足口病。多数手足口病的患儿临床表现会比较轻微,如发烧时体温通常在38℃左右,很少出现高烧的情况。对于手足口病引起的疱疹,也不需要特殊处理,疱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经过1周左右能够痊愈,同时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尤其是在3岁以下,如果患有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可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症状。因此,当孩子得手足口病后,需要积极地给予治疗,如果出现高热、精神差、呕吐等症状后,家长需及时带孩子就诊。
    2023-08-02
  • 接触手足口病人怎么办(视频)

    接触手足口病人怎么办
    接触手足口的病人,应注意戴口罩和勤洗手。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急性传染病,可通过呼吸道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感染。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5-8月份是高发期,但成年人也可因为接触到手足口病的患儿而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以及疱疹里含有大量病毒,所以接触手足口病人后,尤其是给患儿换完尿布后,一定要注意清洗。手足口病一般为急性表现,可自愈。但少数患儿可合并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等,需进行积极的治疗,否则存在生命危险。手足口病的病人具有传染性,需隔离至皮疹完全结痂,或者出疹后7天才可解除隔离。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