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疝存活率是多少(视频)

    脑疝存活率是多少
    脑疝是临床上比较急危重的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但是目前关于脑疝患者的存活率没有明确的统计学数字。脑疝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每一类型患者的生存希望有较大差别,常见情况如下:1、一侧大脑半球的占位性病变,可以造成脑组织经过大脑镰下向对侧移位,在进行CT或者磁共振检查时,常发现患者一侧大脑半球的占位性病变,同时发现患者的中线结构有明显移位,脑明显受压,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半数以上,甚至80%-90%的患者有希望存活;2、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患者可能会发展为小脑幕切迹疝,此时患者会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同时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此时如果能够及时有效处理,患者也有希望存活。如果错过救治时机,几小时后可能会出现双侧瞳孔散大,此时再进行治疗,则恢复的希望比较小;3、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患者可能会继续发展为枕骨大孔疝,即使进行手术治疗或者其他干预措施,患者的存活几率也比较低。枕骨大孔疝一旦发生,患者基本上没有救治希望,容易造成呼吸、心跳停止,并且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危及生命。
    2023-08-02
  • 常见的四种疝气类型(视频)

    常见的四种疝气类型
    疝气是指人体某个组织、器官,离开其原有的解剖部位,经过人体的薄弱点、缺损、腔隙,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疾病。疝气分为腹外疝和腹内疝,腹外疝就是腹腔内器官掉到腹腔外,腹内疝是腹腔内器官离开原有部位,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疾病。腹外疝是比较多见的疝气,常见的疝气类型包括斜疝、直疝、股疝和手术后的切口疝,具体分析如下:1、斜疝:通常发生于腹股沟,通过腹股沟管外口脱出,斜疝可以掉于阴囊,多见于男性;2、直疝:直疝也见于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不易区分,但直疝通常不会掉于阴囊;3、股疝:股疝比较多见于女性,是通过股管掉于腹股沟,股疝比较容易发生嵌顿;4、切口疝:即手术伤口外面的皮肤愈合,但是内部的腹壁有缺损,腹内器官通过缺损掉到切口外。
    2023-08-02
  • 成人膈疝不做手术的后果(视频)

    成人膈疝不做手术的后果
    成人一旦诊断为膈疝,建议应早诊断、早治疗,而不做手术的后果常见有以下几种:1、影响心肺功能:膈疝实际是指膈肌上的洞,导致腹腔的脏器,比如胃和肠,甚至肝、脾跑到胸腔。正常情况下,胸腔里只有心脏、肺和食管,如果腹部脏器都跑到胸腔里,便会影响肺复张,导致患者活动后出现心慌、憋气,还会压迫心脏,导致患者出现类似心脏病的症状,如心肌缺血等,无法进行日常活动;2、造成肠梗阻:如果患者腹部的小肠,或结肠沿着膈肌的洞跑到胸腔里,久而久之小肠和胸腔之间形成粘连,或肠袢和肠袢之间形成粘连,导致肠管扭曲,患者进食后便很容易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因此,建议成人出现膈疝,应尽早进行手术。目前的手术方法,首选微创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其次在必要时,如膈疝巨大或与胸腔粘连严重时,可以选择开腹或开胸手术。
    2023-08-02
  • 耻骨上疝的定义(视频)

    耻骨上疝的定义
    耻骨上疝是临床上比较罕见的腹壁疝,表现为耻骨上方鼓出可复性小鼓包,发生原因是耻骨上方,即腹直肌下方的附着点出现薄弱,形成肌肉的缺损。通常患者既往会有下腹部的开刀手术史,因此多数是切口疝,但由于耻骨上疝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且手术后比较容易复发,是由于疝缘缺损紧邻耻骨,因此对外科医生的手术经验需要有一定水平,比较常见的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1、开放手术:开放时需要将疝囊完全游离至疝囊颈,同时进行疝环缺损的关闭,再将补片放置到腹膜前充分展开;2、微创腹腔镜:类似于腹股沟疝的修补,同样是将疝囊还纳,将补片展平放置在腹膜前间隙。
    2023-08-02
  • 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步骤(视频)

    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步骤
    腹腔镜疝修补术是目前主流也是首选的疝修补方法,因为疼痛轻、恢复快,且能在一次手术中修补双侧疝,术后患者能更快恢复到正常工作、生活中,手术步骤主要如下:1、在肚脐下打1cm小口,用二氧化碳气体将腹腔充起而建立气腹。此时从肚脐进入腹腔镜,才能清楚观察腹壁和腹腔内脏脏器。腹腔镜可观察两侧腹股沟是否有疝气,同时对疝类型进行初步判断。2、在脐两侧打2个5mm小口,是外科医生进入腹腔镜器械的小口,再在具有疝的一侧轻切开腹膜,将疝囊与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间粘连分开,将疝出脏器还纳、疝囊剥离。再创造腹膜前空间以放置补片,充分覆盖腹壁缺损,且留有一定边缘。在腹腔镜下,用缝线将腹膜切开切口完好关闭,如此腹腔镜疝修补手术便可完成。
    2023-08-02
  • 老年人疝气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老年人疝气的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最常见的疝气是腹股沟疝,通常在提重物、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时发现大腿根上方有较软包块。包块一开始可能较小,但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渐增大。对于有腹股沟斜疝的老年人,会发现疝逐渐向阴囊方向下降,逐渐形成阴囊腹股沟疝。可因疝卡压局部,伴随出现坠胀、牵拉的感觉,当疝内容物受缺损肌肉边缘卡压时,会出现疼痛、腹疼、腹胀。因此老年人若发现类似症状,建议到医院普外科就诊,进一步明确诊断。老年人一旦发现疝气,应尽早修补,否则随着时间延长,疝气越来越大,不仅手术难度有所增加,术后恢复时间会延长。对于Ⅳ型腹股沟疝,即最严重的阴囊腹股沟疝,手术修补后阴囊有一定水肿,因此应早治疗。
    2023-08-02
  • 疝腹壁外科是什么(视频)

    疝腹壁外科是什么
    疝腹壁外科,是在普通外科下,独立形成的二级学科科室,主要是处理疝和腹壁疾病。一、疝类疾病:1、常见的疝疾病,即为腹股沟疝,可以发生在老年人或者小儿;2、切口疝,术后在切口部位形成的疝;3、造口旁疝是发生于永久性造口患者的疝,在造口周围,肌肉形成缺损,除造口肠管,其他肠管也会沿肌肉环膨出疝;4、此外还有腰疝,也称为腰部切口疝,以及比较少见的盆底疝。盆底疝经常发生于老年女性,由于多次生产,腹压增高导致的盆底的薄弱,导致腹腔内肠管脱垂疝出的疝;5、此外还有和消化道联系紧密的,食道裂孔疝。二、除疝外,疝和腹壁外科还包括腹壁疾病,比如腹壁肿瘤、腹壁感染、窦道。因此,疝腹壁外科是更专业化的科室,治疗各种腹壁疝,以及腹壁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科室。
    2023-08-02
  • 疝气会引起尿频尿急吗(视频)

    疝气会引起尿频尿急吗
    疝气一般不会引起尿频、尿急症状,当发生特殊滑疝时,才有可能出现泌尿系症状,例如尿频、尿急。特殊滑疝是腹股沟直疝的一种,称为膀胱滑疝。腹股沟直疝是从腹股沟区域,形成肌肉缺损,特点为基底较宽,宽基地有可能导致膀胱,沿着局部肌肉薄弱的疝环疝出,并在疝囊内造成卡压和粘连,当疝出膀胱受到卡压、粘连,会造成尿频、尿急。但上述情况发生极为罕见,因此,老年人出现尿频、尿急症状,不要盲目认为是疝气造成,应到泌尿科去做筛查,排除泌尿系问题。如果同时伴有疝气可以做彩色超声,观察是不是腹股沟直疝或斜疝,疝内容物是否有膀胱。如果腹股沟直疝伴有膀胱滑出疝出,造成的泌尿系症状,建议尽早进行手术修补,将疝出膀胱还纳回腹腔,可以避免出现尿频、尿急症状。
    2023-08-02
  • 膈疝是什么(视频)

    膈疝是什么
    膈疝是发生于新生儿的严重危害性疾病。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是一层包含肌肉和内脏、脏层腹膜的脏器。在胚胎发育时,如果膈肌没有发育完善,可造成膈肌中间或侧方缺损,导致腹腔内脏器可自由疝入胸腔,压迫心肺而出现一系列严重症状,叫做膈疝。膈疝可以发生在左侧,也可发生在右侧,发生在左侧时,胃、结肠或脾脏可以疝入胸腔,发生在右侧时,肝脏、结肠可疝入到右侧胸腔。无论是左侧还是右侧的膈疝,主要根据缺损大小判断严重程度,缺损程度越大,膈疝症状越严重,预后相对较差。膈疝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修补,可在胸腔镜下进行手术,修补缺损的膈肌,将正常脏器复位到原来的位置,术后在胸腔放置一根较细小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可达到治愈效果。
    2023-08-02
  • 中老年疝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中老年疝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疝气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见于腹股沟疝,男性发病率较高,常见原因如下:1、机体老化:随着患者年龄增大,机体肌肉逐渐老化,腹股沟管的肌肉薄弱,形成缺损,便容易形成疝气;2、家族遗传:如家中父亲有疝气,则儿子、孙子发生疝气的几率便会大大增加。其是由遗传性的肌纤维薄弱,导致到一定年龄以后,患者形成腹股沟管的缺损,导致疝气;3、腹压增高:如肥胖患者腹腔内脂肪较多,会造成长期腹压增高,部分中老年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年咳嗽会导致腹压增高,以及部分中老年患者胃肠功能较弱,导致便秘等因素,皆会使得中老年患者长期暴露于腹压增高的状态,容易诱发疝气;4、其他原因:如长期吸烟的患者,肌纤维当中胶原合成的比例异常,也容易发生疝气。因此对于中老年患者,疝气并非罕见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