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胎瘤

  • 纵隔肿瘤的治疗(视频)

    纵隔肿瘤的治疗
    纵隔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成人无症状的纵隔肿瘤多数为良性,大约占95%;有症状的纵隔肿瘤当中大约有47%为良性,25%-50%为恶性。纵隔肿瘤的类型以神经源性肿瘤、胸腺瘤、畸胎瘤最常见。良性肿瘤、早期的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效果比较好,比如恶性胸腺癌,手术没有远处转移、周围波及不大,可做扩大胸腺癌的根治术。良性肿瘤如果有局部压迫,一般不会影响手术治疗。
    2023-08-03
  • 纵隔肿瘤是什么(视频)

    纵隔肿瘤是什么
    纵隔肿瘤是胸部肿瘤常见疾病,主要是位于胸腔纵隔区域内肿瘤,有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有纵隔囊肿、神经鞘瘤;恶性肿瘤有恶性畸胎瘤、转移性肿瘤。 纵隔肿瘤转移性较多的恶性肿瘤为淋巴结转移,比如肺癌、食道癌、晚期乳腺癌都会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所以统称为纵隔肿瘤。纵隔肿瘤临床主要通过检查发现,如果肿瘤达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压迫症状,包括患者呼吸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导致患者颜面部皮肤水肿,出现颈静脉怒张,所以纵隔肿瘤危害性较大。 临床要建议患者多做临床体检,特别是小剂量胸部CT扫描,如果发现纵隔有占位性病变,需要尽快做相应治疗。
    2023-08-03
  • 前中后纵隔肿瘤有哪些(视频)

    前中后纵隔肿瘤有哪些
    纵隔分为上中下和前中后纵隔。纵隔肿瘤分类具体如下: 1、前纵隔肿瘤以胸腺肿瘤、畸胎瘤比较常见; 2、中纵隔肿瘤包括心包囊肿、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等; 3、后纵隔肿瘤一般源于椎管或神经元系统。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为胸腺瘤,其次为神经源性肿瘤。 纵隔肿瘤类型较多,应根据其病理分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以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2023-08-03
  • 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恢复要多久(视频)

    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恢复要多久
    纵隔肿瘤切除手术一般依据手术方式和肿瘤浸润深度决定恢复时间长短。临床上绝大部分纵隔肿瘤为良性纵隔肿瘤,包括良性畸胎瘤、良性胸腺瘤、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可以通过微创方式解决。微创方式主要包括侧胸壁入路、剑突下入路,患者一般仅需住院3天即可得到很好的康复,术后一般只需恢复2-3周即可正常上班。 对于恶性程度较高或位置不好的胸腺肿瘤,需要通过正中劈胸骨切口解决,此时创伤相对较大。此外,如果需进行血管置换,术后还需继续抗凝治疗。一般通过正中劈胸骨治疗胸腺肿瘤,术后恢复时间为5-7天,并且在术后半年内患者双上肢不能提重物,否则胸骨可能裂开。
    2023-08-03
  • 什么是原发性纵隔肿瘤(视频)

    什么是原发性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指生长于纵隔的肿瘤。纵隔位于两肺之间,胸骨和脊柱之间。纵隔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前纵隔区域较常见的原发性纵隔肿瘤有胸腺瘤、胸腺囊肿、畸胎瘤等;而中纵隔区域原发性纵隔肿瘤有支气管源性囊肿;后纵隔区域常见的原发性纵隔肿瘤有神经源性囊肿。 原发性纵隔肿瘤指纵隔内各种组织产生的一种肿瘤或囊肿,但不包括食管、气管以及心脏产生的良性或恶性肿瘤。胸腺瘤属于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畸胎瘤则较为少见。此外,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也属于纵隔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胸腺肿瘤一般需通过胸部CT进行诊断,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建议患者去专业的胸外科诊治。
    2023-08-03
  • 纵隔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视频)

    纵隔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纵隔肿瘤是指两侧肺正中的位置,即心脏的位置,大气管、食管乃至大血管的位置。前边的肿瘤叫前纵隔肿瘤,在后边挨着脊柱内侧长出来的肿瘤叫后纵隔肿瘤,往往后纵隔肿瘤来源于神经系统或神经鞘系统,所以在后纵隔的肿瘤大部分是良性肿瘤,而在心脏前面的肿瘤可能品种繁多,如年轻人所得的多数是畸胎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肿瘤,而这种肿瘤大部分都是发育带来,所以肿瘤形态比较完整,有一定边界和包膜,甚至有牙齿、毛发,所以叫畸胎瘤,大部分是良性。但也有一少部分是胚胎发育,生殖系统带来的肿瘤,这种肿瘤来自于精原细胞,有一定的恶性程度,因为太年轻、太活跃,所出现的肿瘤也有恶性。 正常的前纵隔在人体发育过程中,12岁应该消失萎缩的器官是胸腺组织,若到成人还在生长,逐渐形成胸腺肿瘤,而胸腺肿瘤一部分长得不规则,不像乒乓球,而像土豆或生姜。这种情况下又有一部分是恶性,经过穿刺或手术切除发现属于极少数一部分,叫胸腺癌,所以病理完全是恶性的。纵隔肿瘤还有淋巴系统肿瘤,往往是恶性肿瘤,甲状腺肿坠到胸腔,又叫胸骨后甲状腺肿,往往这种肿瘤是良性肿瘤。如果跟大血管关系不密切,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呼吸、心率受影响,同时长得很光滑,密切观察就可以。如果对周围组织产生一定压迫,要及时进行病理确诊、穿刺或手术,或微创手术活检,拿到病理以后进行综合的药物治疗、放疗,风险小的患者进行手术彻底根除即可。
    2023-08-03
  • 纵隔肿瘤的确诊方式(视频)

    纵隔肿瘤的确诊方式
    纵隔肿瘤首先应进行影像学诊断,通过影像可初步诊断,如畸胎瘤、胸腺瘤、心包囊肿、纵隔囊肿等疾病,以上患者通过影像学基本可以确诊,但鉴别肿瘤良恶性时需进行穿刺检查。 肿瘤穿刺方式较多,如经皮穿刺、经胸腔镜辅助穿刺,甚至纵隔肿瘤切除后行病理检测确诊。纵隔镜可辅助诊断纵隔疾病,包括淋巴结肿大、纵隔肿瘤。如通过上述检查未能确诊,医生可通过微创技术,如纵隔镜、胸腔镜、气管镜等行气管纵隔穿刺,包括经皮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3-08-03
  • 纵隔肿瘤转移到肺应该怎么治疗(视频)

    纵隔肿瘤转移到肺应该怎么治疗
    纵隔肿瘤有十几种,且有良恶性之分。如果能转移到肺,考虑到纵隔肿瘤大部分来源于胸腺,通常是胸腺瘤、恶性畸胎瘤或淋巴瘤。根据不同的纵隔肿瘤来源,治疗策略不同,常见如下: 1、胸腺瘤转移到肺,先考虑手术治疗; 2、如果是淋巴瘤转移到肺,治疗手段以化疗为主; 3、恶性畸胎瘤转移到肺或者是其他恶性肿瘤转移到肺,还是以化疗为主。 胸腺瘤转移到肺,要进行手术治疗;且手术尽量切除胸腺瘤转移灶之后,需再进行放化疗,通常效果会比较好。其他肿瘤还可以进行化疗、靶向、化疗加免疫治疗、化疗加靶向治疗,或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各种方法综合。总体而言,应根据不同肿瘤种类型、不同患者,确定下一步治疗措施。
    2023-08-03
  • 纵隔肿瘤位置的分类(视频)

    纵隔肿瘤位置的分类
    纵隔肿瘤位置有九分法、六分法,通常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或者前纵隔和后纵隔,具体如下: 1、上纵隔主要指从胸骨角到第四椎体下缘以上; 2、如果以气管为界,可分为前纵隔和后纵隔; 3、下纵隔是胸骨角至第四胸椎椎体下缘以下; 4、以心包为界,心脏前方是前纵隔,心包与气管处是中纵隔,心包后方是后纵隔。 通过不同分区,可以判断肿瘤的类型。因为每个区域肿瘤均有特征,不同位置的纵隔肿瘤类型有较大差别。比如上纵隔常见胸腺瘤,前纵隔常见畸胎瘤,中纵隔常见淋巴瘤,后纵隔主要是神经源性肿瘤等。
    2023-08-03
  • 儿童肾母细胞瘤是什么病(视频)

    儿童肾母细胞瘤是什么病
    儿童肾母细胞瘤是发生于儿童肾脏的一种恶性肿瘤,儿童肾母细胞瘤是来自于胚胎期发育过程中的细胞,与成人上皮性癌症突变不同。其发生往往与胚胎发育有一定的联系,是来自胚胎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儿童比较常见,个别也可以出现在成人,但较为少见。 此类肿瘤一般都发生于肾脏,但个别畸胎瘤也可以出现该成分。通过正规治疗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所以虽然是恶性肿瘤,但是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有治愈的机会,需要积极面对,通常可以到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