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

  •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高是怎么回事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高,反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低等。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反映自身对甲状腺中间的酶产生一定抗体,产生抗体作用的是抵抗酶,干扰甲状腺正常功能,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临床上称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以及桥本甲状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甲状腺功能下降。如果发现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高,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处理如下: 1、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可以定期观察; 2、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要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甲亢,需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让甲状腺功能回到正常水平,甲低需要服用优甲乐代替治疗,让甲状腺素回到正常水平,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023-08-02
  • 良性震颤的治疗方法(视频)

    良性震颤的治疗方法
    良性震颤指震颤幅度比较轻微,对日常工作、生活影响不大,治疗方法主要如下:1、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疲劳,按时入睡、避免熬夜,保持心情稳定、不焦虑、不紧张、不生气,很多震颤可以自行缓解。2、规律查体,很多时候部分患者有轻微震颤,虽不影响生活节奏,但是需要做辅助检查,如青少年应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很多轻微震颤虽不严重,但为甲状腺疾病的征象,查体发现是甲亢引起的震颤,虽为良性,但应提高警惕,积极治疗;3、部分震颤与天气寒冷有关,降温时需要注意保暖即可;4、部分震颤称为特发性震颤,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会造成头颈部轻微震颤或四肢末端震颤,若有家族史,尝试改善生活方式后症状不缓解,应及时就诊,寻求神经科医生的帮助。
    2023-08-02
  • 控制头部震颤的办法(视频)

    控制头部震颤的办法
    头部震颤非常常见,若要控制,必须先找到病因,主要病因如下:1、紧张、劳累和寒冷:最常见的原因,尝试保暖、休息、平复激动心情,很多时候震颤可以自然缓解;2、甲状腺疾病:如果青年人出现头部震颤,长时间不缓解,要警惕甲状腺疾病。很多甲亢患者会出现轻微的头部或肢体震颤,若在神经内科门诊,有经验的医生会开具抽血检查,查甲状腺功能,明确是否患有甲亢;3、特发性震颤:单纯头部震颤可能见于特发性震颤,特点是双手或单纯头颈部有持续震颤,在紧张、用力时比较明显,患者可能1/3-1/2有家族史,可能会遗传,此类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即可,比较轻的情况下不用服药,若症状较重,进入重要场合前,可以尝试少量服药,能够有效控制震颤。
    2023-08-02
  •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什么病严重吗(视频)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什么病严重吗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常见良性疾病,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均较多见,以女性为多,严重程度常常和肿物大小相关,如果较大会出现一定的压迫症状。在甲状腺疾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在颈部出现较大的肿物。有时候甲状腺肿物只有通过超声才能发现,在超声下可以根据肿物大小、外观是否光滑,甲状腺肿物内是否有血运、钙化,以及甲状腺肿物的纵、横之比,对肿物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目前超声对肿物的病理分型,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一般分0-6级。如果在3级以前,甲状腺的肿物一般是属于良。如果在4级或以上,均应积极地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方式,对肿物进行诊断和治疗。由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时会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还应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待甲状腺功能亢进稳定之后,再考虑是否需要手术切除,以彻底治愈结节性甲状腺肿。
    2023-08-02
  • 引流管多久可以拔除(视频)

    引流管多久可以拔除
    引流管多久可以拔除,要根据具体的手术和放置情况来判断,具体如下:1、甲状腺或乳腺手术:如果创伤不是很大,疾病也不是特别晚期,一般1-2天可以把引流管拔除,尤其是甲状腺疾病;2、胃肠手术:开完刀以后一般都会放很多引流管,有双套管、胸管、硅胶管、呼吸球,有些管道是放在吻合口周围,可能要等胃肠道通畅,能吃东西,确认吻合口没有任何问题才能拔除,有时最晚要10天左右;3、肝胆手术:比如简单的腹腔镜胆囊手术,手术时间比较短,预后也比较快,放呼吸球在创面周围,一般1-2天可以拔除,有些胆总管切开以后需要T管引流,T管引流管有可能时间相对比较久,一般2周以上才能拔除,术前还需要做造影来确认胆总管下端有无结石、梗阻,才能去拔除。
    2023-08-02
  • 卵泡长不大的病因是什么(视频)

    卵泡长不大的病因是什么
    卵泡发育不良的病因较复杂,卵泡从发育到成熟需经多方面调节,其中性腺轴本身调节问题、全身任何内分泌原因都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会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导致卵泡发育不良,其中发病率较高且常见疾病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甲状腺疾病。 不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还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均可导致卵子发育障碍;而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肥胖和其它导致胰岛素抵抗因素,也会导致卵泡发育障碍,出现不孕。
    2023-08-02
  • 月经量大怎么治疗(视频)

    月经量大怎么治疗
    明确月经量多的原因后,才可明确具体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见的月经量多的原因如下: 1、子宫内膜炎症或子宫内膜增生:首先需要进行超声检查评估子宫内膜的厚度,并且还要观察子宫内膜的回声。如果子宫内膜比较厚,或者提示明确的子宫内膜息肉,则需要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之后月经量即可得到明显改善; 2、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需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子宫肌瘤的剔除手术或者子宫腺肌症局部病灶切除手术; 3、内分泌系统疾病或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甲状腺疾病或者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有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多,需要进行相应的针对性治疗。
    2023-08-02
  • 发育迟缓的病因(视频)

    发育迟缓的病因
    发育迟缓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生长激素缺乏:生长激素缺乏或生长激素作用缺乏,通常会造成发育迟缓。生长激素缺乏或矮小,包括特发性矮小,相对于同时合并其他问题情况要好。生长激素问题可能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问题、血糖代谢问题、血脂代谢问题,可能显著影响生长发育;2、内分泌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垂体自身疾病等,也会影响生长发育;3、先天性因素:比如类似小胖威利综合征、卡梅综合征、21-羟化酶缺乏症,如果有这些因素或者有先天性自身疾病、酶缺乏、染色体异常,都会导致发育迟缓。综上所述,在临床中检查是否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或者是否存在生长发育问题,要除外内分泌相关疾病,做全基因筛查,了解先天性基因问题。尽可能诊断明确后,改善生长发育的缓慢状态,使患者尽快追赶上同龄人的生长和发育。
    2023-08-02
  • 习惯性流产什么原因(视频)

    习惯性流产什么原因
    习惯性流产定义为两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原因具体如下:1、胚胎因素:尤其是胚胎染色体原因,包括染色体非整倍、16号染色体三体的发生,大概占习惯流产原因的50%,越早期的习惯性流产,胚胎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越大;2、内分泌性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等;3、自身免疫性疾病:NK细胞、T细胞也可能会参与,但目前争议较大;4、凝血异常:包括易栓症、抗磷脂综合征等;5、解剖学因素:如纵隔子宫、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宫腔粘连、黏膜下肌瘤、宫颈机能不全等;6、其它因素:环境、毒物、放射性影响,还有抽烟、酗酒等。
    2023-08-02
  • 宝宝体重不长的原因(视频)

    宝宝体重不长的原因
    宝宝体重不长的原因如下: 1、器质性疾病:如消化道疾病、甲状腺疾病、肝功能异常、结核感染等,此时建议带宝宝到医院进行系统性检查和评估; 2、能量摄入不足:如喂养不当或人乳量不足也可能导致宝宝体重不长。 对于不同年龄段宝宝,因主食不同,故饮食上注意事项也有所差异。对于母乳为主的小婴儿,母亲膳食应均衡,尤其需要注意均衡摄入优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不能以喝汤和蔬菜为主,以免影响母乳质量,从而导致宝宝体重不增。并且对于六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而言,建议注意不要额外喂水或果汁,以免影响奶量摄入,导致体重不增。 如果六月龄后婴儿进餐仍频繁,每天超过7-8次或夜间进食,使宝宝胃排空不足,影响婴儿食欲,进而影响食物摄入量,也可以导致体重不增。并且对于六月龄以上,已添加辅食的婴儿而言,需要分析食物结构和摄入量,如8-9月龄婴儿已可接受能量密度较高的固体食物,但经常食用能量密度低食物,如汤面、稀粥、稀饭、米粉等,也可导致体重不增。此外,1岁以上宝宝无器质性疾病情况下,如果挑食、偏食、膳食结构不合理,均可导致体重不长。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