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出血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医治(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医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主要是以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为主,可以服用促进吸收渗出、扩张血管的药物,另外还可以用消肿药物。中医治疗里可以服用活血化瘀、促进微循环的药物,比如用三七。但是三七粉的用量要适当,在小剂量时起到活血化瘀作用,大剂量即可以止血。在早期还是要以小剂量为主。 中期可以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是调理过程,西医在非增殖期和增殖早期,经过荧光造影判定血管的灌注缺血区,还可以实行激光治疗,可防止渗出、防止新生血管增生。在后期出现的增殖即玻璃体出血、玻璃体积血,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手术切割。晚期时形成牵拉性的视网膜剥离,这种情况手术效果也不是很好,是失明的主要原因,预后也不是很好。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会怎样(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会怎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血管瘤、出血点、出血斑、血管增生、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落依次出现,最严重时,即增殖期以后造成玻璃体出血之后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落是牵拉性改变,这时候手术复位效果不好。 另外,会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为眼压非常高,造成眼眶疼痛,最后导致患者又疼又瞎,这种时候治疗效果、治疗手段非常有限。重点还是要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要强调患者早期查眼底,早预防,避免失明。失明会造成生活非常不方便,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瞎吗(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瞎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分为六期,大体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改变,Ⅰ-Ⅲ期称为非增殖期改变,在非增殖期内眼底改变有微血管瘤、出血点或出血斑,以及少量的硬性渗出、软性渗出等眼底改变。非增殖期患者视力下降不严重,通常不会出现失明,随着病情进展和加重,眼底改变进入增殖期,也就是Ⅳ-Ⅵ期。 一旦眼底检查有新生血管的发生,即进入了增殖期的改变,新生血管对视网膜有害无益,可引起纤维增殖,牵拉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长入玻璃体引起玻璃体出血,与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对比,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对视力损害更大,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的三大因素是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虹膜新生血管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失明和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系,与病程的时间长短有关。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什么时候需要手术(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什么时候需要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指征具体如下: 1、不吸收的玻璃体出血,少量的玻璃体出血短时间内可以吸收,眼底可见的要及时做视网膜光凝治疗。玻璃体出血量多、吸收慢,而且过去未做过全视网膜光凝,要考虑尽早手术治疗; 2、玻璃体增殖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到了增殖期,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进一步纤维增殖,从周边视网膜沿玻璃体皮质向眼内生长,导致反复性玻璃体出血与周边视网膜牵拉,只有通过玻璃体手术去除玻璃体内积血,解除周边视网膜牵拉并联合视网膜光凝,才可能挽救眼球; 3、目前治疗黄斑水肿的方法有多种,传统黄斑区局部光凝或格栅样光凝,近年开展的玻璃体内注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都可以使黄斑水肿减退,但是黄斑水肿伴有玻璃体后皮质增厚,或玻璃体牵拉是玻璃体手术的适应症。
    2023-08-03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视频)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能够治愈,相对很难回答。因为如果是早期增殖性比较轻微,单独有新生血管发生,可通过激光,或者是联合注药,治疗效果很好,一般可以有效进行控制,大部分不再发展。如果只有极少数还在发展,要定期的治疗。如果是已经发展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的症状,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视网膜脱离的程度,以及针对视网膜破坏的情况。如果是视网膜脱离的时间比较长,感光细胞已经死亡,即便通过手术贴上视网膜复位,也只能是达到解剖复位,视功能却难以恢复。所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实际上就是阻止或者延缓病变的发展,很难达到可以完全的恢复至治疗之前的状态。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
    糖尿病引起眼底病变是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点: 1、症状: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即5年及5年以上糖尿病患者,而且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前提下,才认为有可能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表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是对视力影响,主要是指病变累及到黄斑区引起中心视力下降,视力下降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包括视物不清楚,看东西模糊、视物变形、眼前有暗点,以及当有伴发玻璃体出血时候会发现眼前有很多红漂浮物,而且漂浮物逐渐增加,导致看不见。 当出现上述表现时,不仅要考虑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要考虑眼睛会有其它的病变,建议到医院进行眼底检查。到医院检查之后可以了解视网膜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还是有除糖尿病之外由其它病变引起,需要医生做眼底检查。常规眼底检查是指散瞳之后的眼底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直接和间接眼底镜检查与眼底照相。通过对比可以知道眼底病变的程度,同时配合医生做最好的治疗,使病情迅速缓解。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表现(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表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非常隐匿,因此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应停留在出现一些症状才就诊眼科,而是应该一旦确诊糖尿病,尽早到眼科门诊进行散瞳的眼底检查。门诊散瞳检查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不同程度有相应的体征。症状表现主要包括: 1、Ⅰ期:可在视网膜的眼底彩照,或者眼底镜下出现红色的点状出血改变,或者微血管瘤改变; 2、Ⅱ期:可看到黄白色的硬性渗出; 3、Ⅲ期:可看到白色的棉团样的软性渗出; 4、Ⅳ期:可看到视网膜表面或视乳头表面网状、分枝状的视网膜新生血管膜。若导致了玻璃体出血,可以看到视网膜玻璃体的出血,往往眼底的详细检查因为出血的遮挡不能进行; 5、Ⅴ期:可看到视网膜的增殖膜形成; 6、Ⅵ期:可看到视网膜脱离; 7、疾病最终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看到虹膜上新生血管,患者眼压非常高,可出现角膜水肿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2023-08-03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视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有以下方面: 1、饮食控制:早期没有出现明显眼底改变的病人,通过饮食控制,血糖、血压管控,有些病人眼底病变会出现逆转,这类病人在内科医生指导下可以防止疾病发生; 2、并发症的治疗:比如出现黄斑水肿、眼底出血,出现这种情况可通过眼内注射一种药物使水肿减轻;还可通过激光治疗,一般均在眼底造影前提下发现眼底出现较大面积的微血管病变,出现出血需进行激光治疗。之前没有对血糖、血压进行管控,也没有经过正规药物或者激光治疗,导致眼底病变进一步加重,大量玻璃体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这种病人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进行治疗。
    2023-08-03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率(视频)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率
    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发于50岁以上的患者,是引起失明的主要病因,流行病学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率在1%-2%,70岁以上发病率更高。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视盘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永久性失明,其中以黄斑水肿最常见,发生率达到了50%-68%。
    2023-08-03
  • 玻璃体出血的原因(视频)

    玻璃体出血的原因
    玻璃体出血的原因主要如下:1、外伤:眼睛受到外力的撞击以后,引起血管出血,血进入玻璃体,引起玻璃体积血;2、眼底病变:各种眼底病变导致新生血管或者视网膜本身的主血管性疾病,因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硬化,或者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基础疾病的原因引起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中央静脉阻塞都容易导致出血,出血量大,会进入玻璃体。还有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发展到第4期,有新生血管后,导致渗漏增加,易导致玻璃体出血;3、脑部出血:有时并发玻璃体出血,需要做玻璃体切割手术。外伤引起的玻璃体出血,通常需要观察1周或者2周,根据积血吸收的情况确定治疗方法,如果吸收较好,可以自行吸收,则无需手术。其他原因引起的玻璃体出血,若出血量不大,可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的治疗,若出血量大,可合并玻璃体切割手术,同时做视网膜激光,控制原发疾病。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