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翀

  • 脑卒中好不好治(音频)

    脑卒中好不好治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的治疗对部分患者相对比较困难,脑卒中急性期病死率约为5%-15%,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约为50%。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因素较多,最重要的是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其他还包括患者的年龄以及卒中的病因等。脑卒中的治疗需要积极控制卒中的危险因素,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低卒中复发的危险等。脑卒中患者需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除此以外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神经脑保护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如在溶栓时间窗内无禁忌症,有溶栓适应症的患者应尽量给予溶栓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脑卒中预防方法(音频)

    脑卒中预防方法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的预防方法是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的筛查以及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者推迟发生的目的。预防方法包括防治高血压、防治心脏病、防治糖尿病、防治血脂异常、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合理的膳食。除了生活预防以外,还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给予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脑卒中的预防。
  • 尺神经损伤麻木部位(音频)

    尺神经损伤麻木部位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尺神经损伤麻木的部位在手掌以及手背的尺侧,整个小指和无名指的尺侧一半。尺神经损伤可表现为运动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为屈弯表现,手向劳侧偏斜,各指不能分开或合并,小指不能运动,拇指不能内收。手部精细动作障碍,小鱼际肌、部分大鱼际肌和骨径间肌出现萎缩,由于伸肌的过度收缩,使手呈现爪形。感觉障碍分布在手掌及手背的尺侧,尺神经不完全性损伤,还可引起患肢呈烧灼样疼痛的感觉尺神经损伤,最常见的是肘管综合征。
  •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音频)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正中神经损伤可表现为局部运动、感觉障碍以及肌肉萎缩,正中神经在上臂受损时会发生完全性麻痹,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腕不能外展及屈曲,拇指、食指、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外展以及屈曲,肌肉萎缩以大鱼际肌最为明显,手掌变平,拇指紧靠食指,呈现圆手样改变,感觉障碍分布于手掌的脑侧,脑侧三指和无名指的脑侧一半,正中神经的不完全损伤,可出现烧灼样神经痛。正中神经损伤多见于外伤、脱臼或骨折,还有腋和腕部受压、神经炎等。
  • 脑中风挂什么科(音频)

    脑中风挂什么科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脑中风挂神经内科,脑中风是指急性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或者存在经影像学证实的新发梗死灶,其引起的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与受累脑血管的血供区域相一致。如果脑缺血的症状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而且无CT、磁共振显示的新发梗死病变,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中风(音频)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中风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想判断自己是不是中风,多依靠临床症状,中风中老年患者多见,病前多有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血脂异常等,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临床表现取决于中风病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出现肢体偏瘫、偏身肢体感觉障碍、言语障碍、走路不稳、共济失调等,部分患者可有头痛、呕吐等全脑症状。如出现以上症状时,需尽早就医,行头颅CT或头颅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
  • 全身震颤的原因及治疗(音频)

    全身震颤的原因及治疗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全身震颤的原因,通常包括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肝豆状核变性等,对于其治疗措施,具体如下:\n1、帕金森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除震颤以外,还有肌强直、行动迟缓、姿势和步态异常等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包括美多芭、森福罗、泰舒达、安坦等药物治疗。\n2、原发性震颤:临床上通常以震颤为唯一症状,患者无肌强直等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原发性震颤的治疗首选普萘洛尔,除此以外,还可使用肉毒素、苯二氮䓬类药物、加巴喷丁等。\n3、肝豆状核变性:可表现为肢体震颤的症状,患者可给予青霉胺治疗。
  • 中医治脑梗有效吗(音频)

    中医治脑梗有效吗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中医治疗脑梗塞是否有明确的效果,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缺乏必要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医治疗脑梗主要用于脑梗死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具体治疗如下:\n1、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如果为脑梗死急性期,则需首选溶栓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一些中药,如三七、丹参、银杏叶制剂等也常有应用。但是这些中药治疗还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加以证实。\n2、后遗症期:脑梗死患者有一定的遗留症状,如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意识障碍、认知功能减退以及言语障碍等,可考虑给予中医康复和针灸等治疗。
  • 中医治疗脑梗塞的方法(音频)

    中医治疗脑梗塞的方法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中医治疗脑梗塞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中医康复治疗等,具体的分析如下:\n1、中药治疗:患者可以选用中药治疗,有多种中药,如三七、丹参、红花、水蛭、地龙以及银杏叶制剂等,国内常常有广泛的应用。\n2、中医康复或者针灸治疗:对于有脑梗塞遗留、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语言障碍等后遗症的患者,可考虑选用中医康复或者针灸治疗。\n对于中药和针灸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做进一步证实,病人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患者意愿,决定是否选用。
  •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怎么治疗(音频)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降纤治疗和神经脑保护治疗、改善侧支循环治疗等。如果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为新鲜脑梗塞,则可使用溶栓治疗,除溶栓治疗以外,也可给予巴曲酶等降纤治疗,丁苯酞治疗也可以改善患者的侧支循环,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n除此以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腔隙性脑梗塞的基本治疗方法,可给予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后,需密切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皮肤黏膜以及牙龈出血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