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 如何避免猝死(视频)

    如何避免猝死
    避免猝死,应对部分可逆性因素进行控制,具体如下:1、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不食用或者少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还需戒烟、限酒。通过饮食的调整,可以避免许多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早期形成,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2、规律作息: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尽量保证休息时间。过度劳累可能诱发交感神经兴奋,长期维持此类状态导致心率增快、血压上升,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并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3、锻炼:持续坚持有氧运动,对于锻炼心肺功能非常有帮助,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此外,还应定期进行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便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2023-08-03
  • 连续熬夜猝死的前兆有哪些(视频)

    连续熬夜猝死的前兆有哪些
    连续熬夜猝死的前兆可能存在乏力、坐卧不安、精神不能集中、工作效率极度降低等,还可能伴有浑身疲惫、浑身酸软、提不起精神等症状。猝死的前兆通常与基础疾病相关,如果患者患有高血压的基础疾病,血压常出现巨大的波动而难以控制,如果伴有糖尿病的基础疾病,血糖波动比较大且降糖药物的效率也可能减弱。如果患者患有冠心病的基础病史,便可能加重心绞痛的发作,且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均与平常不同。因此身体发出的信号,患者需要及时接收。连续熬夜后,导致交感神经张力持续增加,而导致人特别疲惫,经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循环系统亢进而引起持续性缺血、缺氧,进而诱发恶性心律失常。通常猝死便是某些恶性心律失常发作,如室性心动速、心室颤动、突发大面积的脑梗塞等,所以连续熬夜是非常伤害身体行为,虽然现代人平时的工作压力都很大,但身体健康最重要,患者需规范好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到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3-08-03
  • 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病因是什么(视频)

    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病因是什么
    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病因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在引起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分析中,大部分患者都是由于心脏表面的血管发生突然梗阻,造成心肌不运动,或者同时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心肌出现紊乱的运动,不能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而造成的死亡,称为心源性的猝死。所以常见的原因是心肌缺血,但心律失常本身的突然出现,也是造成心源性猝死常见的原因。如果家族遗传性的心律失常疾病,或者心肌病等合并的心律失常,影响到心脏有效的收缩和舒张,无法保证血压的维持,可能造成猝死,这类心律失常称为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的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还有发生率较低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都可能造成心源性猝死,所以需要紧急进行纠正。
    2023-08-03
  • 什么样的人容易猝死(视频)

    什么样的人容易猝死
    猝死的原因,绝大部分是心脏性猝死,因此存在某些严重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患者,是最容易发生猝死的人群,具体如下:1、严重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此类患者可能出现心脏泵功能的严重衰退而导致猝死;2、心律失常:由于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心脏电活动也会出现紊乱,可能出现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脏骤停,而导致患者猝死;3、严重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也可能出现猝死,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泵功能衰竭、心脏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均有可能导致猝死;4、其他器质性疾病:如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均有使患者猝死的潜在风险;5、伴随高危因素:在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如果再合并某些诱发因素,猝死的风险便会更高,比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吸烟、酗酒,还有由于饮食不当或胃肠道感染,导致腹泻、呕吐,继而发生电解质的严重紊乱等,上述患者出现猝死的几率相对较大。
    2023-08-03
  • 青少年猝死的常见原因(视频)

    青少年猝死的常见原因
    青少年猝死的常见原因如下:1、心源性疾病:部分青少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特殊环境下,如在操场上进行剧烈体育运动时,可突然出现心脏停搏,导致心源性猝死。部分青少年可能并非心脏结构的疾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可能是存在恶性心律失常,与家族遗传或基因改变有关,通常较为少见,但在部分情况,甚至可能在睡梦状态下出现猝死;2、药物中毒:属于较为常见原因,药物中毒可能导致青少年猝死;3、理化因素:如溺水、触电以及创伤等。
    2023-08-03
  • 猝死急救最佳时间(视频)

    猝死急救最佳时间
    猝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4分钟,需在10秒钟之内识别出患者是否发生猝死。猝死的表现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医务工作者还可以进行脉搏检查,如脉搏消失、大动脉搏动未触及、心音未听见。如果患者发生猝死,应立刻开始心肺复苏。猝死发生10秒左右,患者会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在猝死发生60秒的时候,患者瞳孔开始散大,呼吸停止。而猝死发生2分钟之后,患者大脑内储存的葡萄糖即将被耗尽。猝死发生4分钟之后,则会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在临床上称作黄金4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不能开始心肺复苏,患者即使呼吸、心跳恢复,或多或少也会留有脑功能损害,如认知功能的障碍,或者植物人的状态,称缺血缺氧性脑病。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用三个字母表示分别是C、A、B。人工循环主要是心外按压,按压部位位于两乳头连线和胸骨正中交界处,即胸骨中下1/3,按压的幅度是5-6cm,而按压频率是100-120次/分。在给予患者每30次胸外按压之后,还应给予2次的人工通气,所以按压通气的比例是30:2。
    2023-08-03
  • 心动过速会猝死吗(视频)

    心动过速会猝死吗
    心动过速会导致猝死,出现猝死的原因是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还有部分是心房颤动合并预激综合征,导致心跳特别快,达到200多次/分,容易恶化成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一旦发现有心动过速患者必须到医院就诊。就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心动过速的性质以及恶性程度,同时了解导致心动过速的病因,如器质性心脏病、心脏以外的其他器官疾病、药物、毒物等,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对于冠心病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应及时治疗冠状动脉的缺血,治疗心肌缺血的问题,而对于其他器官引起的心动过速,如因为电解质紊乱导致的心动过速应及时补充电解质,以减少心动过速的发生。
    2023-08-03
  • 24小时不睡觉会猝死吗(视频)

    24小时不睡觉会猝死吗
    24小时不睡觉,若是身体健康的成年人,通常不会引起猝死。但若同时伴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等突发性疾病,则可能因引起的心搏骤停而导致猝死。因此,若非特殊情况,如需进行紧急的任务或工作,一般不建议24小时不睡眠,以防因睡眠剥夺导致大脑损伤。偶尔的睡眠剥夺对大脑的损伤可在短时间内恢复,但若反复多次出现慢性睡眠剥夺,则可能无法完全康复,所以需尽量避免。若24小时不睡觉,通常建议在第2天迅速恢复睡眠2小时,但需避免睡眠时间过长,以免影响第2天的睡眠。若时间不允许,通常可进行Nap,即小睡15分钟,并在睡醒后饮用一杯咖啡,以减少因睡眠剥夺导致脑部的损伤。
    2023-08-03
  • 哪些人容易心源性猝死(视频)

    哪些人容易心源性猝死
    易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群,主要如下:一、患有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以及各种其他器官疾病的终末期时,均易发生猝死。二、未患有心脏病或不清楚是否有心脏病的人群:1、过度劳累:患者在过度劳累的情况下,易发生猝死;2、熬夜:若患者长期熬夜,易导致血管中斑块破裂,诱发心梗、心衰,从而导致猝死;3、抽烟、饮酒:抽烟能导致血管痉挛、血管破裂以及斑块破裂,因此亦容易导致变异性的心绞痛,以及血栓形成引起的心梗;4、特殊工作:如程序员,从事电脑行业,此类人群经常久坐,且压力较大、劳累,晚上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同时经常抽烟,基本占据大部分危险因素,因此容易发生猝死。
    2023-08-03
  • 为什么睡眠中会猝死(视频)

    为什么睡眠中会猝死
    睡眠中猝死,常见于以下几种原因:1、脑卒中:夜间睡眠时血流速度较慢,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如果患者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会增加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易并发脑梗死,特别是脑干部位,如延髓梗死,易影响呼吸和心跳中枢,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而引起死亡;2、心脏疾病:患者本身患有心脏疾病,其突发性心肌梗死会引起心源性猝死。部分心脏病患者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这时发生猝死的风险增高;3、其他原因:患者长期卧床或既往有脑血管病病史,易出现痰无法顺利咳出的情况,可能引起窒息,进而造成猝死。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