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 猝死能抢救过来吗(视频)

    猝死能抢救过来吗
    猝死不一定能抢救过来。猝死指短时间内相对正常的人突然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全球范围里面经过统计,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猝死病人讲过正确抢救后有20%-30%可以被救回来。但中国做得不是非常好,即便是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猝死病人抢救回来的可能性大概在1%-2%的水平,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非常低。当病人猝死后,只要采取有效的抢救手段,病人抢救过来的可能性非常大,抢救手段可以把总结为五个环,即生命链,具体如下: 1、早期识别,早期呼叫; 2、早期进行心肺复苏; 3、早期除颤; 4、早期的高级生命支持; 5、复苏后的持续生命体征支持。 每一个环都非常重要,环环相扣,只有五环都能够被很好地做到,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才可变高。最主要的是第一个环和第二个环,早期识别和早期心肺复苏,提高全民的心肺复苏能力和水平。
    2023-08-03
  • 偶发室性早搏会猝死吗(视频)

    偶发室性早搏会猝死吗
    部分偶发室性早搏患者会猝死。偶发室性早搏在日常非常常见,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如饮浓茶、咖啡或最近情绪激动、紧张等都有可能引起偶发室性早搏,这种情况下的偶发室性早搏没有大问题,更不可能引起猝死;但也有部分病人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室性早搏,可能引起猝死。 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心脏在窦房结以外提前发出的激动,导致心肌提前收缩。早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当室性早搏<6次/min时,称为偶发室性早搏。 如果常规体检时发现偶发室性早搏,患者不必过分担心,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食物的刺激,胃肠道不适或植物神经紊乱都有可能出现偶发室早。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部分器质性心脏病也有可能以偶发室早作为表现,假如是器质性心脏病可能会引起心源性猝死。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建议患者去医院的心内科门诊就诊,或者做相应的检查。
    2023-08-03
  • 饮酒过量猝死的前兆是什么(视频)

    饮酒过量猝死的前兆是什么
    饮酒和猝死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很多人平常都可能会喝酒,但喝酒以后造成猝死的情况非常罕见。饮酒后猝死主要可能分为以下两个原因: 1、饮酒后造成恶心、呕吐,呕吐物在呼吸道内引起窒息,这种情况在急诊可碰到; 2、心源性猝死,占猝死比例的75%。 针对上述两个原因可以找到猝死的先兆,假如是因为呕吐、窒息引起的猝死,病人由于呕吐窒息会出现脸色青紫、呼吸困难等表现。这种情况下应该立即给病人清除口腔呕吐物等,打开气道,使窒息能够得到缓解。假如是心源性猝死可能有胸闷、气促不适等表现,最好能够尽快把患者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2023-08-03
  • 值夜班会猝死吗(视频)

    值夜班会猝死吗
    值夜班有可能诱发猝死。值夜班其实是反应生活节律的一种工作节奏,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白天工作,晚上休息。但值夜班时可能要白天休息,晚上工作,可对生物钟造成影响。另外,晚上值夜班时,假如白天没有休息好,身体处在非常疲乏的状态,这时可能会诱发猝死。 猝死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心源性猝死中冠心病又占绝大多数。所以对于猝死的病人来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器质性问题。多为器质性问题已经存在但患者自己不知情,或者自己虽然知道但没有引起重视,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值夜班或者连续值夜班,会造成身体处在过度负荷的状态。此时对于心脑血管也是过度负荷地运作,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诱发猝死。 所以对于普通职工来说,假如高强度的值夜班,身体已经出现疲乏感,或者已经出现胸闷、气促、心悸等不适情况,建议立即停下手中工作,然后睡个好觉,充分休息。
    2023-08-03
  • 猝死时口吐白沫原因(视频)

    猝死时口吐白沫原因
    猝死时发生口吐白沫的情况非常少见,所以猝死时出现口吐白沫在诊断上有问题,应考虑病人到底有没有真正心跳、呼吸停止。因为口吐白沫一定要有呼吸,呼吸混着口腔分泌物造成泡沫。猝死指心跳突然停止,心跳停止后,呼吸跟着也停止。 部分病人在最初的1-2分钟可能心跳还没有完全停,但呼吸是一种喘息样呼吸,没有气体进出的呼吸,不能把嘴巴里的口水分泌物形成泡沫吐出来。所以猝死以后口吐白沫的可能性非常少,几乎没有,这种情况大多提示病人心跳没有停止。 猝死指健康人或相对健康的人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是六小时内突然死亡,但现在大部分专家认为是一小时内的死亡称之为猝死。猝死病人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然后呼吸丧失,或呈濒死样呼吸。
    2023-08-03
  • 猝死会口吐白沫吗(视频)

    猝死会口吐白沫吗
    按照标准的猝死定义来讲,病人猝死后不会出现口吐白沫的情况。假如认为病人已经猝死,但还在口吐白沫,只能说明病人没有猝死,应该是心跳、呼吸都在,应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在患者送医的过程中注意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分泌物,避免出现窒息。 猝死指健康人或相对健康的人在短时间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猝死的典型表现是病人突然意识丧失,假如在站立情况下会突然瘫倒在地,或是坐着的情况下突然瘫坐在椅子上,或者从椅子上滑倒在地。患者的呼吸会突然消失,但有部分病人在心跳已经停止的最初几分钟内,呼吸可能还会存在。但此时呼吸称为濒死呼吸或喘息样呼吸,这样的呼吸没有质量,没有气体进出。口吐白沫需要有气体从口腔里进出,然后与口腔分泌物、唾液进行混合形成白沫。
    2023-08-03
  • 黑白颠倒睡觉会猝死吗(视频)

    黑白颠倒睡觉会猝死吗
    黑白颠倒睡觉,确实容易导致猝死的风险。因为猝死通常与高血压、高血糖以及心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关系,而在黑白颠倒睡觉的这种情况下,人体的血压和血糖通常容易出现异常。人体是有正常的生物节律,在白天时,升糖激素即应激素应该处于高水平,这时机体适合去工作、学习。在夜晚时,应激激素水平应该逐渐回落,机体应该逐渐进入休整状态,会分泌褪黑素来帮助进行体质以及免疫力的调节。如果进行黑白颠倒的睡觉,即在白天时睡觉,这种过高的应激激素并没有发挥它正常的作用。在夜间应该进行休整时工作,这时其应该进行低水平的激素分泌,却被迫分泌高水平的应激激素帮助在夜晚进行工作与学习,这种昼夜颠倒容易导致血压出现波动,容易出现高血压,尤其血压波动幅度比较大时,容易导致出现猝死。同时长时间的黑白颠倒、工作睡觉,容易导致出现血糖异常、血脂异常,出现疲劳综合征,也容易导致猝死现象的发生。
    2023-08-03
  • 心跳过缓会不会猝死(视频)

    心跳过缓会不会猝死
    心动过缓如果是窦性心动过缓,不会发生猝死。如果是疾病因素导致的心动极为缓慢,可能会发生猝死情况,特别是心肌梗死、心肌炎导致的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或者窦房结功能造成影响。心动过缓指心脏每分钟的跳动频率低于60次/分,心电图在检查时如果明确为窦性心律,即心脏电传导由窦房结发出,属于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此时不会引发患者出现头晕、乏力、黑蒙、意识丧失等情况,多见于有运动习惯或运动员在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不需要过度关注,也不需要任何治疗。但有一些疾病因素也会导致心脏跳动过缓,例如心肌炎影响到心脏传导,或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影响到心脏传导系统的供血会发生明显的心跳过缓。患者在出现原发疾病的症状以外,还会有意识的丧失或者发生眼前发黑等情况,此种情况必须及时干预,应用临时起搏器治疗或永久起搏器的置入,防止猝死出现。
    2023-08-03
  • 心肺复苏按压深度(视频)

    心肺复苏按压深度
    心肺复苏术对各种原因造成的猝死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步骤包括CAB,C代表有效循环,主要指有效胸外按压,A代表气道,表示要开放气道,B代表人工呼吸。 根据相关指南和规范,心肺复苏流程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循环支持。其中胸外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低于或高于这个频率都不能达到有效心肺复苏。按压深度为5-6cm,低于5cm不能达到心肺复苏有效标准,每按压30次应该给予有效的人工呼吸2次。
    2023-08-03
  • 心肺复苏CAB代表什么(视频)

    心肺复苏CAB代表什么
    心肺复苏术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猝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步骤包括CAB,C代表有效循环,主要指有效胸外按压,A代表气道,表示要开放气道,B代表人工呼吸。根据相关指南和规范心肺复苏时间,向下按压深度要求至少达到5-6cm,使心脏有足够压力泵血。 心肺复苏流程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循环支持。其中胸外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至少为5-6cm,按压30次应给予有效辅助呼吸2次。在患者心脏停止跳动4分钟之内,及时做好心肺复苏,救回患者几率比较高,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希望就会变得渺茫,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几率下降7%左右,所以心肺复苏的黄金抢救时间是4分钟。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