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

  • 头震颤是什么原因(视频)

    头震颤是什么原因
    头震颤原因非常多,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情绪激动、疲劳和寒冷,可自行鉴别是否有受冷、受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去除诱发因素后,可能大部分患者会好转。若无诱因,逐渐出现震颤,需明确是否定期体检,尤其是年轻人,若最近未进行体检,一定要到医院做甲状腺检查,抽血测甲状腺功能,因为很多年轻人的头部震颤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若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甲亢药物进行治疗,震颤就会缓解。还有部分患者有震颤的家族史,比较年轻时就出现头部震颤,饮酒后减轻,提示为特发性震颤,会随着年龄逐渐加重,应及时就诊,经过神经科医生确定诊断,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2023-08-02
  • 肢体震颤怎么回事(视频)

    肢体震颤怎么回事
    肢体震颤是一种临床现象或症状,而不是病因,其病因比较复杂。要先明确肢体震颤出现的快或慢,若震颤突然出现,需考虑是否有疲劳、紧张、生气、熬夜等诱发因素,若去除上述诱发因素后3-5天症状逐渐好转,则不必担心。若震颤逐渐出现,无法明确发病的具体时间,会逐渐加重,要考虑神经系统病变。此外,要明确震颤是单侧还是双侧,若为双侧颤,而且为姿势性震颤,即在抬手、抓握、端水杯时比较严重,要怀疑特发性震颤的可能,可就医进行鉴别诊断。若震颤为隐袭逐渐起病,以单手颤为主,活动时无碍,休息时出现搓丸样震颤,则为典型的帕金森病震颤。
    2023-08-02
  • 良性震颤的治疗方法(视频)

    良性震颤的治疗方法
    良性震颤指震颤幅度比较轻微,对日常工作、生活影响不大,治疗方法主要如下:1、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疲劳,按时入睡、避免熬夜,保持心情稳定、不焦虑、不紧张、不生气,很多震颤可以自行缓解。2、规律查体,很多时候部分患者有轻微震颤,虽不影响生活节奏,但是需要做辅助检查,如青少年应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很多轻微震颤虽不严重,但为甲状腺疾病的征象,查体发现是甲亢引起的震颤,虽为良性,但应提高警惕,积极治疗;3、部分震颤与天气寒冷有关,降温时需要注意保暖即可;4、部分震颤称为特发性震颤,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会造成头颈部轻微震颤或四肢末端震颤,若有家族史,尝试改善生活方式后症状不缓解,应及时就诊,寻求神经科医生的帮助。
    2023-08-02
  • 控制头部震颤的办法(视频)

    控制头部震颤的办法
    头部震颤非常常见,若要控制,必须先找到病因,主要病因如下:1、紧张、劳累和寒冷:最常见的原因,尝试保暖、休息、平复激动心情,很多时候震颤可以自然缓解;2、甲状腺疾病:如果青年人出现头部震颤,长时间不缓解,要警惕甲状腺疾病。很多甲亢患者会出现轻微的头部或肢体震颤,若在神经内科门诊,有经验的医生会开具抽血检查,查甲状腺功能,明确是否患有甲亢;3、特发性震颤:单纯头部震颤可能见于特发性震颤,特点是双手或单纯头颈部有持续震颤,在紧张、用力时比较明显,患者可能1/3-1/2有家族史,可能会遗传,此类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即可,比较轻的情况下不用服药,若症状较重,进入重要场合前,可以尝试少量服药,能够有效控制震颤。
    2023-08-02
  • 什么是姿势性震颤(视频)

    什么是姿势性震颤
    震颤模式非常多,包括静止性震颤、动作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姿势性震颤是肢体在抵抗重力,维持某一个姿势时出现的震颤。最常见的姿势性震颤见于帕金森病患者和特发震颤患者,患者端碗、端水杯时晃动严重,此为非常具有特征性的姿势性震颤,其最常见的原因是帕金森病。如果患者端水时除震颤外,还有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和僵硬,要高度警惕帕金森病,应及时就诊。部分患者仅为单纯发颤,但是颤动幅度比较大,且双侧对称,两手同时起病,无法端碗、写字,而且有家族史,此类患者要高度怀疑特发性震颤。无论是帕金森病或特发性震颤,均可能会逐渐加重,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
    2023-08-02
  • 双手震颤是什么原因(视频)

    双手震颤是什么原因
    患者出现双手震颤,即手抖,常见原因如下:1、帕金森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可出现搓丸样的动作,以及频率4-6Hz的肢体震颤;2、特发性震颤:患者主要表现是运动时的明显抖动,比如端一杯水还没有端到嘴边时,就已经洒光;3、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手抖时,伴有消瘦、多汗、突眼、心跳加快等代谢加强的表现,到医院检查可以发现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较高;4、其他原因:如果患者长期大量的饮酒,则在戒断酒精的过程中,会出现肢体的震颤,可能是全身性震颤,在注意力集中、定向力障碍时,症状可能会更突出。
    2023-08-02
  • 什么是原发性震颤(视频)

    什么是原发性震颤
    原发性震颤也叫特发性震颤,是神经科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之一,发病率比较高,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大约1%,也就是每100个人有1个人得病,特发性或者原发性,指病因不明确,60%-70%跟遗传相关,阳性家族史非常多。震颤指四肢、头部、声音的规律性颤抖,严重情况下影响到病人日常生活,但是大部分人自己没有任何感觉。 原发性震颤患者吃饭时会出现症状,比如拿筷子、拿杯子,尤其酒桌上人多、紧张时、劳累以后特别容易出现。原发性震颤发病年龄主要有20多岁和50多岁两个高峰,尤其有阳性家族史,如果家里有很多这样的病人,每一代可能的发病年龄可能往前。
    2023-08-02
  • 身体发抖怎么回事(视频)

    身体发抖怎么回事
    身体发抖是一种症状,其发病原因取决于发抖的部位,包括以下几种: 1、如果是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单手震颤且合并活动障碍、走路障碍、转身困难、起步困难,高度怀疑帕金森氏病的可能; 2、如果是双手震颤,首先要排除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家族性特发性震颤的可能; 3、如果是全身抖动,可能与精神紧张有关,比如有严重焦虑症的病人,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全身的抖动、震颤,所以身体发抖要看发生的部位和具体情况来确定病因。
    2023-08-02
  • 老人手抖的原因(视频)

    老人手抖的原因
    老年人手抖和年轻人不同,老年人常见疾病具体如下: 1、良性特发性震颤老年人较多见,年轻人也可见到,有一部分患者有家族史,也有部分患者无家族史,属于散发病例。良性特发性震颤表现不在静止时抖,而在做动作时抖,尤其做较精细动作。比如部分老年人在拿筷子、端碗时抖得厉害,写字时抖得厉害,严重则无法写字,写出来的字七扭八歪,提示可能为良性特发性震颤。患者有时还会伴有头部抖动,即头不自主的摇。 2、较常见疾病导致手抖,即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在静止时候即可出现抖,且抖的动作有特色,如在数钞票动作,又称点钞样的抖动或搓丸样抖动。除手抖外,患者还有动作迟缓、胳膊腿发僵的表现。 3、部分患者因为小脑病变,出现意向性震颤。越接近目标手越抖,且拿东西感觉到不准,这时需怀疑小脑疾病,要经过相应检查才能确定。
    2023-08-02
  • 手颤抖是什么病的前兆(视频)

    手颤抖是什么病的前兆
    手颤抖可见于生理情况,如紧张、饥饿、疼痛、寒冷或手持续用力时间较长时。手颤抖常见的疾病状态包括良性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焦虑状态以及肝性脑病、低血糖等。 如果手拿东西做精细动作时出现抖动,而静止状态下未见抖动,考虑良性震颤的可能较大。如果在静止情况下手颤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则患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大,需到专科医院就诊。部分患者紧张时出现手抖,同时伴有心慌、出汗等症状,可能为焦虑发作。还有较少见的情况,比如肝性脑病也可出现手抖,也称为扑翼样震颤,有如小鸡翅膀般抖动。另外是低血糖,饥饿时不光手抖,还会乏力、出汗、脸色苍白,但补充糖分后症状即可缓解,则提示患者有可能为低血糖,需测量血糖。 总之,手抖可能是生理性,也可能是疾病状态。具体情况应到专科医院就诊,由医生帮忙行进一步鉴别。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