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

  • 特发性震颤会自愈吗(视频)

    特发性震颤会自愈吗
    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显然是不同的,这两个疾病实际上更多的都是对症的处理。特发性震颤也有震颤的发生的通路,与丘脑底核的传导通路是有关系的。所以一旦发病以后在临床上是不能自愈的。但是疾病的发展非常缓慢,疾病到一定的程度,以及控制症状比较差时可以做DBS的治疗,症状可以消失。 在不做治疗的情况下能够生活自理,不需要深部电刺激的时候尽量不做,所以这个病虽然不能自愈,但是对生活的影响并不大。有很多治疗这个疾病药物,可以选择对症的处理,在临床上可能用β受体阻滞剂的药物,能改善一些症状,但是在用药有一定的效果,停药可能就比较困难,对年龄大的患者,可以影响心率的改变,心率的减慢和血压的降低,所以在临床上尽量减少使用。
    2023-08-01
  • 治疗特发性震颤最好时机(视频)

    治疗特发性震颤最好时机
    特发性震颤影响生活质量、工作需要的时候处理就是最好的,治疗特发性震颤要考虑很多因素,疾病的病情轻重程度、患者的工作场所、工作需不需要精细运动、对生活的影响。假如对生活影响不明显,往往不需要处理,对生活有影响、工作环境需要就需要处理。到后期疾病的症状比较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处理。 除了特发性震颤以外,还有心因性震颤,心因性震颤不排除,处理起来效果不好,心因性因素处理掉以后很多患者都可以不做处理。
    2023-08-01
  • 特发性震颤是怎样引起的(视频)

    特发性震颤是怎样引起的
    特发性震颤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出现了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有很多与家族有关系,属于显性遗传。在临床上父母有,小孩多半都会有,只是发病年龄早晚,有的发病比较早,十几岁,有的是30-40岁才比较明显。有很多患者是在力量比较差,或者劳累以后才发现自己有手抖,还有情绪不好的时候症状比较突出。 对于有特发性震颤的患者来说,不是疾病可以诱发的,而是本身就是遗传相关的疾病,在临床上进展往往比较慢,还有很多情况是不太清楚的。
    2023-08-01
  • 中医能治好特发性震颤吗(视频)

    中医能治好特发性震颤吗
    中医不能治好特发性震颤,因特发性震颤由多种因素造成。部分患者因遗传因素引起该病,即遗传性疾病,与DNA链、基因的遗传和突变有关。这类疾病通常不能被治愈,故中医或西医均较难治愈特发性震颤,但中医对治疗特发性震颤有较多帮助。中医认为这类颤证通常与虚、风、瘀等痰湿或寒凝有关,故中医在治疗颤证时有较多的方式方法,包括中医中药、针灸学、推拿学。还可做温热的治疗,如艾灸、中药熏洗、泡洗、汗蒸等方式,均具有中医理论方法和理论基础,可对震颤有所帮助。同时中医还有较多方式调节和平缓患者的情绪,因患者在急躁、烦躁或疲劳时可加重震颤症状。
    2023-08-01
  • 身体不受控制的抖动一般是什么病(视频)

    身体不受控制的抖动一般是什么病
    抖动可能为一种不自主的运动,不自主运动的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迅速投掷:多由于脑部底丘脑核损害而致; 2、手足不自主摸索挥动:为舞蹈症,如风湿性舞蹈症、老年性舞蹈症、遗传性舞蹈症等; 3、震颤:包括手部、头部细小有节律的颤动。常见疾病包括特发性震颤,帕金森氏病,或内科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性脑病等; 4、全身强直、阵挛、抽搐,伴大小便失禁和意识丧失:多为癫痫发作。癫痫有较多发作形式,可以表现为像断线的木偶样,突然跌倒,失张力发作,或肢体有节律的抖动,叫做肌阵挛发作; 5、抖动也可以指小组肌肉有节律的跳动,叫做肉跳:可见于生理情况或神经肌肉性疾病。
    2023-08-01
  • 特发性震颤治好会复发吗(视频)

    特发性震颤治好会复发吗
    特发性震颤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却不能治愈。轻微特发性震颤患者可以通过控制情绪或服药来改善症状,但完全治愈目前不可能,当前特发性震颤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治疗方法基本是对症治疗,治疗手段终止后,症状还会出现,如对于症状非常严重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双手不能端水杯,不能拿筷子、系扣子,安装脑起搏器可以改善80%-90%的症状,患者可完成日常活动,基本和正常人便没区别。但一旦关机或停止脑起搏器治疗,症状很快便表现出来,因此特发性震颤不能治愈。 有些患者特发性震颤治好了,现在不用吃药,其实这种情况可能是患者有误诊,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手抖症状,如甲状腺亢进、低血糖、药物中毒等,经过药物治疗可以痊愈,被误诊为特发性震颤,所以患者认为特发性震颤能够治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确实大部分特发性震颤患者症状进展非常缓慢,一般20-30年只有轻微加重,或中间有短暂症状完全消失。但该病60%是遗传性疾病,其余是散发基因突变,不是自愈性疾病,也不是能够治愈的疾病,希望特发性震颤患者对该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2023-08-01
  • 特发性震颤仪器检查得出来吗(视频)

    特发性震颤仪器检查得出来吗
    帕金森病在各个方面都有异常指标,特发性震颤患者做CT或磁共振检查基本正常,做肌电图可能有4-8Hz的震颤连续发放,基因分析对于确诊某些遗传性肌张力障碍有意义,有些肌张力障碍患者也表现为震颤,但基因检测可以发现异常基因,可以诊断为肌张力障碍。仪器很难诊断特发性震颤,但对于鉴别诊断有意义。 特发性震颤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临床表现,如双手或头部有4-8Hz的震颤,是意向性震颤,紧张时便加重,精细动作时也会加重,如让患者写字或拿水杯喝水等动作,症状会非常明显,饮酒后可以缓解,第二天又加重,60%为家族性遗传性。仪器检查对鉴别诊断有意义,即可以排除其它和特发性震颤相近的疾病,如PET扫描可以发现特发性震颤,壳核能够正常摄取18F多巴胺,基底节区多巴胺D2受体正常,多巴胺转运蛋白功能正常,而帕金森像壳核摄取18F多巴胺减少,基底节区D2受体也上调。
    2023-08-01
  • 特发性震颤如何护理(视频)

    特发性震颤如何护理
    早期年轻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一般无需特需护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震颤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也要注意看护,非常重要,如鼓励患者和其他患者一起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如太极拳、广播体操、老年广场舞等。在心理方面,要营造使患者心态和平的环境,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要开导患者减轻思想负担,要关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鼓励患者,自己完成日常活动,如吃饭,穿衣等。饮食方面要少吃肉类,限制肉类摄入,因为蛋白中有氨基酸成分,会影响左旋多巴药物进入脑内,因此需要限制肉类摄入,少量瘦肉可以吃。 每天保证适量谷物,从谷物中来得到碳水化合物,如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获取足够能量。吃水果、蔬菜等维生素含量比较多的食物。特发性震颤患者应保持食物多样性,多样化食物可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饮食本身赋予乐趣,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进食。
    2023-08-01
  • 特发性震颤突然好了正常吗(视频)

    特发性震颤突然好了正常吗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和遗传相关的运动障碍性疾病,60%的患者可能有家族史,一般不会自行好转,也不会突然正常。如果有些患者确实手抖症状突然好了,可能有其他因素,如患者诊断为特发性震颤,在无意中饮酒,饮酒可以使特发性震颤症状发生戏剧性消失,但为短暂现象,第二天症状会加重,尤其是震颤幅度会增加;再有诊断不明确,因早期特发性震颤很难诊断,主要依靠症状表现、家族史等来综合分析。现在尚没有实验室检查等客观证据来诊断特发性震颤,即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不能诊断该病。 因此,早期缺乏经验的医生很容易将手抖或头抖、其它疾病诊断为特发性震颤,如甲亢,低血糖,直立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有可能治愈,所以震颤原因很多,要仔细鉴别。患者需明确特发性震颤是良性疾病,疾病进展非常缓慢,轻微震颤无需治疗,不要过于紧张。
    2023-08-01
  • 原发性震颤与特发性震颤的区别(视频)

    原发性震颤与特发性震颤的区别
    原发性震颤是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震颤,约60%的病人有家族史,主要影响上肢,也可以影响头部、躯干、颈部,也可以影响发声或面部肌肉。震颤一般是意向性,完成精细动作时特别明显,如写字、拿筷子,震颤明显便会加重,紧张时也会加重,震颤频率一般在4-8Hz,休息时震颤可以消失或部分缓解。有明确原因的震颤称为继发性震颤,还有帕金森病早期,表现为震颤,患者没有肢体僵硬,与特发性震颤早期很难区别。帕金森病表现实际上是静止性震颤,而特发性震颤表现的是意向性震颤,两者有本质区别。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服用药物,如丙戊酸中毒、戒酒,也可以表现为肢体震颤,小脑性震颤主要是四肢缓慢、波幅比较大的震颤,是由小脑及其它脑区损伤引起,如中风、长肿瘤、多发性硬化、长期饮酒都会造成小脑慢性损伤。 直立性震颤是罕见的症状,原因尚未明确,特征是在站立时,腿部肌肉迅速收缩或有痉挛,使患者有不稳定或不平衡的感觉,并且立即尝试坐下或行走,因为震颤频率很高非常快,肉眼很难察觉,但仔细触摸患者的大腿或小腿便可以感觉到有明显的肌束震颤。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