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

  • 慢性肠炎会变成肠癌吗(视频)

    慢性肠炎会变成肠癌吗
    只有少数慢性肠炎会转变成结肠癌,通常与引起慢性肠炎的病因有一定关系,具体如下:1、溃疡性结肠炎:与免疫性有关,如果这类患者未经过规律有效的药物治疗,导致病情的反复发生、病情迁延、病史时间过长。例如未规律药物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时间>10年的患者,实际在这种慢性肠炎的基础上,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会较高。由于在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可能引起肠道发生炎症性的息肉增生,息肉在长期炎症刺激下可能逐渐转变成肠道肿瘤。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将病变部位的结肠、直肠在外科手术下进行切除;2、肠道功能紊乱:部分俗称的慢性肠炎实际可能归属于慢性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出现长期的大便不成形、大便次数多,但是肠镜检查并未报告溃疡结肠炎或者有严重的占位性疾病,实际是肠道功能紊乱,这类所谓的慢性肠炎不会转变为结肠肿瘤。
    2023-08-01
  • 慢性肠炎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慢性肠炎是怎么形成的
    慢性肠炎可以由环境、免疫遗传、精神因素造成,有时与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等微生物感染有关。如果是细菌感染,比如常见的细菌性痢疾,应积极给予抗生素使用,并且补充电解质,通过缓解症状,随着细菌的控制,症状会自然消失。有些慢性肠炎与免疫相关,比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需要进行激素类或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对于以上因素引起的肠炎,主要治疗目的是减少并发症,比如创口出血、梗阻、癌变等,因此定期肠镜检查对于结肠炎患者很重要,有时肠炎患者容易出现便血,因此控制因便血引起的营养不良和贫血症状,是结肠炎的治疗目标之一。
    2023-08-01
  • 大肠炎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大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大肠炎是临床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类疾病,根据内镜下表现可分为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非特异性结肠炎比较常见表现包括间断性腹痛、大便习惯改变,比较常见是大便次数增多、较稀或不成形。通常患者腹痛后会容易出现便意,在排便后患者腹痛、腹胀可得到有效缓解。 而溃疡性结肠炎是指在内镜下可看到结肠黏膜有大片糜烂、溃疡,典型症状是腹泻以及大便性状为黏液脓血便。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很多患者往往还会伴有发热、贫血、消瘦,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胃肠道外表现,比如口腔溃疡以及关节炎等。因此,若患者出现以上临床症状,建议去医院进行大便常规与肠镜检查。
    2023-08-01
  • 肠炎会传染吗(视频)

    肠炎会传染吗
    肠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肠炎可以出现红肿、充血、渗出等情况,具体如下:1、非感染性肠炎:如夏天湿气、受凉,本身气温较高,但是贪凉导致暑湿感冒,则可以出现肠炎。另外进食食物被细菌毒素污染,可以出现腹泻、水肿等情况,通常不会传染,如果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与免疫有关,并不传染,但是有遗传因素存在;2、感染性肠炎: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霍乱等感染性疾病,则会传染,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所以要注意管理呕吐物和排泄物。另外需要勤洗手,饭前便后一定要勤洗手,在护理病人时更要注意预防传染。
    2023-08-01
  • 肠炎怎么治疗较好(视频)

    肠炎怎么治疗较好
    肠炎属于一大类疾病,根据病因、疾病不同,采取治疗方法不同,主要内容如下:1、急性肠炎:常由于进食不当引起,如果是感染细菌导致,有效抗生素治疗可缓解症状。如果是病毒引起,通常进行休息、饮食即可,若腹泻严重则需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2、慢性肠炎:包括肠功能紊乱,如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常与紧张焦虑有关,此时需增强体质,避免过度情绪紧张,可缓解症状。对于炎症性肠病,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大便带有黏血,以青少年为主,此时治疗较复杂,有时需要3-5年的治疗,严重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服药。溃疡性结肠炎根据发病初发性、复发性,以及疾病的轻、中、重程度不同,用药并不相同。对于轻症患者,美沙拉秦治疗较有效,对于中到重度患者,急性期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维持期可能需要美沙拉秦或硫唑嘌呤等进行治疗。
    2023-08-01
  • 出血性肠炎症状(视频)

    出血性肠炎症状
    出血性肠炎是有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炎症,充血、水肿、出血等情况都可归纳为出血性肠炎,目前临床细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主要症状为大便性状改变,有肉眼可见的血便,或大便颜色发黑呈柏油样便,化验时潜血阳性,同时伴有大便次数增多以及腹疼,若患者持续反复发生,还可造成贫血等症状,需要高度重视,此类症状提示身体出现严重问题,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情,进而做出相应诊断,不可在家自行观察。部分患者有特殊情况,排便时可见鲜血便,混在大便表面,或用手纸擦时发现鲜血,一般考虑直肠末端病变,如痔疮,而痔疮分为内痔和外痔。若患者有外痔,一般有明显症状,出现血便,以及有排便疼痛。若有外痔,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大便表面有血液,或排便后有鲜血滴下,部分患者因无疼痛症状,从而不注意,造成这种情况反复发生,严重时可引起贫血。
    2023-08-01
  • 病毒性肠炎几天能好(视频)

    病毒性肠炎几天能好
    多数患者出现病毒性肠炎,通常可在3-7天恢复甚至自愈。若患者既往体健,出现病毒性肠炎时应注意饮食的调整、休息,症状通常可在2-3天明显好转。而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则需要进行营养支持,如腹泻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口服补液盐,甚至蒙脱石散等止泻药以减少大便次数,有助于疾病的好转。若患者既往存在病史,如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病毒感染,则可能进一步加重症状,不仅大便次数增多,还可能出现粘液脓血便甚至高热。此时患者需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甚至给予更昔洛韦三周的治疗,症状才能明显好转。所以若既往体健的患者出现病毒性肠炎预后较快,但对于既往存在基础疾病且体质较差的患者,预后相对较慢。对于特殊人群,如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病毒感染的患者,更应积极、规律进行治疗,以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与慢性结肠炎区别(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与慢性结肠炎区别
    慢性结肠炎首先是没有真正标准的诊断,慢性结肠炎可能是肠道黏膜有炎症,但是现在讲的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 一般来说肠道炎症分为几种,有感染性的、非感染性的,像溃疡性结肠炎,应该是属于非感染因素所造成的肠道炎症表现。 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会遇到大部分的老百姓,因为腹痛、腹泻,特别是在短期内有明确不洁饮食史。 首先要考虑是不是吃坏了东西,是不是有肠道感染,如果排除了肠道感染,所有的这些腹痛、腹泻、便血的症状大于6周以上,才考虑是不是有慢性疾病,其中就要考虑是不是有溃疡性结肠炎。 所以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诊断来讲,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排除性的疾病,首先病人的病程要足够长,大于6周以上,要排除常见的肠道感染因素,才能考虑是否可能存在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2023-08-01
  • 怎么治疗小儿慢性结肠炎(视频)

    怎么治疗小儿慢性结肠炎
    治疗小儿慢性结肠炎的方法包括: 1、感染性结肠炎:可用抗菌素治疗,小儿用抗生素包括头孢、黄连素、甲硝唑等; 2、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可停掉以前用的抗生素,再采用益生菌治疗; 3、过敏性结肠炎:需停掉过敏食物再逐步恢复; 4、溃疡性结肠炎:需根据病情选择使用美沙拉嗪等柳氮磺吡啶药物,较重可采用激素,还可进行其它辅助治疗; 5、饮食调整,不吃油腻的食物,多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且宜少吃多餐。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特征(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特征
    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程、病情轻重不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者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腹痛多为隐痛或者绞痛,常常位于左下腹或者小腹。其它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脾肿大等。左下腹可以有压痛,有时可促进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为严重的腹泻,每日大便10-30次,排出含血、脓、黏液的粪便,并伴有高热、呕吐、心动过速或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的表现,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死亡。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