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

  • 溃疡性结肠炎饮食上有什么禁忌(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饮食上有什么禁忌
    溃疡性结肠炎因为累及到消化道,而消化道与饮食相关性较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要进食少渣食物,尽量要少接触刺激性的食物,包括葱、姜、蒜、浓茶、笋、芹菜等高纤维、高热量的食物,这些容易造成肠道黏膜损伤。还是要禁食生冷食物,消化道的黏膜都很脆弱、柔软,刺激性食物会造成急性黏膜损伤、呕血。 因为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的病因,是急性胃黏膜病变,即生冷、刺激的东西造成急性黏膜损伤。还要严禁油腻食物,油腻食物容易造成脂肪代谢沉积,脂肪酸对肠道有一定损伤。如果做好以上方面,临床上结肠炎的症状也会得到一定缓解。
    2023-08-01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如何预防(视频)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如何预防
    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长期的过程,由于现在病因没有完全明确,所以要做到预防有一定难度。溃疡性结肠炎跟家族遗传有相关性,如果家里人或者直系亲属里有这方面疾病的人群,要重点作为筛查对象,要尽快到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同时要观察自己的大便性状,包括大便次数。正常人基本是<3次/天,一般溃疡性结肠炎>3次/天,大便正常是黄色、成形、香蕉状大便,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可能大便不成形,或者比较稀烂。一般正常大便里没有黏液、脓血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会有黏液、鼻涕样的物质。如果大便出现异常,应该立刻到医院进行结肠镜的检查。 如果大便次数、性状已经有改变,又到医院检查过,医生会诊断结肠黏膜有炎症或有充血,此时应该要适当放压、减压,压力越大肠压力也会大,造成激素分泌紊乱。饮食上不能天天吃夜宵,需要进行清淡、易消化饮食。
    2023-08-01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溃疡性结肠炎最初症状可以概括为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轻重不一,发病时可以突然表现发作或缓慢逐渐进展。多数患者病程反复发作,发作间期可以缓解,少数患者首次发作后病情可以长期缓解。主要症状是腹泻伴有黏液脓血便,是由于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溃疡导致。腹泻次数由一次到数十次,取决于病变程度和病变范围的广泛程度。 重症患者甚至可以因腹泻频繁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虽然全血并不多见,但大便带血较为常见。病情局限于直肠时,会有鲜血附于大便;如果病变广泛侵袭大肠黏膜时,则会混合在粪便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腹痛多表现为痉挛性左侧左下腹疼痛,常见特有症状为便前腹痛,便后缓解。其它症状则包括腹胀、消瘦、发热。存在肠道外症状,例如关节痛、虹膜炎、口腔炎、皮下结节等。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5年了有什么危害(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5年了有什么危害
    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如果5年控制不良,长期腹泻会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营养状态差则会引起体重减退、体力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大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属于轻中型,如果长期维持缓解,预后较为理想。如果不能坚持服用药物,病情呈慢性化,反复发作状态时,急性爆发时伴有并发症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慢性持续活动或反复频繁发作预后较差可能会引起直肠乙状结肠癌,多见于病变范围广,例如全结肠型或病程长的患者,结肠癌风险率比正常人要高,可以危及生命。结肠癌多发生于静止期,此时由于便血和腹泻认为属于炎症复发,因此明确诊断较晚,延迟诊断以后预后较差。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对于病程8-10年以上的长期患者,病变范围较广泛或全结肠炎以及病程在30-40年以上,局限性左半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患者应当进行监测。结肠镜检查至少要每两年进行一次,应该进行多部位活检。当组织出现异常增生,例如不典型增生,患者需要更加密切的短期内随访,重度异型增生如果可以确诊,则应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3个月癌变率高吗(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3个月癌变率高吗
    溃疡性结肠炎3个月的癌变率极低,目前公认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结肠癌的机会要比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群高。但是直肠乙状结肠癌多见于病变范围广,患病时间长的患者,例如全结肠炎患者、病程超过1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10-20倍,病程10年以后危险性每年递增1%。 结肠癌在癌变在静止期,由于经常便血、腹泻被患者认为结肠炎复发,因此明确结肠癌诊断时存在延迟,预后比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癌变预后更差。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监测应是对于病程8-10年以上的长期患者,病变范围较广泛或全结肠炎以及病程在30-40年以上,局限性左半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患者进行监测。 结肠镜检查至少要每两年进行一次,并且应该进行多部位活检。当组织出现异常增生时,例如不典型增生,需要更加密切的短期内随访,重度异型增生如果可以确诊,应当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的检查方法(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的检查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依赖于结肠镜检查,肠镜下表现肠黏膜多发生浅表糜烂和溃疡,存在脓性分泌物,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病变从直肠开始出现连续弥漫性分布。X线检查也是一种检查方法,可以表现为钡灌肠时存在浅表溃疡、黏膜紊乱,有时可以看到结肠袋消失、肠管缩短、变细、呈铅管样。化验检查包括粪便检查存在白细胞,长期腹泻的患者会出现贫血,炎症指标增快。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有赖于仔细分辨,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发热时和细菌性痢疾进行鉴别。细菌性痢疾一般病程较短,短则3-5天或1周内。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反复发作1周,大多数患者都是3个月以上。整个病程存在漫长迁延的腹痛、腹泻,所以患者出现长期慢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多次反复发作,需要赶快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治愈后的调理(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治愈后的调理
    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活动期时应当充分休息,调节情绪,避免心理压力过大。急性活动期时可以进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例如稀饭、汤面。病情稳定、好转以后可以改成富有营养的易消化食物,例如大米粥。少渣饮食例如稀饭、拌汤,但不宜过多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例如火锅。 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性疾病,按医嘱定期服药,按时医疗随访,避免擅自停药。反复病情活动的患者应做好长期服药的心理准备,严格戒酒、戒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熬夜,避免接触过敏食物,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饮食,以免引起溃疡性结肠炎加重。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需要多长时间做一次肠镜(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需要多长时间做一次肠镜
    现在因为饮食结构改善和检测手段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越来越多。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或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程度,其中结肠镜检查属于主要检查手段。一般对于发病8-10年所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都要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确定当前病变范围。 如果为广泛性结肠炎,以后每隔1年要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20年后每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左半结肠型,起病15年开始隔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一般程度较轻,不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监测。没有特别规定进行结肠镜的时间,可以根据病情变化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进行结肠镜检测。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及检查方法(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及检查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较为特殊结肠炎,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根据我疗统计,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临床表现为持续和反复发作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或不同程度全身症状,病程都在4-6周以上,可伴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溃疡性结肠炎肠外表现不多见,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仔细体格检查; 2、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例如粪便常规检查和粪便培养不要少于3次; 3、结肠镜检查,最好进到末端回肠并进行活检,为建立诊断关键; 4、其它检查,例如结肠镜检查碰到肠腔狭窄无法通过时,可以换用结肠钡剂灌肠,增强CT或结肠成像检查等。
    2023-08-01
  • 怎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视频)

    怎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目前认为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较为困难。主要根据病情活动性严重程度,病变累及范围和疾病类型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5-氨基水杨酸制剂,主要用于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2、激素,主要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 3、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激素效果不佳或激素依赖患者; 4、生物制剂,一般主要用于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或不能耐受上述药物治疗患者。因为生物制剂一般费用较昂贵,大部分属于自费; 5、除药物治疗外部分患者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大出血、已经癌变或高度怀疑癌变患者,积极内科治疗无效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或合并中毒性巨结肠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建议及早行外科干预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