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

  • 直肠溃疡严重吗(视频)

    直肠溃疡严重吗
    直肠溃疡是否严重,需根据以下几点进行判定: 1、患者的年龄; 2、常见高危因素:是否吸烟、饮酒;直系亲属或其他直系亲属有无恶性肿瘤的家族史;溃疡位置、形态、镜下表现,是否合并有其他免疫系统疾病等; 3、溃疡大小、深浅、连续性等因素。 上述情况皆影响直肠溃疡严重程度,临床中部分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肿瘤,皆以直肠溃疡的形式表现。建议该类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直肠溃疡病因,对症治疗。
    2023-07-31
  • 直肠炎怎么办(视频)

    直肠炎怎么办
    因直肠距肛门较近,若经肠镜确诊为直肠炎,症状轻时,可使用栓剂如太宁栓,具有消炎、修复黏膜的作用。如伴有溃疡性结肠炎,则不可单纯应用太宁栓,可使用美沙拉嗪栓等针对性治疗。若为放射性直肠炎,可使用太宁栓或加用黏膜保护剂,效果较好。若直肠炎症状较重,出现便血等症状,可辅助使用抗生素消炎治疗,甚至加用止血类药物。
    2023-07-31
  • 直肠溃疡的危害(视频)

    直肠溃疡的危害
    直肠溃疡是指患者直肠出现溃疡性病变,可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恶性病变引起直肠溃疡例如结肠癌,可能会引起患者生命危险。直肠癌引起直肠溃疡容易出现出血、穿孔,建议患者积极进行肠镜检查,进行肠镜下病理检测,如果确诊直肠癌需要积极进行手术、化疗或放疗治疗。 除此之外部分直肠溃疡和直肠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相关。对于这类疾病引起的直肠溃疡主要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需要严密监测患者是否存在便血。如果便血较明显,积极给予相应治疗。同时溃疡性结肠炎这类炎症性肠病、直肠溃疡如果长期存在,以后存在癌变风险,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肠镜以预防癌变。
    2023-07-31
  • 直肠溃疡怎么消除(视频)

    直肠溃疡怎么消除
    直肠溃疡是指患者在直肠发现溃疡性病变,可以分为肿瘤性相关溃疡和炎症相关溃疡。肿瘤相关溃疡可通过内镜并在内镜下取病理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确诊。如果确诊直肠肿瘤,建议积极进行手术、化疗或放疗治疗,才能从根本解决此类疾病。 炎症相关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引起直肠溃疡,建议可以应用针对直肠炎症药物,常用美沙拉秦。美沙拉秦可以包括栓剂或灌肠液,可以有效减轻直肠以及结肠溃疡情况,同时建议患者可以服用益生菌以及中成药帮助直肠溃疡愈合。建议直肠溃疡患者定期进行肠镜检查,防止溃疡是否进展成为结肠肿瘤。
    2023-07-31
  • 结直肠炎怎么治疗(视频)

    结直肠炎怎么治疗
    结直肠炎患者需要对因治疗,因为引起结直肠炎的病因很多,比如炎症性肠病,即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氏病等。结直肠炎治疗比较复杂,包括口服药物或应用肛门栓剂,比如5-氨基水杨酸,以及激素、生物制剂等。部分结直肠炎属于一般炎症,即非特异性结直肠炎,原因较复杂,可能与感染有关,也可能与身体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如果是感染引起,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不是感染引起,可以用黏膜保护剂,比如中成药,如肠胃康、固本益肠片等进行治疗。
    2023-07-31
  • 溃疡性直肠炎能活多久(视频)

    溃疡性直肠炎能活多久
    溃疡性直肠炎应该是指溃疡性结肠炎,通常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实际严格意义上,没有溃疡性直肠炎的学术名称,主要是溃疡性结肠炎,包括结肠和直肠的炎症。这类疾病如果较为严重,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对寿命并无较大影响,并非患溃疡性结肠炎,生命就会受到威胁。通常只需正常、规律用药,遵循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即可。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排黏液脓血便,所以患者容易出现腹泻,伴有大便带血、带黏液等情况。通常基础的用药是美沙拉嗪,如果是直肠炎症,可能需要应用栓剂,如美沙拉秦栓等。应用药物通常能够控制肠道炎症,避免症状的反复发作。最好能够达到病情的内镜下缓解,即内镜下炎症消失。如果能够长期用药控制,通常这类疾病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多数都能够正常生活。
    2023-07-31
  • 直肠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视频)

    直肠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直肠炎并非简单的直肠细菌感染造成的发炎,肠炎性病变与遗传、免疫因素、细菌、病毒感染、放射因素、功能性炎症等相关,不同的直肠炎症治疗方法有较大差别,具体如下: 1、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大部分均需应用抗生素,菌痢属于细菌性肠炎,此时需应用的适当抗生素,还需补充大量电解质,对于缓解腹泻症状以及提升水电平衡较有必要; 2、免疫或遗传性疾病:比如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应用激素或提升免疫力疗法,才可治疗或缓解因直肠炎引起的相关症状; 3、预激综合征:以应对症处理为主,如果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才可进行手术切除,但在术后仍要积极去除导致肠炎的基本病因,才可减少术后复发。
    2023-07-31
  • 下消化道出血粪便特点(视频)

    下消化道出血粪便特点
    下消化道是指在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为除外食管、胃、十二指肠的肠道。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粪便往往表现为暗红色或者红色,出血部位距离肛门越近,因为没有经过肠道细菌作用,所以大便的颜色越红;如果出血部位远离肛门,比如升结肠出血,其大便往往表现为暗红色。 导致消化道出血比较常见的是炎症性肠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引起脓血便,往往血多脓少;克罗恩病也可能引起下消化道出血。此外一些感染性疾病,比如出血性肠炎可能引起出血。比较严重的肿瘤,结肠癌病人出现肿瘤破溃,累及到血管也可能出现下消化道出血。还有最常见的痔疮,痔疮出血往往表现为鲜血滴在粪便上,便和血分离。 因此,需要再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比如做肠镜即可明确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
    2023-08-01
  • 大便隐血阳性得癌的概率(视频)

    大便隐血阳性得癌的概率
    大便隐血阳性虽存在出现肿瘤的可能性,但具体概率无法用数字表达。大便隐血阳性是一种很常用的体检方式,用于检查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 如果大便隐血阳性,通常提示患者消化道有5-10ml的出血,出血量不大,可能来源于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常见疾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胃癌,其中胃癌的出现情况较少。下消化道中比较常见疾病有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比较少见的为结肠癌。若在体检中发现大便隐血阳性,需要积极进行胃镜与肠镜检查,才能够明确排除是否存在胃肠道肿瘤。
    2023-08-01
  • 什么是慢性肠炎(视频)

    什么是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属于不规范的说法,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免疫紊乱相关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仅累及结肠,表现为以直肠为主要发源地,逆行向上的结肠黏膜弥漫炎症、糜烂、浅溃疡。部分患者仅局限于直肠或累及到直肠、乙状结肠,如果到达脾区称之为左半结肠型,越过脾区称之为全结肠型,范围越广病情越重。此类疾病不能彻底治愈,但可以依靠药物仅可能处于缓解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可以选择美沙拉嗪、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要求患者依从性较好,遵医嘱长期坚持服药,避免擅自减药、停药,擅自减药、停药会导致病情复发,长期病情反复发作会导致肠腔内的黏膜中息肉形成以及癌症发病率增加。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