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

  • 消化性溃疡首选药物(视频)

    消化性溃疡首选药物
    消化性溃疡是因为胃酸过多消化能力过强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所以其首选治疗是抑酸剂。抑酸剂是各种拉唑类的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其抑酸强度和作用时间目前最好。达喜之类的药物作为拉唑药物的补充,也用在溃疡的治疗。 辅助药物,包括胃黏膜保护药物,起到促进溃疡的愈合,让溃疡愈合质量更高,缩短溃疡的愈合时间。中成药可以减轻胃溃疡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溃疡治疗实际上是综合治疗,虽然首选治疗是拉唑,但是综合治疗的饮食治疗也较关键。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最严重并发症是什么(视频)

    消化性溃疡最严重并发症是什么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溃疡癌变以及穿孔,这些并发症都比较严重,但最严重的并发症为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因为溃疡引起的出血既可以是小量持续,也可以是大出血。对急性大出血的病人,如果控制不住,可以出现病人循环衰竭,出现出血性休克,病人的重要脏器供血会出现问题,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晕厥、死亡。所以与溃疡导致幽门梗阻的癌变比较,溃疡造成的大出血应该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治疗消化性溃疡不及时,也会出现穿孔,尤其是在餐后的溃疡穿孔,可能会继发腹腔感染,由于重症感染,也会导致感染性休克,需要及时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所以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以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的生物化学检验有哪些项目(视频)

    消化性溃疡的生物化学检验有哪些项目
    消化性溃疡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反酸等,常见的生物化学检验项目如下: 1、大便常规:部分患者可能在溃疡基础上合并出血,出现大便潜血阳性; 2、血常规:明确有无贫血,大便反复少量出血会导致贫血; 3、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99%-10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90%以上的胃溃疡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临床上检查消化性溃疡最好的方法是胃镜,可以明确诊断有无溃疡、溃疡有无出血以及溃疡的性质。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常检查呼气试验。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于什么部位(视频)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于什么部位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及胃窦部,这些部位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率较高的部位。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病机制为胃酸分泌过多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十二指肠球部及胃窦部也是幽门螺杆菌密集度较高,以及胃酸分泌较多的部位。胃体、胃底、食管下段等其它部位,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较低。消化性溃疡好发于胃窦以及十二指肠球部,不同部位溃疡的腹痛部位、性质、特点不同,胃溃疡主要表现为餐前腹痛,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餐后腹痛。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鉴别诊断(视频)

    消化性溃疡鉴别诊断
    消化性溃疡指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的溃疡,鉴别诊断如下: 1、胆囊疾病:如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腹部疼痛可能会放射到上腹部,有的病人会误以为自己是胃病,反复吃胃药,除了上腹痛以外,比较有规律性的症状是进食油腻、高脂高蛋白食物以后出现腹痛。B超检查可以发现胆囊壁增厚,胆囊体积增大,可能发现结石; 2、恶性溃疡:良性溃疡和恶性溃疡的鉴别,主要是通过症状、病期以及治疗是否有效。消化性溃疡通过积极治疗,症状很快得到缓解,6-8周即可得到痊愈,后期较少出现反复疼痛、缠绵难愈的状况。胃癌引起的疼痛通过治疗后,疼痛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缓解,但是不可能得到根本好转,容易出现反反复复疼痛。胃癌除了腹痛以外,还有进行性消瘦、乏力、纳差、大便潜血反复阳性的症状,胃镜下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3、心脏疾病:对于出现上腹痛的老年人,还要注意心脏疾病,如下壁心梗,最先表现的是上腹痛。在疼痛不典型的时候,要通过心电图、心肌酶、TnI检查进行鉴别。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注意事项(视频)

    消化性溃疡注意事项
    消化性溃疡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休息,规律生活,进行适当锻炼; 2、饮食方面以容易消化、清淡食物为主,摄取适量蛋白质,蛋白质对胃酸有缓冲作用,可以中和胃酸,同时注意供给丰富的维生素,避免生硬、刺激以及辛辣食物; 3、戒烟酒,保持心情舒畅,舒缓生活压力,工作要劳逸结合,消化道出血时要保证绝对休息; 4、按时按疗程服用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患者治疗期间1-2个月复查一次胃镜,复查到溃疡愈合为止。如果胃溃疡长期没有愈合,患者应到医院反复就诊检查,同时进行活检,排除癌变可能。
    2023-08-01
  • 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视频)

    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胃酸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对于消化道的黏膜有消化性作用,但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之下,使胃蛋白酶原转化成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酸和胃蛋白酶是引起消化性溃疡黏膜损伤的直接原因,随着研究进展,发现消化性溃疡还和其它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还有应激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以通过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反应,影响患者胃酸的分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既可以直接引起胃黏膜损伤,同时在吸收入血之后,能减少胃黏膜保护性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引起消化性溃疡。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胃酸和胃蛋白酶,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视频)

    消化性溃疡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与进食相关的上腹疼痛,主要以中上腹为主。消化性溃疡又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具体如下:1、胃溃疡:患者主要在餐后0.5-2小时出现中上腹疼痛;2、十二指肠溃疡:特征性临床表现是上腹痛,餐前出现,进食以后症状可以缓解,夜间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增加也会导致疼痛,同时疼痛还和季节以及天气变化相关,冬春或者秋冬换季时较多见。患者也容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合并症的表现。由于目前人们较为重视疾病,上述消化性溃疡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出现较少,多数溃疡在胃镜下诊断或者患者只有轻微上腹胀等上腹不适。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原则(视频)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原则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胃肠疾病,应遵从胃肠疾病饮食原则,即定时定量,不可过饥或过饱,适中即可,即使特别饥饿,也需少吃。 胃养不容易,但是伤胃非常容易。过饱时胃突然承受压力超过负荷,此时损伤较难修复。故治疗消化性溃疡时,首先需定时定量,若较难达到,则保持不饿状态即可;其次需起居规律,夜间早睡;以及保持情绪稳定,因为多数胃肠道疾病均与精神因素相关,精神刺激下胃肠道疾病容易复发,故需保持情绪稳定。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疼痛的特点(视频)

    消化性溃疡疼痛的特点
    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如下: 1、节律性疼痛,呈间歇性发作。如胃溃疡餐后疼痛较明显;而十二指肠溃疡空腹疼痛较明显,疼痛反复发作,可持续3年、5年,甚至持续20年。溃疡自然愈合通常为2-4周,故患者疼痛可反复发作、规律性疼痛; 2、偶尔为钝痛、烧灼样疼痛,通常消化性溃疡疼痛在病情不太重时隐痛较明显,但可忍受。此时可用黏膜保护剂缓解,如牛奶。另外,亦可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尼替丁等,均为治疗溃疡,缓解疼痛的办法。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