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 流行性乙型脑炎怎么治(视频)

    流行性乙型脑炎怎么治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应该及时住院治疗,病房应该有防蚊、降温等设备,应该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细心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治疗如下,一、对症治疗,高温患者需要做降温处理,对于惊厥患者需要使用镇静止痉的药物,同时需要寻找惊厥的原因,如为脑水肿引起的惊厥,需要使用脱水药物。如为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换气困难的患者则需要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如果高温引起的惊厥则需要行降温处理。如为呼吸障碍和呼吸衰竭引起的惊厥需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第二、药物治疗,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的一些药物,对于早期明确诊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则应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在早期还需要使用广谱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因此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我们应该及时到医院采取正规的治疗,而不应该在家中自行的盲目的用药。
    2023-08-01
  • 乙脑减毒活疫苗是预防什么的(视频)

    乙脑减毒活疫苗是预防什么的
    乙脑减毒活疫苗主要预防的是乙型脑炎,乙型脑炎也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是在夏、秋季通过蚊虫传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孩子在早期表现为发热、精神状态差,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是对孩子身体损伤非常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以后,可以预防乙脑发生,所以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进行预防接种,对于孩子的乙脑预防非常必要。乙脑疫苗接种之后要注意观察,孩子可能会有低热反应,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1-2天之后会缓解。有些孩子接种乙脑疫苗,局部会有红肿,建议接种之后24小时之内不要洗澡,减少红肿发生,即使出现,通常几天之后也会逐渐消退。乙型脑炎对身体的损伤很严重,而接种疫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所以要及时给孩子进行乙脑疫苗的接种,预防乙型脑炎发生。
    2023-08-01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音频)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来传播,能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蚊虫很多,现已被证实为库蚊、伊蚊、按蚊的某些种类。国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被感染的候鸟、蝙蝠等也可以是乙型脑炎病毒的越冬宿主。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的季节80%-90%发烧于7月、8月、9月。\n蚊虫叮咬后病毒进入体内,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随之进入血流。病毒感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病毒感染的数量和毒力,更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当人免疫力比较强的时候,仅形成短暂的病毒血症,而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如果人体免疫力差,会突破血-脑屏障而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并繁殖,由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和免疫性的损伤,导致脑炎的病变。因此,为了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是要加强灭蚊和防蚊,以及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 流行性乙型脑炎怎么治疗(音频)

    流行性乙型脑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流行性乙型脑炎怎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蚊子进行传播,好发季节是夏、秋季。急性传染病,患者一旦感染,有高烧、神智障碍,甚至昏迷,可以有抽搐等。死亡率很高,治疗的好抢救的及时,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有时候会留下后遗症。治疗的原则:一、抗病毒,但是目前没有特异性的很好的抗病毒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可以使用。二、支持疗法、水电平衡、营养平衡,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免疫力。三、对症处理,比如退烧、止抽、加强护理,防止患者出现其他的合并症等等。这样的处理,过了急性期以后,在恢复期就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如体疗、物理的治疗等等,综合措施治疗效果不错。但是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康复期进行的综合性的康复治疗也很重要。
  • 乙脑症状(视频)

    乙脑症状
    乙脑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由蚊虫叮咬传播,从而引起脑实质炎症。症状表现为突发性高热,出现意识障碍。随病情加重,意识障碍也变得严重。另外还会出现惊厥、抽搐,严重患者可出现四肢抽搐等。脑实质炎症可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整、不规则,严重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呼吸暂停等,还会出现声音区域定位功能障碍等。
    2023-07-30
  • 乙型脑炎疫苗什么时候接种(视频)

    乙型脑炎疫苗什么时候接种
    乙脑疫苗是一种用来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疫苗,分为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两种疫苗都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中推荐的疫苗,都能有效预防乙脑,接种对象是≥8个月的儿童。国家免疫程序规定,乙脑灭活疫苗是出生后满8月龄的儿童开始接种第一针,间隔7-10天后接种第二针,2岁和6岁时再各接种一针。乙脑减毒活疫苗只需接种两针,分别在8月龄及2周岁时各接种一针。以下几类人群不适合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1、对乙脑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 2、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在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 3、发热儿童; 4、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儿童; 5、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2023-08-01
  • 流行性乙型脑炎如何治疗(视频)

    流行性乙型脑炎如何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方法如下: 1、控制体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同时降低室内温度;其中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或者冰帽等; 2、减轻脑水肿:服用减轻脑水肿的药物,如甘露醇、安定、水合氯醛,也可采用冬眠疗法,减少惊厥和抽搐; 3、增加供氧:出现呼吸衰竭症状,需及早使用呼吸兴奋剂,严重患者需进行气管插管。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1
  • 病毒性脑炎会不会传染(视频)

    病毒性脑炎会不会传染
    病毒性脑炎一般不会传染,但是有一种脑炎叫做流行性乙型脑炎,这种脑炎具有传染性。它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常常在夏秋季流行,感染后可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力,患病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近些年由于广泛接种乙脑疫苗,这种病毒性脑炎已经很少见。 现在常见的是散发型病毒性脑炎,这种脑炎多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感染引起。这种散发型脑炎不会传染,也不会引起爆发流行,一般都是散在偶尔见到。病毒性脑炎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力有很大关系,正常成人由于大脑有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不容易患病,但是当遇到劳累、熬夜、受凉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能发病。因此,预防病毒性脑炎需要保证营养、合理膳食、规律饮食、规律作息,不要经常熬夜,避免接触传染源、积极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3-08-01
  • 病毒性脑炎有后遗症吗(视频)

    病毒性脑炎有后遗症吗
    病毒性脑炎轻者不会遗留后遗症,如果病情比较重,又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留下后遗症。病毒性脑炎病情轻重差别很大,既有高热不退,也有仅表现为低热,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精神萎靡、困倦多睡,重者可有抽搐、昏迷、肢体瘫痪等表现。病毒性脑炎的预后与所感染的病原密切相关,一般病毒感染症状比较轻,不会留下明显后遗症。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急、进展迅速,致残率及病死率都比较高。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脑炎病情也十分严重,预后比较差,不少存活下来的病人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失语、言语障碍、瘫痪、吞咽困难、癫痫等神经系统损害,也可以表现为痴呆、记忆力及理解力减退、智力低下、表情淡漠、哭笑无常、攻击行为、容易激惹、兴奋、多动等精神行为及认知功能异常,还可以表现为多汗、流涎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2023-08-01
  • 小儿抽搐的原因是什么(视频)

    小儿抽搐的原因是什么
    多种原因可以导致小儿抽搐,临床大致分为感染性病因和非感染性病因,具体如下: 1、感染性病因:包括颅内感染和颅外感染,颅内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感染引起脑膜炎、脑炎或脑膜脑炎,如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外感染包括非颅内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导致惊厥,包括感染中毒性脑病,多并发于产生的脓毒症、重症肺炎、细菌性痢疾等炎症、细菌感染性的疾病,还有小儿较常见的高热惊厥等; 2、非感染性病因:分为颅内原因和颅外原因,颅内原因包括癫痫,即羊癫疯,以及脑外伤、出血、脑发育畸形、脑肿瘤等。颅外疾病包括缺氧缺血性脑病、代谢性疾病、低血糖、低血钙、严重的高钠或低钠血症、肝肾功能衰竭、瑞氏综合征、中毒等。 总之,儿童抽搐病因较多,不同病因治疗以及预后不同。如果患儿出现抽搐家长应给予足够重视,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因盲目认为患儿出现低钙或惊吓,而延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