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明

  • 心绞痛的特点有哪些(音频)

    心绞痛的特点有哪些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作为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心绞痛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疼痛诱因上来讲,稳定型心绞痛往往发生于劳作时或者情绪波动时,而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可以发生在休息或者是睡眠的情况下。  二、心绞痛疼痛部位上来说,往往发生于胸骨后或者是心前区,其疼痛的部位往往并不明确,可以描述为巴掌大小的地方并不是一点,不能够被患者确切的指出疼痛的部位。  三、在疼痛性质上来说,一般的心绞痛疼痛往往是一种钝痛或者是闷痛,不是刀割样的疼痛感。也有老年人会描述为胸闷或者心慌等非特异性的表现。  四、在疼痛时长上来说,心绞痛的发作时间一般是在3-5分钟左右,很少会达到10-15分钟以上。  五、对于心绞痛疼痛特点来说,多数患者在给予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后,其疼痛往往会较快的缓解。但是如果患者经过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仍然持续较为明显,或者伴有大汗淋漓、濒死感,要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需要及时的前往就医进一步的明确。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什么(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阶段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在于采取介入、内科保守治疗、药物溶栓治疗以及外科搭桥手术,尽早开通犯罪血管,目前最为推崇的是尽早行介入治疗,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再通率高的治疗特点。在药物溶栓治疗方面主要是给予尿激酶、阿替普酶、尿激酶原等相关的溶栓药物使用,达到血栓溶解,使血管再通的治疗目的。  保守的治疗方式主要是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的应用,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肝素等,同时应该给予相应的他汀类药物使用以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等。在急性心肌梗早期的外科治疗上主要是进行急诊的搭桥治疗,但是目前该技术能够实施的医院相对较少,其他的治疗措施还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和行相应的镇痛、抗休克治疗等治疗措施。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的判断标准(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的判断标准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在临床上,对于采取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判断患者的闭塞血管是否再通,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的指标进行判定:  第一点,可以从患者的自觉症状进行判断,如果患者溶栓治疗后胸痛缓解明显,考虑患者的闭塞血管已经再通。  第二点,可以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上进行判定,如果溶栓治疗后,患者抬高的ST段明显回落大于等于50%,可以考虑患者闭塞的血管已经再通。  第三点,可以从患者的心肌酶谱检测上进行判定,溶栓治疗后患者的心肌酶峰值提前,可以考虑患者的闭塞血管已经再通。  第四点,可以从患者溶栓治疗后,是否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来进行判定,比如溶栓治疗后患者出现的室性的心律失常,出现了房室传导阻滞的消失等,也可以考虑患者已经出现了血管再通。对于溶栓的心肌梗死患者,仍然建议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进一步的评估患者的冠脉情况。
  •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音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在临床上对于心肌缺血的药物治疗,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病因和具体病情来进行药物选择。一般常选择的药物有如下几类: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等。此外对于心肌缺血的治疗,应该结合患者的基础病情来进行药物选择和应用。比如心肌缺血患者同时合并有高血压、高血糖或者高血脂三高基础疾病,在药物选择上应该考虑患者的上述情况。  对于高血脂的患者而言,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应该给予他汀类降脂药。如果患者有糖尿病,视患者的病情需要给予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糖药物的使用。所以针对心肌缺血的药物治疗,结合患者上述的情况来具体分析,最好是前往心内科进行相应的检查,把病情进行有效的明确,然后再给予相应的药物使用。
  • 尿毒症皮肤瘙痒特点(音频)

    尿毒症皮肤瘙痒特点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其皮肤瘙痒并无特异的症状,也就是不能够通过皮肤瘙痒判断患者就是尿毒症,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只是尿毒症患者其比较常见的并发情况。针对皮肤瘙痒的情况发生如果结合患者相应临床症状表现,比如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同时伴有比较明显的皮肤苍白或者明显的少尿等相关症状。在这样的情况下结合患者的血尿常规、肾脏功能检测、肾脏影像学检查,通过这些检查结合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可以考虑患者的皮肤瘙痒是由于尿毒症所导致。但是绝对不能够反推,通过患者的皮肤瘙痒判定患者就是尿毒症。
  • 慢性肾衰竭能吃柚子吗(音频)

    慢性肾衰竭能吃柚子吗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在临床上当患者处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时,往往伴有比较明显的少尿或者无尿的临床表现,与此同时可能还会伴有比较明显的内环境紊乱、离子失衡,比如低钠、高钾血症等。同时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会导致机体心脏、消化道系统等相关的并发症,引起、食欲不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相关的临床症状表现。柚子当中还有较多的微量元素以及其它营养成分,适当的摄入柚子可以增加营养元素的摄入,但是柚子当中还有较多的钾元素。与此同时柚子当中含水分比较大,对于慢性的肾衰竭,如果进食过多的柚子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水中毒、高钾血症,进而出现心功能衰竭、肺水肿,以及心律失常等相关的并发症。所以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可以适当的食用柚子等新鲜的水果、蔬菜,但是摄入量应该结合具体病情而定。尤其针对于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应该控制水分的摄入,避免水份摄入过多导致容量负荷过重,进而导致出现肺水肿、心功能衰竭等相关的并发症。
  •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主要代谢变化有什么(音频)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主要代谢变化有什么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期,相当于急性肾损伤的3期,在此期患者有比较明显的少尿阶段,在少尿期患者可以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症状,持续1-2周。在这个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重,可以伴有比较明显的氮质血症、钠水潴留、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等,在此期的主要代谢变化可以分为以下这么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患者可以出现氮质血症,因为在少尿时期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引起少尿或者无尿,可以导致机体排除氮质和其他的代谢产物减少这样的情况。在少尿期可以出现患者的尿素氮和血肌酐持续升高,进而导致比较明显的氮质血症。其次就是患者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比如水分控制不严格,摄入量或者是补液量过多,再加上机体本身的内生水,随着患者尿少、无尿情况的出现,可以导致水肿,出现稀释性的低钠血症,引起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因为患者出现高分解状态,与此同时涉及到一些相关的肌肉坏死、血肿、感染等因素,可以导致比较明显的高钾血症。然后患者还可以出现比较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因为机体排尿功能受限,所以一些产生的固定酸代谢产物很难从机体进行排除,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酸中毒。最后患者在少尿期阶段,还可以出现比较明显的钙、镁等一些相关离子失衡问题。
  • 肾后性肾衰的鉴别诊断(音频)

    肾后性肾衰的鉴别诊断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临床上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可以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大类。在肾后性肾衰竭的鉴别诊断过程当中,首先应该排除患者因肾前性因素和肾性因素所导致。比如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血容量不足,针对这种肾衰竭需要考虑,患者是否为肾前性因素所导致。此外,如果患者本身具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肾小球肾炎,或患者近期服用了某些特殊药物,或毒物、毒素,此时应该排除患者为肾实质性损害所导致的肾衰竭。针对肾后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多见于结石,或肿瘤,以及患者的尿道畸形、闭塞。此外,针对男性患者的前列腺肥大,或患者有颅脑损伤所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等,进而出现排尿功能障碍等因素,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肾后性肾衰竭。在诊断的方法上,主要是依靠超声的影像学、X线等检查,进一步明确。
  • 肾衰竭治疗(音频)

    肾衰竭治疗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在临床上,肾衰竭又可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两大类。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一般多见于感染、毒素损伤、药物中毒等原因所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一般多见于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的基础疾病所导致。在临床治疗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救治,第一,是针对原发性疾病的治疗,比如急性肾衰竭治疗的过程当中,如果考虑为感染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该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针对肾脏功能进行相应的保护治疗。对于肾衰竭的患者而言,应该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内环境的离子情况、酸碱情况等,同时积极的稳定患者内环境稳定。针对慢性肾患者,应该控制原发的基础疾病,比如控制患者的高血压、高血糖等。第二,针对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患者,除了上述的针对病因的治疗之外,还应该给予患者肾脏功能的保护治疗和替代治疗,比如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或者肾移植等。
  •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音频)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在临床上慢性肾功能衰竭一般多见于原发性的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所导致的肾小动脉硬化,以及糖尿病肾病等相关的因素所导致。在临床诊断上主要是依据血液学检查、尿液分析及相关的影像检测来进一步的明确,比如在血液学检查上可以发现患者有比较明显的贫血、高氮质血症、离子紊乱,比如有明显的低钠、高钾血症等等,在影像学上可以发现患者的肾脏缩小结构改变等。在护理上主要是给予相应的饮食结构调整以及针对相关的并发症的治疗,在日常饮食结构上建议多吃牛奶、鸡蛋、瘦肉以及鱼等动物蛋白,尽可能的少吃植物性的豆制品。同时应该针对患者相关的基础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在日常的护理过程当中,应该积极的控制血压,调整血糖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