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肿瘤

  • 如何确诊椎管内肿瘤(视频)

    如何确诊椎管内肿瘤
    脊柱的核磁共振是目前诊断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方法。核磁共振不仅能够清楚地观察和辨识脊髓、脑脊液、神经根、硬膜外间隙和椎体,显示积水和神经根的移位、受压和肿胀的征象,对于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也能够清晰地显示,还可以观察到椎旁软组织,从而有助于了解肿瘤的范围及性质。因此,磁共振对于椎管内肿瘤有很高的定位、定性的诊断价值,优于脊髓造影和CT扫描。另外,腰椎穿刺及脑脊液的检查,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奎根氏试验及脑脊液动力学检测,可以提示椎管部分或者是完全的梗阻。在梗阻情况下,常有脑脊液蛋白增高和细胞数大多正常,呈蛋白-细胞分离的现象。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对恶性肿瘤进行初步的识别,特别是转移性肿瘤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由于肿瘤造成蛛网膜下腔梗阻,而肿瘤本身血管的渗出液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溶解在脑脊液中所致。如果在诊治的过程中怀疑可能患有椎管内的肿瘤,脊柱的磁共振检查能够帮助明确诊断。但是也应当注意,如果身体内含有金属的植入物,或者是对磁场敏感的医学设备,在进行检查之前,一定要咨询自己的医生,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2023-08-03
  • 治疗脑脊髓瘤的方法(视频)

    治疗脑脊髓瘤的方法
    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是将瘤体直接切除,常见的是脊膜瘤和神经纤维瘤。手术前先定位肿瘤生长部位,特别是瘤体较小,位于胸腰段时,一定要术前做好定位,以免出现其它不必要的损害或损伤,切口也较小。这些肿瘤边界都很清楚,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出血不会太多,与脊髓有一定的界限。 手术中要注意保护脊髓的功能,尽量保护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出现功能障碍、偏瘫、感觉障碍或者大小便失禁等风险。对于一些比较大的椎管内肿瘤,若侵害骨质或者体积较大,超过椎体三个节段,这种情况下可能还需用钉棒固定的方法将脊柱固定,目的是保证脊柱的稳定性。 以前神经外科的治疗注重减压、切除,而骨科治疗注重稳定,这两种观念应用在肿瘤病人的治疗上,特别是损害范围广、累及脊柱者应结合起来,使手术达到更好的效果。
    2023-08-03
  • 椎管内肿瘤手术后多久能下床(视频)

    椎管内肿瘤手术后多久能下床
    椎管手术因采取术式不同,具体下床活动时间需根据病情和采取的手术方式决定。通常手术如对脊椎破坏和损伤较小的情况下,1个月左右即可下床活动,但需带好护具,1个月内不可剧烈运动,平时多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及蔬菜和水果。术后床上静养需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渗出时及时更换,防止伤口感染,同时可被动给予下肢按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发生。 若为大型手术,如脊髓内病变手术、多节段脊椎椎管内手术,对椎骨破坏性大,破坏脊柱稳定性的情况下,术后可能需2-3个月才可下床活动,且应循序渐进,不可盲目直接下肢负重,需逐渐加大下肢活动量。 若损伤神经及脊髓,导致下肢功能障碍,需视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决定下肢活动时间,应在康复期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在肢体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下,再遵医嘱下床活动。
    2023-08-03
  • 椎管内肿瘤怎么治疗好发部位(视频)

    椎管内肿瘤怎么治疗好发部位
    椎管内肿瘤指生长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相邻近的组织结构,如神经根、硬脊膜、椎管内脂肪组织等原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统称。临床上根据肿瘤与脊髓硬脊膜位置关系,通常将椎管内肿瘤分为髓内、髓外硬膜内和硬脊膜外三类。髓外硬膜内肿瘤较为多见,其次是硬脊膜外肿瘤,较少见的是脊髓内肿瘤。临床上常见的椎管内肿瘤有神经鞘瘤、脊膜瘤、神经胶质瘤、先天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网织细胞瘤、转移瘤、肉芽肿等,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但脊膜瘤多发于女性,成人脊髓全长约45cm,脊髓各阶段椎管内肿瘤发病率分别为颈段占22%,胸段占52%,腰骶段占27%。但不同类型肿瘤在各阶段分布并不遵循此规律,如室管膜瘤和先天性肿瘤即好发于脊髓末端。脊髓肿瘤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对于恶性椎管内肿瘤术后需行放化疗。
    2023-08-03
  • 椎管内肿瘤临床表现(视频)

    椎管内肿瘤临床表现
    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症状可随疾病进展演变为三期,具体如下: 1、疾病早期指椎管内病灶较小时,主要表现为相应结构的刺激症状,如累及脊髓内感觉传导束时可产生各种感觉异常,如脊髓腹侧肿瘤累及运动神经根时,则表现为有关肌群无力,易疲乏。髓内肿瘤较少出现根痛,但常有酸痛、灼烧痛等异常感觉。髓外肿瘤累及感觉神经根时,可引起神经根痛; 2、脊髓部分受压期,随疾病进展出现脊髓传导束症状,髓外肿瘤表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患者出现病灶同侧病变节段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麻痹和深感觉缺失,病灶对侧1-2节段以下痛温觉缺失,而髓内肿瘤绝大多数运动障碍均表现在同侧较重或呈对称性分布; 3、脊髓完全受压期,即疾病晚期,脊髓完全受压时,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为病变平面下的感觉运动丧失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023-08-03
  • 椎管内肿瘤成功率高吗(视频)

    椎管内肿瘤成功率高吗
    多数椎管内肿瘤患者较关心的问题则是手术的成功率。绝大部分椎管内肿瘤属良性,如若位置佳,发现及时,适当选择医生,手术成功率则较高。但椎管内肿瘤分多种类型,不同类型肿瘤手术成功率也有差别。多数良性肿瘤如神经鞘瘤、脊膜瘤及部分室管膜瘤等,手术切除后可治愈。而对于恶性肿瘤,如脊髓胶质瘤、新型细胞瘤及转移的椎管内恶性肿瘤、部分淋巴瘤等,手术切除后,为防止肿瘤死灰复燃,通常需进行后续放化疗或其它辅助治疗。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神经外科在手术中除采用显微镜技术,还会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防止损伤神经,所以此类手术相对较安全。 对术后可能出现瘫痪或大小便失禁等状况,多数与肿瘤生长位置和性质有关。通常手术将肿瘤切除干净后,患者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并非一味追求全切,而忽略保护神经和血管,否则患者术后会出现神经功能损害。椎管肿瘤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手术切除,及时解除脊髓压迫,术中尽量减少脊髓损伤,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2023-08-03
  • 椎管内肿瘤术后尿不出来怎么回事(视频)

    椎管内肿瘤术后尿不出来怎么回事
    有些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出现小便障碍、尿不出尿,有的会出现小便失禁。椎管内肿瘤术后的前一段时间需要卧床,很多患者不习惯在床上小便,可以通过按摩或者水流等护理缓解,大多数患者最终能顺利解小便。尤其是老年患者,本身就有前列腺增生或者肥大,术后平卧会加重小便障碍。 小便、大便中枢在胸12与腰1椎体这段,如果刚好病变位于此段,术中切除肿瘤时有可能牵拉或者损伤排尿、排便中枢,导致患者小便障碍。这部分患者如果尿不出来,可以暂时行导尿处理,经过后面一段时间的恢复,患者能逐渐正常解便。有的患者如果损伤较重,小便障碍可能无法恢复。
    2023-08-03
  • 椎管内肿瘤术后怎么护理(视频)

    椎管内肿瘤术后怎么护理
    椎管内肿瘤术后主要的护理是体位,大多数患者术后短期内只能卧床休息,家属要协助患者翻身。部分患者切口接近肛门会阴部,要防止敷料、纱布被大小便污染,如果被污染要及时通知医生予以更换消毒。 有些患者需要在床上躺很长时间,最好能进食高蛋白、高纤维食物,便于患者切口愈合或者防止便秘。另外还要注意,大多数患者术后会保留创口引流管,家属要护理好引流管。如果脱出或者引流血特别多,要及时报告医生或者护士。
    2023-08-03
  • 椎管内肿瘤是恶性的吗(视频)

    椎管内肿瘤是恶性的吗
    椎管内肿瘤有很多种,其有良性也有恶性,但是大部分都是良性。比如脊膜瘤、神经鞘瘤,其特点是生长时间长、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症状是逐渐加重。 但是恶性肿瘤,如胶质瘤、转移瘤的病程较短,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较重症状。现在有很多检查比如磁共振、CT,可以初步判断其良性、恶性。人体任何部位的肿瘤都不可能都是良性的或者都是恶性,椎管内肿瘤是良性肿瘤多。
    2023-08-03
  • 椎管内肿瘤切除后遗症(视频)

    椎管内肿瘤切除后遗症
    总体来说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愈率较高、手术风险较小,其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但还是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比如巨大的长节段、颈段髓内肿瘤,这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呼吸障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有的患者术后出现肢体瘫痪加重,但是大部分病人在术后的神经康复期都会逐渐恢复一部分。椎管内肿瘤同其它任何手术肿瘤的手术一样,都有一定的风险,只不过风险很小。 所以患者确诊椎管内肿瘤以后,建议其到具有相应设备与手术技术丰富的医院和医生处诊治,这样可以避免并发症、减少并发症。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