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毕伟

  • 肾癌不算是癌吗(视频)

    肾癌不算是癌吗
    肾脏原发恶性肿瘤称为肾癌,所以肾癌也是癌症。癌症是原发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而肾癌是发生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肾癌在肾脏恶性肿瘤中占比是80%-90%,是较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同时也是泌尿系统肿瘤中较常见的类型,处于第3位。男性好发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中老年>青年,主要发病年龄分布在50-70岁。肾癌病理类型主要有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以及肾集合管癌。肾癌高危因素或者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吸烟、肥胖,以及高血压。上述危险因素对肾癌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吸烟是肺癌的发生因素,而实际上也会损伤身体较多管道,造成上皮细胞损伤后癌症发生率可能增高。肾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效果较好,有些较小的病灶可以进行消融治疗。如果肾癌造成出血,可以通过介入栓塞的方式进行止血。另外部分不能切除的病人还可以进行靶向治疗,或者干扰素治疗缓解症状。
    2023-08-03
  • 肝硬化时肝功能会正常吗(视频)

    肝硬化时肝功能会正常吗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不同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具体情况如下:1、肝功能正常:对于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可以是正常状态,但需要定期进行复查,明确肝功能是否出现问题。如果肝硬化是乙型肝炎病毒所造成,即是乙肝肝硬化,则还要检查病毒指数,即HBV-DNA,需要把病毒指数控制在最低水平,适当进行保肝治疗,同时要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通过定期检查、观察以及积极治疗,尽可能阻止肝硬化进一步进展,患者则不会产生许多肝硬化并发症,甚至发生肝癌;2、肝功能异常:对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由于其肝硬化程度比较严重,此时肝功能是不正常的状态,部分指标会出现异常,比如小黄疸、转氨酶升高或者低蛋白、凝血功能障碍。对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要进行积极保肝治疗,同时进行综合治疗,比如饮食上避免进食过硬、过辣、过咸的食物,因为可能会诱发消化道出血或者出现腹水等。同时要进一步观察病毒情况,无论病毒数量高或者低,出现肝硬化时,均需要长期进行抗病毒药物的治疗。
    2023-08-03
  • B型肝炎能治好吗(视频)

    B型肝炎能治好吗
    B型肝炎即乙型肝炎。肝炎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等,乙型肝炎在我国比较常见,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造成,乙型肝炎能否治好,需要分情况判断。如果是乙型肝炎引起的肝功能损伤,通过保肝、降酶、退黄治疗,肝功能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而言,目前尚未出现根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比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均为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药物。服用后,可以将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控制在较低且临床无法检测到的水平,则无法对人体造成持续性伤害,从而不会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但无法杀灭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大概率要终身服用药物。而对于丙型肝炎病毒,已存在根治、杀灭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所以丙型肝炎目前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2023-08-03
  •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偏高是什么意思(视频)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偏高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偏高,即乙肝两对半中第二项升高,不同情况存在不同指代意义,具体如下:1、若存在乙肝表面抗体偏高,其他均为阴性,便为注射乙肝疫苗后表现。注射乙肝疫苗后患者有一定的抵抗乙肝抗体,但同时因表面抗体仅偏高,升高不明显,可理解为抗体浓度已不够或可能逐渐被消耗,所以可能需再打一针乙肝疫苗加强,使抗体浓度上升;2、若乙肝两对半中,不仅第二项,即乙肝表面抗体偏高,其他指数也升高,比如出现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或核心抗体阳性,提示为乙肝患者或接触过乙肝病毒;3、若存在乙肝表面抗体升高,同时有乙肝e抗体或核心抗体升高,但没有表面抗原与e抗原升高,提示患者可能之前患有乙肝,但乙肝病毒已被机体清除,所以抗原均为阴性,仅剩抗体阳性。此时需定期检查,观察有无部分身体条件改变或过于疲劳等原因,使免疫功能改变后,造成乙肝病毒重新增加再复制的情况发生。
    2023-08-03
  • 慢性肝炎怎么治疗(视频)

    慢性肝炎怎么治疗
    慢性肝炎为反复发作、迁延的慢性疾病,所以患病过程中均需进行反复、持续治疗,治疗手段通常包括以下几点:1、对症治疗:患者可能因肝炎活动后造成肝功能损伤,可能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等。在用药时需对症治疗,即补充白蛋白,可通过静脉或摄入优质高蛋白食物进行补充。还需进行退黄、降转氨酶、保肝药物治疗,可帮助患者保持肝功能,提高蛋白水平,以及改善肝脏解毒功能、合成功能等。此外,主要通过服用中成药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包括复方鳖甲、扶正化瘀类药物,可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症状;2、对因治疗:对于病毒性肝炎而言,主要使用抗病毒方法。乙肝病毒可用药物控制病毒复制,但无法完全根除,可通过口服乙肝病毒药物后,将体内乙肝病毒控制在较低水平,阻止病毒复制。避免由于反复的病毒复制,造成慢性肝炎进展,包括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若为丙肝病毒可以较好根治,可使用药物完全杀灭丙肝病毒;3、其他手段:比如改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方面的改善,尽量避免疲劳饮酒、抽烟,注意适当体育锻炼,通过综合治疗手段,才可使慢性肝炎逐步得到控制。
    2023-08-03
  • 肝炎体重会下降吗(视频)

    肝炎体重会下降吗
    肝炎患者体重可能会下降,原因在于肝炎中存在部分导致体重下降的因素,具体如下:1、肝炎患者通常有肝功能失代偿,肝功能不佳后可能引发不良结果,比如肝脏具有合成蛋白功能。蛋白质为人体所必需,较多蛋白质合成在肝脏内进行,肝功能不佳后导致蛋白合成减少,使患者生理功能下降,长期可能导致体重下降。此外肝脏也是合成与储存糖分器官,为糖类代谢中较为重要器官。肝功能受损后,通常糖代谢也会受影响,糖也为人体基础代谢物质,所以肝功能不佳患者,可能会因此造成体重下降;2、肝功能不佳、肝炎患者,胃肠功能可能受影响,比如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高压造成胃肠道淤血,胃肠道蠕动、消化、吸收等功能均会受影响。再加上此类患者肝脏功能不佳,营养物质吸收便成问题,可能出现消瘦症状;3、需根据患者患有肝炎时间长短判断,若患者肝炎仅为短期,通过饮食控制、调节,可能不会出现消瘦症状。若长期、反复的肝炎活动,使肝脏功能受影响,甚至出现肝硬化,患者通常会有消瘦表现;4、需根据患者有无其他合并症判断,若患者肝硬化较严重,有门静脉高压,又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影响进食及食物消化、吸收等并发症,体重可能会下降。此外若患者肝硬化合并肝癌,需治疗肝癌,因肝癌消耗身体机能,也可能造成患者体重下降。
    2023-08-03
  • 肝炎病人眼结膜黄染的原因(视频)

    肝炎病人眼结膜黄染的原因
    肝炎病人可能会出现眼睛黄染,即眼结膜发黄,同时伴有皮肤发黄,通常由胆红素升高导致。胆红素可以通过验血、检查肝功能查出,胆红素升高会出现皮肤、黏膜黄染,包括眼结膜黄染。导致胆红素升高的原因主要是肝细胞坏死,或胆汁排泄障碍,具体如下:1、肝细胞性黄疸:包括肝细胞坏死,有肝炎病毒活动,造成肝细胞被破坏,导致胆红素升高;2、瘀胆: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胆汁排泄障碍,导致胆汁向胆管、胆囊内汇聚,甚至排入肠道时受到阻碍,反流入血,导致血内胆红素升高;3、其他原因:比如胆结石或肿瘤导致胆道梗阻,胆汁无法排入肠道,形成血中胆红素升高,造成黄疸。
    2023-08-03
  • 肝炎的潜伏期一般是多久(视频)

    肝炎的潜伏期一般是多久
    大部分肝炎由于肝炎病毒感染后起病,病毒感染存在潜伏期,即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潜伏在人体内并未发病,过段时间后才会发病。在潜伏期时机体存在传染性,但不具有明显症状,而不同肝炎传染性不相同,潜伏期也不相同,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乙型肝炎:在我国较常见,潜伏期大概6周到6个月,平均3个月左右,为血液、体液及母婴传播的病毒;2、丙型肝炎:病毒也具有血液途径传播性,传播到身体后潜伏期大概1.5-2个月;3、丁型肝炎:潜伏期大概在4-20周;4、其他情况:甲型肝炎潜伏期大概为15-45天,平均30天左右。戊型肝炎潜伏期为10-60天,平均40天左右。两者均为粪口途径传播,即病毒潜伏在食物上,通过吃东西将病毒带入身体,引起肝炎发病。同时又可通过排便,即通过消化道分泌物传染给其他个体。所以不同肝炎病毒进入体内之后,发病潜伏期相对不同,有长有短。
    2023-08-03
  • 肝炎皮肤痒用什么治疗(视频)

    肝炎皮肤痒用什么治疗
    肝炎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可能因其肝功能较差、胆红素升高,血液内胆红素通过血管沉积到皮肤组织内,造成皮肤组织内感觉与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形成全身皮肤瘙痒的症状,通常有以下几种治疗手段:1、病因治疗:病因可能为黄疸升高,可通过利胆、保肝、退黄等处理,使胆红素降到正常范围内,肝炎患者皮肤瘙痒便可消失;2、对症处理:主要包括药物处理,比如抗组胺类药物,同时可以补充维生素,保持皮肤湿润。皮肤较干燥时神经较敏感,若皮肤较湿润,瘙痒感也会有所减轻;3、合并症处理:因为肝炎患者免疫功能较差,所以容易导致其他细菌或真菌感染,此时可去皮肤科就诊,应用抗真菌、抗细菌药物,将相应感染控制好后,肝炎患者皮肤瘙痒症状也会得到改善。
    2023-08-03
  •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弱阳性什么意思(视频)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弱阳性什么意思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常见于以下情况:1、疫苗注射未完成:正常乙肝疫苗的注射,大概需要注射3针,如果只注射1针,或者2针,之后查抗体时,乙肝表面抗体可以呈阳性,可能会呈现弱阳性,对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作用。建议将3针乙肝疫苗打完整,才能使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2、疫苗注射时间过长:比如注射5-10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抗体减弱,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减轻,可出现上述现象。建议可以再补种1针,进行乙肝疫苗加强,使机体产生更多的乙肝保护性抗体,让机体能够对抗乙肝病毒的感染;3、乙肝病毒感染史:可能以前曾感染乙肝病毒,机体自身已将病毒清除,出现弱阳性的乙肝表面抗体,这时不会出现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或者核心抗体阳性;4、乙肝患者:这时患者除乙肝表面抗体的弱阳性之外,可能还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或者核心抗体阳性,属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肝病科、肝炎科、消化科等进行正规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