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 溺水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溺水的危害有哪些
    溺水的危害有很多,有心理方面、有生理方面还有社会家庭方面的危害。主要有: 1、肺损伤,溺水者肺部损伤主要是肺表面活性物质被冲洗且功能紊乱,导致肺疱塌陷、肺不张和肺内分流,多重的肺损伤机制,导致难治性低氧血症,所以对于溺水的病人不管病情轻重,所有经过溺水的人都应该常规到医院观察和治疗,常规检查胸片、心电图、血气分析。如果患者淹溺污水中要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果明确有感染给予广谱的抗生素治疗; 2、神经损伤,神经损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溺水者缺氧的时间,早期积极进行评估和治疗神经功能的恶化,严重低体温的溺水病人,在早期复苏的时候需要实施积极的复温措施。当溺水患者自主呼吸和循环恢复之后,可能采用低温疗法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推荐身体的核心温度要保持在32℃-36℃之间至少24个小时,对于伴有脑水肿、抽搐的患者首选低温治疗。推荐检查临床症状,电生理、影像、血液标志物进行积极的神经学的评测,以进行神经的复苏。
    2023-08-03
  • 关于控水法的认识(视频)

    关于控水法的认识
    控水的方法各种各样,控水过程源于早期对溺水急救的探索过程,但是随着现代心肺复苏技术、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三大技术的建立,控水法实际上早已要摒弃。现在循证医学已经明确控水只能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明显增加死亡率,所以指南也明确指出,没有证据表明水能成为阻塞气道的异物,不要浪费时间去做腹部和胸部冲击法控水,而且从溺水者的损害过程也可以看到,对于清醒的溺水者或者昏迷者,但是呼吸脉搏尚存,其溺水的时间比较短,肺内有的根本没有吸入水或者进吸很少的水,完全没必要控制。控水的过程有可能导致胃内容物排出来,反而增加误吸的风险有害无利。而对于溺水心脏骤停者,控水造成的心肺复苏延误,同样增加误吸、增加死亡率。无论哪种控水的方式,控水控出来的都是胃内容物和胃内的水,肺内的水难以控出来,反而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间,肺内的水会吸收进入循环,而改善肺的氧合能力。总之任何形式的控水法都是陈旧、无用、有害的。
    2023-08-03
  • 为何溺水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时推荐ABC流程(视频)

    为何溺水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时推荐ABC流程
    溺水的心肺复苏推荐ABC流程,因为溺水是窒息缺氧性的心脏骤停,供氧是主要目标,最新关于溺水的循证医学也推荐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30下,随后2次人工呼吸继之30次胸外按压,重复2:30的循环。对于溺水的患者不但首先要给予人工呼吸,而且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目的就是为了在第一时间给溺水者提供充足的氧合。对于单纯的胸部按压的理论,溺水的患者就不适用。
    2023-08-03
  • 软骨瘤的手术适应症(视频)

    软骨瘤的手术适应症
    软骨瘤患儿一般需通过手术进行切除。如软骨瘤瘤体生长速度较快,导致儿童出现疼痛症状或软骨瘤已压迫到周围组织、血管神经时,需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或软骨瘤已影响肢体发育,导致机体出现畸形变,比如膝外翻、膝内翻等,也需通过手术进行切除。软骨瘤患儿术后恢复时间与其病情相关,一般情况下,患儿在术后2-4周即可恢复。
    2023-08-03
  • 宝宝O型腿能自己好吗(视频)

    宝宝O型腿能自己好吗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我塑形能力,如出现轻微的O型腿,多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自我矫正。儿童在2岁之前,一般都是O型腿,2岁以后,膝关节出现膝外翻现象,随着年龄增长,4-5岁以后,膝关节外翻比较明显,呈X型腿,5-6岁以后,膝关节会慢慢内收,一般在7岁以后,可达到正常、稳定的下肢力线状态。
    2023-08-03
  • 儿童锁骨骨折睡觉姿势(视频)

    儿童锁骨骨折睡觉姿势
    儿童锁骨骨折早期疼痛症状比较明显,睡觉时一般会采取平躺姿势,因其有自我保护意识,家长无需过度担心; 锁骨骨折急性期过后,儿童活动量增加,睡觉姿势不正确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建议睡觉时尽量采取平躺或健侧卧位,禁止采取患侧卧位,否则会压迫骨头,导致患者的骨头发生重叠,对儿童后期的发育造成影响,出现肩膀不等宽现象。
    2023-08-03
  • 龋齿的预防(视频)

    龋齿的预防
    龋齿主要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龋齿预防包括不同阶段,如婴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妊娠期、哺乳期等均存在不同预防方法。预防措施如下所示:1、注意口腔卫生:每天至少刷牙2次且3分钟/次,使用牙线、牙间隙刷等清理牙齿邻间隙,同时应使用含氟牙膏,注意饭后漱口;2、饮食调整:患者尽量食用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如蔬菜,并减少进食频率,同时应减少零食摄入,避免摄入碳酸饮料;3、定期检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维护口腔健康。
    2023-08-03
  • 龋齿的症状表现一般有哪些(视频)

    龋齿的症状表现一般有哪些
    龋齿患者临床表现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颜色改变:牙齿正常颜色为淡黄色且有光泽颜色,如果出现龋坏时牙齿可能出现白垩色改变,即白色粉笔颜色,逐渐由于口腔中色素影响出现颜色变深,即变为棕黄色、黑色甚至近墨样改变;2、质地改变:牙齿质地较坚硬,但当出现细菌侵蚀时,由于牙齿出现脱矿质地会变得松软;3、形状改变:牙齿正常形状较为完整,但出现龋坏后会出现龋洞、缺损;4、感觉改变:患者最初会出现不适、疼痛症状,随后可能会出现冷、热刺激疼痛甚至食物嵌入龋洞内出现疼痛症状。
    2023-08-03
  • 牙髓炎不治的后果有哪些(视频)

    牙髓炎不治的后果有哪些
    牙髓炎为细菌感染牙体组织、牙髓组织即牙神经而引起,患者出现牙髓炎时,如果没有及时去除细菌进行合理治疗,可能会引起以下几种不良后果:1、颌骨病变或急性蜂窝织炎:细菌可沿牙髓腔进入根尖周组织,根尖周组织主要位于颌骨,此时细菌在颌骨内会导致颌骨损伤引起颌骨骨髓炎或其它颌骨病变,甚至急性蜂窝织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2、皮瘘:如果机体未出现急性反应也会使颌骨破坏继续发展,可以在牙龈上出现窦道或瘘管,即牙源性排脓通道。如果未在黏膜上出现窦道或瘘管,有时也会从皮肤其它位置出现皮瘘。临床中患者可能表现为青春痘未愈合经常出现排脓,较大可能为牙齿感染而引起的颌骨感染导致皮瘘。因此,患者发生牙髓炎未将细菌清除时,可能会一直侵蚀周围骨组织、黏膜以及皮肤,导致较为严重的后续表现,建议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2023-08-03
  • 老年人牙髓炎的治疗方法(视频)

    老年人牙髓炎的治疗方法
    目前最有效且常用的牙髓炎治疗方法为根管治疗,根管为牙神经走行的主要管腔。当患者发生牙髓炎时根管的管腔被细菌和毒素所污染,而根管治疗主要对被污染的管腔进行消毒、清理,使用无害物质完整、严密充填管腔,以控制感染和防止再感染。老年人牙髓炎治疗方法也需采用根管治疗,但更多需考虑老年人全身情况。若患者血压>180/100mmHg时,需要先到内科进行降压治疗,再进行牙髓治疗。患者如存在严重心脏疾病时,需要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牙髓治疗。如果患者血糖值较高即空腹血糖>8.9mmol/L时,也建议先控制血糖,再进行牙髓炎治疗。
    2023-08-03